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中國妝容之美》:唐玄宗躬行節儉,但華麗妝飾之風很快在皇宮捲土重來

文:李芽、中國妝容之美宗躬妝飾之風陳詩宇

貴妃的唐玄土重紅妝時代

如果要選中國古代的美人代表,楊貴妃是行節呼聲最高的人選之一。被譽為四大美人之一,華麗她與玄宗的快皇浪漫傳奇被反覆傳唱,貴妃軼事以及對其樣貌的宮捲文字記載以及相關的繪畫作品、戲曲、中國妝容之美宗躬妝飾之風戲劇舞臺表現屢見不鮮。唐玄土重千百年來,行節文人墨客和百姓無不好奇貴妃的華麗美貌和妝容,不少筆記小說也將一些妝髮名目歸於其名下。快皇

貴妃時代真實的宮捲妝飾風尚如何?如果只從後世文本描述推測,可能無法得到真實結果。中國妝容之美宗躬妝飾之風審美一直在變化,唐玄土重判斷基準也在變化。行節也許當時人認為適中的「纖穠有度」和美豔的「美人紅妝」,在後世看來卻是程度過於誇張。

當然,現在無法看到楊貴妃的「真實照片」,具體的面貌難以還原,不過半個多世紀以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尤其是數以百計的玄宗時代貴族墓葬中出土的寫實陶俑、壁畫、絹畫,已經可以很科學地歸納出開元、天寶這幾十年間,從長安京畿到西域、東北廣大區域貴婦人的身材、妝髮審美傾向和變化。其中不乏楊貴妃在宮中期間的宮廷繪畫作品,大體可供參照與想像。

開元、天寶幾乎是唐代流行變遷最快速的階段,甚至密集到了三五年便有一變的程度。這次我們就借楊玉環的一生,來看看盛唐開元、天寶時代幾十年間,貴婦們從淡雅素淨到紅妝濃烈的妝飾變遷。

開元初——新君即位後的簡樸收斂

神龍革命,武則天退位,但「武周風格」延續了十幾年,直到玄宗即位後的開元初期才變為樸素收斂的風格。這與登基之初勵精圖治、躬行節儉的玄宗有很大關係。

剛當上皇帝的唐玄宗希望一改朝野追求奢靡華麗之舊弊,即位以後連下了幾道詔敕,嚴厲禁斷對奢靡的珠玉錦繡的追逐,親自帶頭將皇家所藏金銀熔鑄為鋌,將珠玉錦繡焚毀於殿前,令「宮掖之內后妃以下,皆服汗濯之衣,永除珠翠之飾」(《全唐文》),甚至下令婦女們要把之前的錦繡衣物染黑,不准織造華麗面料,各地官營織錦坊也停廢。

在這種大風氣的引導下,婦女妝飾也一改武周末期的華麗傾向,複雜的額黃花鈿、斜紅、假靨組合以及髮髻上插戴的步搖簪釵、花鈿至少在京城中被禁絕。楊玉環生於開元七年(西元七一九年),幼年在蜀地度過,少女時的楊玉環所見女性妝飾,可能大體上還是簡潔俐落的模樣。

從當時的墓葬壁畫、線刻、陶俑來看,開元初期女性的衣飾、頭飾較樸素簡單,沒有濃烈複雜的妝面,風格相對清新淡雅,不尚紅妝花飾,眉形纖細修長;鬢髮相對服貼,偶見高髻,更多則是攏聚於頭頂的一小髻。

比如陝西西安開元四年(西元七一六年)楊執一夫人獨孤氏墓門刻畫的仕女,頭頂挽一前探小髻,鬢髮後攏,無一珠翠簪釵首飾,面無花鈿、眉形細長。又如陝西禮泉昭陵開元九年(西元七二一年)契苾夫人墓壁畫的仕女,同樣是簡單無飾的髮型,妝面僅僅略施淺朱,眉形也相對細長柔美,不再是武周時代英武的粗闊眉。

不過也有個別例外,比如山西萬榮同樣是開元九年的薛儆墓石槨線刻,就描繪了若干額繪花鈿、髻貼花飾的貴婦。或許是京畿之外部分地區禁令鬆弛的關係。

在玄宗以及一批良臣的治理下,大唐步入輝煌的開元盛世。當然,「永除珠翠之飾」是不可能的,很快,妝飾之風就在宮中捲土重來了。

初入兩京:精緻「開元樣」形成

開元十七年(西元七二九年),十歲的楊玉環因父親去世來到洛陽,寄住在三叔楊玄珪家。開元二十二年(西元七三四年)七月,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公主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在李瑁生母武惠妃的請求下,唐玄宗當年就下詔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

此時尚處於李隆基治下的第二個十年,長安、洛陽的流行風尚與妝飾,已經完全脫離了武周遺風和開元初年提倡的簡樸感,形成了新的「開元模式」,往誇張和精緻化發展。

首先是髮型,當時最具標誌性的改變,就是隆起的半圈鬢髮越發蓬鬆,頭頂小髻前移低垂,成為最流行的髮型傳遍全國,同款垂髻甚至在新疆吐魯番市阿斯塔那的出土文物上都可見到,有時也裹以巾布。若對比同一個年分的各地出土資料,明顯能發現,在長安一帶的貴族中率先發生了這些改變。比如開元十二年(西元七二四年)的惠莊太子墓、金鄉縣主墓、開元十五年(西元七二七年)的虢王李邕墓,均已呈現典型的開元樣式。

妝面色調大體維持淡雅的風格,以白妝和淺淡的薄紅胭脂為主。白妝即面施白粉,是素雅的淡妝,《中華古今注》說梁武帝時宮人「作白妝青黛眉」,又說楊貴妃曾作「白妝黑眉」。雖然後人附會不一定精準,但從開元中期的壁畫來看,確實可以看到面無朱色、描繪黛眉的貴婦形象。同時也有在臉頰施塗淺淡紅暈的例子,這種淺淡紅暈可能即「桃花妝」「飛霞妝」。

唐宇文氏的《妝臺記》中說:「美人妝面,既傅粉,復以胭脂調勻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先在臉龐上勻敷一層白粉,再在手心勻開紅色的胭脂水,塗抹在兩頰上。程度最濃的被稱為「酒暈妝」,就如喝醉酒泛起的滿面紅暈一般;淺淡若桃花的就叫「桃花妝」;如果在淺薄胭脂之上再罩一層白粉,白裡隱隱透出朦朧的紅影,就叫「飛霞妝」。

與此同時,精緻華麗的妝飾也逐漸再度流行,女性臉上的花飾增多,典型的斜紅、額黃、假靨等全套妝面重現。新疆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一幅開元中期仕女屏風畫是典型的例證,從畫中可以識別出九位仕女,有著彎彎細眉,臉上均描繪了兩道斜紅,額上花飾則各不相同。腮紅大多以眼周淺淡的粉色暈開,可能是「桃花妝」「飛霞妝」一類,少數為素淨的白妝,可以視為開元樣式的代表,精緻柔美,既不似武周之豔麗,又未達天寶之濃烈。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