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胡蘿蔔原本不是橘色的,而且它跟白蘿蔔一點關係都沒有

文:臺灣阿鹹

胡蘿蔔與白蘿蔔雖然現在一年四季都買得到,胡蘿但它們主要的蔔原本不白蘿蔔點盛產期值12~4月,現在正是橘色甜美又平價的時刻。白蘿蔔煮湯或做成蘿蔔糕都超美味,而都沒而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且跟對於保健視力特別有幫助,關係但你知道胡蘿蔔,胡蘿其實根本不是蔔原本不白蘿蔔點蘿蔔嗎?而且它原本也不是橘紅色!?它跟蘿蔔家族的橘色白蘿蔔、青蘿蔔、而都沒櫻桃蘿蔔,且跟可一點關係都沒有!關係那為什麼它會叫胡蘿蔔呢?

胡蘿蔔根本不是胡蘿蘿蔔!原本也不是蔔原本不白蘿蔔點橘色的?

其實蘿蔔跟胡蘿蔔一點血緣關係也沒有,蘿蔔屬於十字花科,橘色胡蘿蔔則是繖形花科的植物。胡蘿蔔(學名:Daucus carota subsp. sativus),英文為「Carrot」,台語為紅菜頭,在分類上,胡蘿蔔跟香菜、芹菜、茴香比較有關係。

胡蘿蔔原產於亞洲西南部,栽種歷史長達數千年,人們會開始種植胡蘿蔔,是為了帶有香氣的葉子、磨碎之後能作為辛香料。

經過幾世紀的馴化,西元10世紀左右,胡蘿蔔逐漸才作為食用蔬菜用途、並開始以肉質根作為主要的食用部位,形狀上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類型。但那時,胡蘿蔔其實是紫色的,少量是淺白色,根本沒有現在最常見的橘紅色。但我們卻是因為胡蘿蔔的外觀,才常稱呼它是「紅蘿蔔」啊!

實際上,現在我們習以為常有橘紅色外皮的紅蘿蔔,是直到西元17世紀,才被荷蘭人所選育出來,在此之前的胡蘿蔔大多為紫色或淺黃色。而荷蘭人為什麼要選育橘色的胡蘿蔔呢?因為,「橘色」正是荷蘭的皇家色,在當時還有著宣揚國威的意涵,且這選育過的橘色胡蘿蔔吃起來也更可口,在此後也逐漸推廣到世界各地。

「胡」「蘿蔔」=外地來的、味道像蘿蔔

那既然「胡蘿蔔」不是蘿蔔,為什麼名字裡又有「蘿蔔」呢?我們先從「胡」這個字來解釋起,前文有提到,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橘色胡蘿蔔,是來自於荷蘭人的選育與推廣,而古代時,中原漢人曾稱呼北方、西域的人為「胡人」,而從這些地區傳進中原的人、事、物,就會在前面加一個「胡」字,隱含「來自外地」的意思。

根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元時始自胡地來,氣味微似蘿蔔,故名。」也就是說,因為這是從胡地傳來的食材,味道又像「蘿蔔」,所以就命名為「胡蘿蔔」。

蘿蔔家族的料理應用

真正的蘿蔔有好多種,除了最常見的、粗碩橢圓的白蘿蔔外,還有嬌小玲瓏的櫻桃蘿蔔等各色品種。外皮還有分青皮、紅皮、紫皮;肉還有紅肉、紅心、紫心的差別;形狀也能分為細長形、橢圓形、球形等。

蘿蔔除了肉根可食、蘿蔔的嫩葉也可以吃,且葉子的營養不少於蘿蔔本身,蘿蔔含有維生素A、B、C、D、E及蛋白質、醣類、磷、鐵等,而蘿蔔葉所含的維生素也相當豐富,營養高、熱量低。

白蘿蔔

白蘿蔔的味道清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微量的鋅,可加強人體免疫功能。燉湯清甜、做成蘿蔔糕也美味。

青蘿蔔

為根部為綠色的蘿蔔,含有澱粉酶及各種消化酵素,可以協助人體消化。口感上水份多,最適合鮮食,也很常醃漬或製成泡菜。

櫻桃蘿蔔

櫻桃蘿蔔由於紅色的根部小巧圓潤,就像櫻桃一樣,因此得名,是歐美常見的蘿蔔品種。含有較高水分,維生素C含量是番茄的3~4倍,相較大型蘿蔔較無辣味,滋味像水果,適合生吃、涼拌食用。

胡蘿蔔——非蘿蔔家族

胡蘿蔔一直被認為吃了會對眼睛好,是由於它富含的營養成分「胡蘿蔔素」,胡蘿蔔素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後會轉變成維生素A,對於增強視力、安定神經以及改善夜盲症都有幫助。但由於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營養成分,生吃較不易被吸收,因此如果將胡蘿蔔油炒後食用,對人體會更有幫助。

本文經愛料理生活誌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你認識的胡蘿蔔竟不是蘿蔔,而且可能根本不是橘色的!?

延伸閱讀

  • 這一切災厄的發生,始於人們無法理解三色豆的美好
  • 網傳「酒與胡蘿蔔同食會在肝臟產生毒素,從而引起肝病」,是真的嗎?
  • 秋冬季節多吃時令蔬菜的四個好處與原因,怎麼煮可以避免營養流失?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丁肇九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