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子
七月底,滿山紅葉2018年紅葉杯少棒賽在臺東開打,遍地棒年開幕典禮當天五位中年人站在球場中央,綠樹他們就是-臺50年前勇奪全臺冠軍,並兩度擊敗日本關西聯隊的灣少紅葉少棒成員。
原來,滿山紅葉紅葉的遍地棒年光輝歲月已經過了半世紀,臺灣少棒揚威國際也由此開始。綠樹
紅葉美麗的-臺誤會:那些年熬夜看電視的夏夜
在紅葉小將以7:0擊敗日本關西聯隊後,「紅葉擊敗世界冠軍日本隊!灣少」的滿山紅葉消息立刻傳遍全國,但這是遍地棒年一個陰錯陽差的誤會。當時中華民國棒球協會棒協理事長謝國城先生接受報紙採訪時就講得很清楚,綠樹這是-臺「去年」的世界冠軍,邀他們來臺比賽目的灣少是測試紅葉國小與垂楊國小的實力,做為是否挑戰世界少棒錦標賽的依據。
可是當紅葉少棒連續打敗日本關西聯隊後,民眾都認定這是擊敗「世界冠軍」!也讓謝國城決定進軍美國威廉波特,經過一年的準備,以「臺中金龍」為名的中華少棒隊,在「魔手」陳智源領軍下,以全勝之姿勇奪1969年世界少棒冠軍,正式點燃臺灣少棒熱潮。
整個1970年代,每年夏季全家窩在客廳,茶几擺滿汽水糖果點心,熬夜等待少棒電視衛星實況轉播,是許多人的年少回憶。在那些年的夜晚,我們透過電視螢幕看到「二齒」許金木與麥克林登的生死對決;「百戰百勝鄭百勝」猛揮全壘打打哭投手;當然更不能忘記陳昭安投出史上唯一的「18K完全三振」!在那個外交節節敗退的時刻,少棒「為國爭光」成為島內少有的慰藉,卻也背上無形的重擔。
打棒球有前途!少棒體制漸趨正常化
1990年中華職棒開打,短短兩三年內熱潮席捲全臺。職棒球星成為媒體和群眾注目的焦點,薪水也有如股票漲停板般迅速上揚。也開始改變家長對孩子打棒球的觀感。
「打棒球沒有出路」是1980年代家長拒絕小朋友打球的主要理由。確實,在沒有職棒前,就算你從小打到大、多次入選國手為國爭光,換來的只是在公家機關球隊打球與微薄的薪水。現在有了職棒,出路有了保障,加上陳金鋒、王建民、陽岱鋼等旅外球星的出色表現,也讓家長開始改變「打棒球沒有前途」的觀念,「打棒球也能成為『臺灣之光』」反而成為家長支持孩子打棒球的主要動力。
在此同時,棒壇有心人士也意識到少棒必須「正常化」發展,1989年第一屆國小棒球聯賽開辦,從體制上避免地區明星球隊的產生。因此如1990年代以後,善化國小這種超級少棒的出現頻率也愈來愈少,加上臺灣少棒參與的國際賽項目也日趨多元。現在少棒被國人關注的眼光雖然降低了許多,生態則朝向更健康的發展軌道。
社區少棒:臺灣少棒未來的救贖
臺灣少棒從紅葉伊始已經半世紀,培養出郭源治、李居明、呂明賜、陳金鋒、王建民等無數好手,在賽制與保護選手上都有長足進步,但一直有個現象至今仍根深蒂固難以改變:少棒專業化。
如果有人說你必須國小四年級就決定這輩子要做的職業,一定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但,這是臺灣少棒的真實。
可喜的是,有些事情正在慢慢的被改變。
暑假的周六下午、道南橋旁的政大球場,有一群小朋友穿著制服,在教練的指導下快樂的練球。他們只有假日才集合,平日就是一般的學生,但他們接受的訓練內容依舊正規 。
他們是「社區少棒」,臺灣少棒的未來救贖。
近年在臺灣,「社區少棒」的風潮也在家長觀念的改變下逐漸興起,全臺都有地區聯盟聯賽,與「傳福盃」之類的全國性大賽進行交流。雖然這些社區棒球還無法參加中華民國棒球協會或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的正式比賽,或許不久的將來,當看到社區少棒出身的選手出現在職棒舞臺的那一刻,「棒球全民化」才是真正到來的一天。
弱勢小朋友的「第二個家」
五十年前,紅葉傳奇是在臺東一個極為貧困的村落開始,現在臺灣雖然經濟條件大幅改善,仍有許多弱勢、單親家庭的小孩,因為家長必須外出遠地掙錢,根本無力照顧小孩,形成潛在社工難題。
對這些小朋友而言,少棒隊就是他們「第二個家」。
在這些少棒隊,教練不只是教導球技,還要負責張羅小朋友的吃住、教育,品行。如同家長一般。過去這些熱心的教練、老師都是自掏腰包或利用人脈勸募捐助才勉強得以維持。現在臺灣也有企業關注到這塊,積極給予全面援助,讓教練老師得以不需擔心資源問題,全心照顧這群小朋友。
棒球是臺灣的國球,無論場內、場外,從小孩到大人都熱衷投入的運動,基層少棒的發展,也與職業棒球的發展息息相關,對於棒球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關注後續的活動吧!
《倆好球》高清熱血版:
想成為這群棒球小將的夢想推手嗎?
一起加入 Home Run Taiwan 發起的《百校贈球計畫》
https://homerun2gether.homeruntaiwan.com/
「本文同步授權刊載於Home Ru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