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康复获突破性进展丨科创要闻
一位车祸引起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ASIA评分A级)、脑机四肢瘫痪14年的接口进展患者,接受脑机接口试验,康复将两枚硬币大小的获突处理器植入颅骨,采集感觉运动脑区神经信号,破性手术后10天出院。丨科 经过三个月的创闻居家康复训练,患者可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脑机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接口进展抓握解码准确率超过90%;患者脊髓损伤的康复ASIA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响应均有显著改善。 2024年1月29日,获突清华大学医学院脑机接口研究团队与北京市宣武医院联合团队,破性召开临床试验阶段总结会,丨科宣布在2023年10月24日进行手术的创闻首例患者,脑机接口康复取得突破性进展。脑机 此次首次植入试验,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系统软硬件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与博睿康科技合作开发,临床合作单位包括宣武医院、天坛医院。 该系统采用无线微创设计,体内机埋在颅骨内,电极覆盖在硬膜外(硬膜位于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起到保护神经组织作用),不损伤大脑细胞。居家使用时,体外机接收脑内神经信号,传送到电脑或者手机上,借助解码算法实现脑机接口通信;植入颅骨的体内机,由体外机隔着头皮供电,无需电池,患者可终生使用。 另外,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植入已于2023年12月19日在天坛医院成功进行,信号接收正常,患者目前在居家康复训练中。 同在1月29日,美国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称,公司团队于1月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型交叉技术。 按照技术划分,以上两项研究都属于侵入式BCI,即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电极等信号记录装置植入脑内特定部位,实现精准定位的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的脑机接口技术。 Neuralink尚未披露更多细节。但从它在2023年9月发布的临床试验对象招募信息看,同时两项试验的病例类似,Neuralink面向的是因颈脊髓损伤或肌萎缩侧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打造新时代农业精英!肇庆四会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 天下晨間新聞 普丁承認烏東分離區獨立,又派兵維和,什麼意思?|天下雜誌
- 田家庵区倡导文明祭扫
- 我市商务和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 印尼美娜多機場因火山噴發關閉後恢復運營
- 击鼓明志、额点朱砂,清悦学子喜迎开学日
- ESG成企業標配 投資風向就此改變|天下雜誌
- 美軍宣布解除「魚鷹」運輸機在日本境內的停飛令
- 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全力保障暑期市场秩序稳定
- 北京朝阳: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设立
- “云养”导盲犬模式上线 你心动了吗?来看看
- 天下晨間新聞 美對中祭301條款? 怎麼解讀?|天下雜誌
- 层出不穷的“网红玩具”,安全吗?
- 纪念世界红十字日博爱周活动启动
- 青岛限购松绑楼市回暖 新房日均成交量超300套
- 2013年诺贝尔奖10月7日起陆续揭晓—新闻—科学网
- 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全力保障暑期市场秩序稳定
- 今日小寒,难道会比大寒更冷?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海地「瀕臨毀滅性的飢餓危機」
- 汉源县新堰社区入围2019四川特色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