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優勢教養,開啟孩子的正向力量》:如何訓練孩子的導向式與自由式注意力?

文:莉・沃特斯(Lea Waters)

注意力、優勢與自由式品味生活、教養感謝以及放鬆時間

上星期我用防晒油刷牙,開啟這其實事出有因。孩的何訓防晒油的正向注意外包裝和牙膏一模一樣,它的力量練孩力質地和牙膏一樣黏稠,又和牙膏一起放在最上層的向式抽屜裡,而我的優勢與自由式腦子當時正想著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教養我隨手抓起一管(牙)膏,開啟擠出膏狀物,孩的何訓開始刷牙。正向注意當我的力量練孩力味蕾感覺到防晒油噁心味道的那一瞬間,我的向式思緒迅速重新歸位。

當我們沒有保持注意的優勢與自由式時候,這類事情就會發生。我有一個朋友把髮膠當成身體除臭劑——那真是個令人尷尬「膠著」的處境。還有一位朋友用即溶咖啡做佐料,但是她的小孩卻沒什麼反應,因為——更令人擔心的是——他們沒有發現。

也許你從來不曾用防晒油刷過牙,但是我敢打賭,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身體做著一件事,但腦袋卻在另一個地方。也許你在讀這本書時,曾經讀到某頁的頁底,才發現,雖然你的眼睛掃過每一個字,大腦卻沒有解讀字裡行間的意義(我原諒你)。也許你曾經急著跳上車,等車開到車道盡頭——甚至到了街口——你的大腦才意識到自己正在開車。

事實上,漫不經心的大腦正在進行一種特定型態的注意力,就像專注的大腦執行特定型態的注意力一樣。想要平安聰敏度過人生,這兩種注意力都是必要的。我們其實可以透過有趣的方式訓練自己,讓這些訓練變成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強化這兩種注意力的好處,也會讓我們更有效率。教導孩子認識並熟悉這兩種注意力的範疇,是優勢本位教養方法所能提供的重要基礎。在本章,你會學到如何幫助孩子:

  • 把自己的注意力從弱點移開,瞄準優勢。
  • 把注意力維持在必要的的專注模式,好透過練習來培養優勢。
  • 從生活經驗學習,建立堅定正向的自我認同的同時,也回復自己注意力的能量。

注意力的兩種型態

人類在地球上的日常生活,真是十分繁雜。只要想想你每天所做的每個動作,所說的每個字,所擁有的每個念頭。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不是嗎?但是如果從注意力的焦點,以及如何把注意力放在焦點上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可以被歸結我們所使用的兩種類型的注意力。我們隨時都會使用到其中一種,而且不斷在這兩種注意力之間切換。

1. 導向式注意力(Directed Attention)

導向式注意力是特意和有意識的把心思專注在某件事上的過程。這是「由上而下」,就好像是大腦扮演公司執行長,指揮員工(神經元)執行任務:好,現在該摺衣服/做便當/開車上班/寫備忘錄/打電話等等。

你可以把導向注意力想成是由兩個層面所組成:方向和持久性,我稱之為「瞄準和持續」。指揮或是瞄準我們的注意力,幫助我們專注在特定的任務、想法或挑戰上。維持或持續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能夠繼續在那件事上保持專注。

導向注意力需要努力,重點是要把其他會干擾我們的訊息排除掉——就像把注意力放在做功課上面,即使家裡的電視機是開著的。或是,確定用牙膏刷牙,即使腦子裡還想著一大堆事情。

2. 自由式注意力(Free Form Attention)

這聽起來好像悖乎常理,但是注意力也要透過休息來建立。我說的是當大腦漫不經心的時候,沒有一個特定的計畫。和導向式注意力,由上而下的本質相反,自由式注意力沒有方向,而且是由下而上:洞見、想法、或是對某個問題的解答,以一種耐人尋味的方式,從我們漫無方向的大腦深處浮現,這種過程讓心靈學家和科學家玩味,也令眾人百思不解。

我們的大腦需要這種放鬆的狀態,正如我們的身體需要睡眠:這是為了恢復和復甦。當我們給自己所謂的「停機時間」,這種狀態就會發生。這有個好例子,就是我在第三章提到的進入忘我的境界。優勢本位家長知道孩子需要這段時間,儘管社會壓力是要跟上行程滿檔的風潮,他們還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保留能放鬆的時間。

現在你已經認識了這兩種主要型態的注意力,我們將要更深入地一一探討他們對優勢本位教養方式的意義。

注意力的真相

真相是: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本事並不好。成年人至多在20到35分鐘之間(我在寫這頁稿子的時候,其間還不由得想到查看我的電子信箱,記起某個我們得去超市買的東西,還因為我工作上的某個計畫而分心)。然而我們卻期待自己要持續數個小時的注意力,甚且,我們也太常對孩子能力所不及的事有過度的期待。

你或許會說,「我可以一整個早上都坐在辦公桌前工作。」我知道你不是撒謊,但這並非事實。你也許真的一坐好幾個小時,努力工作,但是你,和我一樣,也會想到電子郵件,待辦事宜,周末計畫,各種雜事以及該付的帳單等等。

我們一開始是很專心,但是差不多九分鐘以後,我們的認真程度就降低了。我們的注意力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即使很短暫,然後再重新回復注意力在我們所做的事上。我們不是專注好幾個小時,實際上,我們是不停的重新對準目標,重新延續我們的注意力。

當我們要求孩子發揮導向式注意力,我們是要孩子把注意力縮小並集中在單一事物上。然後我們要他們持續注意那件事情,不要被任何其他事情干擾。這對我們大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所以我們需要把對孩子的期待放寬一點。

對於人類的注意力,過去的研究結果有出入,可能不同個體間的差異頗大,不過以下有幾項基本原則讓我們能切合實際:

  • 幼兒集中並持續注意力的技巧不足,這也許不足為奇。多數三歲大的兒童能夠持續專注力的時間大約是三到五分鐘。
  • 在六歲到十二歲之間有段成長的快速生長期,孩子能夠持續注意力的時間大約是十分鐘左右。
  • 十五歲左右,專注力又有一次快速生長期,這要感謝大腦的成長以及增生的髓鞘——神經元的絕緣體,有助快速的神經傳導。這讓我們的持續注意力可以達到約二十到三十五分鐘。
  • 此後,我們的注意力持平發展,所以我們到了成年時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並不比自己在青少年時期好多少。

最後一點就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似乎有點悲哀,但這有其演化上的理由。在熱帶草原上,長時間專注在某些事情上並不安全,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不會變換對周遭的注意力,查看是否有野獸要攻擊我們。

這些注意力持久度(attention span)的研究結果,是從我們稱為持續操作測試(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s)得來的。這個測試讓心理學家能夠測量我們接收外來訊息的準確度,以及我們對這些訊息的注意力能持續多久。這個測試通常要受試者注視一個會顯示一系列字母、形狀、或數字的電腦螢幕,每次當受測者看見一組特定排碼時,他必須按下按鈕——比方說,當你看見緊隨數字1之後所出現的數字9。這意味著受測者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電腦螢幕上;二、在看見數字1之後,得持續注意是否緊接著會出現數字9;三、只有當他緊接著看見數字9才要按鈕;四、排除其他所有的排序;以及五、在接受測試期間持續這樣的程序。六歲大的兒童約有71%的準確率(正確反應),到十五歲時,準確率躍升到96%,大人的表現和青少年相近(其實是稍微差了一點),準確率約是94%。

輕輕鬆鬆訓練注意力

你和孩子之間有多少挫折與衝突是因為孩子缺乏注意力、不專心?我希望上一段文字說明了,在注意力這件事上,沒有人有特別的優勢。然而把焦點放在孩子的優勢上,卻能夠培養出正面投入的心態,以增強注意力。下面敘述的這個家庭,運用他們學步期孩子所擁有的毅力與正在萌芽的創造力的優勢,鼓勵孩子培養注意力。

過去有一年的時間,我因為經常出差,必須把兩歲大的兒子阿瑞留在家裡。我希望能減少媽媽不在家所造成的影響。所以第一次出差時,阿瑞從機場帶著他的第一份樂高玩具回家去。從此阿瑞就愛上了樂高。剛開始他爸爸會幫忙他,但是幾次下來,阿瑞就完全自己組裝起來了。

我們簡直不敢相信,才三歲大,他就可以組裝大孩子的樂高,表現出無比的毅力:解讀組裝說明書,保持專注,修正錯誤。有一次我打電話回家,那時他已經整整持續組裝樂高四個鐘頭,連飯都是放在樂高邊上吃的。他的毅力當然顯露無遺,但他同時表現出來的創造力也很驚人。在這段期間,我們刻意稱讚他投入的過程,肯定在他身上所看到的優勢。看見優勢在孩子身上與時俱增是如此美妙的事,我十分慶幸自己懂得使用優勢語言來鼓勵和培養他以這樣的方式成長。

當我們引導孩子發展核心優勢與可培養的優勢,我們就是在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持續保持注意力則讓孩子能夠投注在有益於培養優勢的活動裡——或是用建設性的方式來對付自己的弱點——像是努力、練習、解決問題之類的。

雖然孩子的優勢有其天生的遺傳成分,但唯有經過持續練習,優勢的潛力才會充分體現,而持續練習則需要具備持續的注意力。幫助孩子運用導向式注意力,有助於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優勢上,不至於,如演化上原來為我們所設定的,執著於自己的弱點上。這會幫助孩子在處理弱點時,能使用自己天賦的優勢,也有助於他們持續這種努力。

優勢本位教養方式也會提升你的注意力。當你練習切換優勢開關——你在第二章所學習的簡單而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工具——你會發現,把注意力從孩子的弱點轉移到孩子的優勢上,變得越來越容易,為孩子示範切換優勢開關也更為容易。同樣地,孩子也會發現,發覺自己的優勢,使用自己優勢,變得越來越容易。

在這些過程中,導向式注意力既有助於建立優勢本位教養,也同時受惠於優勢本位教養。

我經常被問到,優勢本位教養方式能否幫助注意力有困難的孩子。我可以這麼說,透過幫助家長把焦點放在孩子的良好表現上,優勢本位教養方式建立了一種更為正面、互助的親子關係。這表示,家長和孩子因為欠缺注意力、不專心的問題所引起的緊張關係和挫折感會減少。當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不再被視為是他的個人問題,也不再是親子關係中的關鍵因素時,孩子的優勢就有機會受到重視。

有超過20年時間和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簡稱ASD)的兒童及其父母一起工作的靚・平博士(June Pimm, PhD)鼎力支持以優勢為本,具兒童發展觀點的教養方法,支持設立能幫助兒童發揮所長的環境與人際關係。她的觀念和丹佛早療模式(Early Start Denver Model)是一致的。這個早療模式乃是依據兒童的發展程度,以及個人獨特的優勢與弱點組合來治療自閉症。這個計畫使用正向的人際關係,培養自閉症兒童的社交能力和適應力。在一個實驗計畫中,30%參與這項計畫的兒童,自閉症的癥狀減緩,他們的診斷從自閉症譜系障礙成為比較不嚴重的待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 Not otherwise specified;簡稱PDD-NOS)。

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兒童的正向教養方法研究顯示,雖然正向教養方法並未改變注意力不足的過動症診斷,但的確改善了他們的行為。那些家長經常使用讚美、正向情緒、肢體擁抱和正向參與做為教養方法的過動兒,較少有行為問題、情緒問題、人際問題、與過動行為。這些研究人員沒有把這些正向的教養方式叫做優勢本位,但我會稱這是優勢本位教養。

一位母親描述自己如何因為發現有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的兒子的核心優勢,而看見自己以前不曾注意過的,兒子在觀察(注意)別人情緒上的優勢:

棼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當我知道情緒智商是他的招牌優勢,讓我甚感詫異,直到問過熟識他的人,我才真的相信。他的老師說,這在他看來十分合理:棼會注意到別人忽略的細節,對別人情緒很敏感,雖然他或許並不總是知道該如何回應或如何處理這些情緒。

知道這是棼的優勢幫助我瞭解,棼能夠觀察別人的情緒,但是他需要別人的協助來做出恰當的回應。當他有朋友來家裡玩,有時他會告訴我,他的朋友覺得「不舒服」,他會解釋自己從朋友臉上看見的一些線索。我們會討論,讓他可以想想該如何幫忙解決問題。

不論你的孩子有沒有這些問題,如果你知道孩子的優勢,就更能幫助他發揮注意力,因為你可以更小心衡量特定任務與孩子的優勢相稱與否。如果一件事情太過簡單或太難,我們的大腦容易分神。正面情緒,對事情有把握的程度、感興趣與否以及喜不喜歡做這件事,也會影響我們集中和持續注意力的能力。知道孩子的優勢有助於父母洞悉哪些事情會符合上述標準,以及孩子在什麼地方可能會有困難,所以需要多幾次休息時間和放鬆時間、或是需要父母多給予支援。

最近我們家常常出現令人煩心的場景是,鼓勵九歲的艾蜜莉在出門上學前穿好鞋子。這個場景大概是這樣:我讓艾蜜莉知道,爸爸五分鐘內要帶她上學,請她穿好鞋子。艾蜜莉是個隨和的女孩子,她會說好——但多數時候,她並沒有把鞋穿上。這個場景經常是以我拉高嗓門,而艾蜜莉仍然光著腳丫子收場,她看起來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我會這麼不高興,畢竟她同意了我的要求——而且她完全有心照辦。

當艾蜜莉說她會穿好鞋子,她是真心這麼想的,但眨眼間,她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馬上就忘了要穿鞋子這回事。使用優勢本位教養方法,我們可以把這種令人挫折的時刻,轉變成訓練注意力的時機。

第一個注意力的轉換必須出於身為家長的我:我使用優勢開關切換我的注意力,從挫折切換到看出這是幫助艾蜜莉增長注意力的機會。穿鞋子的要求就變成一個使用她的遵守、合作、服務等優勢的時刻。利用她真心想要遵循我的要求以取悅我的關係,來幫助她持續專注在自己該做的事情上。我的要求從「艾蜜莉,能夠請你穿上鞋子嗎?」變成「好了,艾咪寶貝,現在是你用專心穿好鞋子來向我展示你的注意力肌群有多麼強壯的時刻。你覺得自己辦得到嗎?要不然,我們來玩遊戲,我幫你計時,看你多快能把鞋子穿好?」

除此以外,再麻煩的也不過就是把電視關掉,留在她身邊,幫助她保持注意力。每一次她能集中並保持夠長的注意力把鞋子穿上,她就是在發展她的注意能力。很快地,我就可以只要說,「艾蜜莉,能請你穿上鞋子嗎?」然後她就可以辦到,因為她注意力的持久度已經增加了。

當孩子從事需要非常專注的活動,像是體育訓練,或是練習下棋,這些其實都是訓練注意力的方式。孩子不只是培養運動技能或是思考技巧;他也是在發展能夠延長做一件事情的注意力的能力——這是優勢發展所需要的核心技巧。尼克和艾蜜莉加入了每週一次的馬戲社團,他們在那裡學習雜技和其它的馬戲團技藝。雜耍和盪鞦韆非常有趣,但也需要高度專心。一個小小的閃神,孩子手上的球會落掉……或者搞不好是讓自己摔下來。

相關書摘 ▶《優勢教養,開啟孩子的正向力量》:5個問題判讀孩子的「優勢故障」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優勢教養,開啟孩子的正向力量:讓孩子的優點被看見》,遠流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莉・沃特斯(Lea Waters)
譯者:游綉雯

扭開孩子的「優勢開關」,讓孩子的優點被看見

當今的演化式發展,令父母「無視優勢」,總只看到孩子的缺點和急需改進的第芳,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優點和潛能。心理學家暨本書作者莉・沃特斯(Lea Waters)為我們展現了如何切換「優勢開關」,並指出我們不只要幫助孩子建立適應力、樂觀與成就,同時更應該灌輸他們能夠抵禦憂鬱症與焦慮症等現代文明流行疾病的教方。

作者長年來研究關注優勢的教養法,也已見證它如何增強兒童與青少年的自尊與能力。在書中,作者提出與孩子互動的具體方法,由每章的練習和評量中,讓父母了解如何從中發現孩子的優勢與才能;同時,如何善用積極的情緒、如何構造強健的大腦、如何處理問題行為,來探討孩子的困境與情感。

教養孩子的確是一份智慧的工作:有賴家長的智慧,有益孩童的心智。如同沃特斯博士所說的,優勢本位教養的宗旨很簡單,就是發覺孩子的優勢——內在八大優勢 : 音樂能力 / 創意能力 / 體能 / 智能(四種才能)和 好奇心 / 智慧 /情緒智商 / 人格(四種好人格特質),再而加強孩子的優勢。我們要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能力,引導孩子追求並展現最佳自我。更棒的是,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也同時學習調整自己注意力的角度和焦點,表現出更正向的思考。

在優勢本位教養下,孩子的優勢得以獲得發展的空間並茁壯;在親子良性互動中,關係更融洽、更自信,逐步打造親子共同成長的雙贏!

getImage-6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