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宝宝趴睡身亡,这些育儿训练真的“科学”吗?
近日,一则“科学睡眠方法导致婴儿趴睡窒息”的宝宝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一名新手妈妈在“某付费睡眠引导群”提问,称小孩翻身趴着睡觉一直哭,趴睡向群内的身亡老师寻求帮助。“老师”回应“不是育儿大哭就没事”,然而约两小时后,训练孩子嘴唇发紫,科学最终不幸身亡。个月 悲剧的宝宝发生,令人惋惜心痛,趴睡同时也引发了对于是身亡否应倡导对婴儿进行独立睡眠训练的讨论。这些声称“科学”的育儿育儿训练真的科学吗?婴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睡姿?什么阶段的宝宝需要训练独立睡眠?如何才能防止婴儿睡眠窒息?科技日报记者就此向业内相关专家求证。 婴儿应经常变换睡姿防止窒息 宝宝刚出生从早到晚几乎都在躺着,训练采取什么样的科学睡姿对宝宝的健康有利,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曹海霞介绍,睡姿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不应固定睡姿不变,应该经常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 “宝宝的睡姿主要由照顾人决定,一般中国人的习惯是让孩子及早把头躺平,因此多采取仰卧位,而且还用枕头、棉被、靠垫等物固定他们的睡姿,这是不科学的。而欧美人的习惯是让孩子俯卧,认为这样不影响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护养的疏忽问题,窒息死亡的比率也居高不下。”曹海霞说。 曹海霞介绍,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吃奶后要侧卧不要仰卧,以免吐奶。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轮压向前方,否则耳轮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侧卧位睡眠既对重要器官无过分地压迫,又利于肌肉放松,万一婴儿溢乳也不致呛入气管,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小儿睡眠姿势。但宝宝的头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如果始终或经常地向一个方向睡,可能会引起头颅变形。例如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型扁平,长期侧卧会使孩子头型歪偏,这都影响外观仪表。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们对“婴儿存在睡眠问题”这一概念的界定要科学合理,不能想当然地将睡眠问题与婴儿身体健康问题时刻联系在一起而自我加压。正如国内某婴幼儿睡眠咨询专业机构CTO王石云月所指出,其实我们常说的婴儿睡眠问题,只能叫做行为性的睡眠问题,它和真正病理性的睡眠障碍是有很大区别的。 建议在4到6个月开展睡眠训练 事实上,培养孩子独立睡眠,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使命”,问题在于,孩子在多大的时候来接受并完成这项使命最为合适? 曹海霞认为,不少妈妈提倡尽早让宝宝独自睡,甚至从出生就让宝宝单独睡,既能培养独立性,又能不打扰到自己安睡。但真正这样执行起来,母亲反而更累。原本可以伸手拍拍就继续睡的宝宝,反而需要去另一个房间,花更多时间安抚才能睡熟。宝宝醒来的次数也更多。 大多数育儿专家建议爸妈在宝宝4到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睡眠训练。曹海霞称,当宝宝4个月左右的时候,基本就已经具备了比较规律的睡眠习惯,拥有了睡整觉的能力,当然也有一些宝宝满1岁后还无法睡整觉,所以天生能不能睡整觉在宝宝中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婴儿从出生到3岁,需要的不是什么独立性,而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对父母的依恋。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里批评了婴儿睡眠训练法,鼓励妈妈和宝宝一起睡。夜间宝宝需要睡在妈妈身边,需要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体味、感受到妈妈肌肤的温暖,藉此获得安全感,才能睡得更安稳。”曹海霞说。(记者 张 蕴 张景阳)3个月宝宝趴睡身亡,科学这些育儿训练真的个月“科学”吗?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4-27 08:38:18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鸡蛋及蛋粉中三聚氰胺的测定
- 跨年倒數! 紐約水晶球、拋紙花最後階段測試
- 辯論太催眠!? 國民黨大咖觀戰睡整片 吳欣盈「頻點頭」
- 【全球首例】中國宣稱一對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引發科學界爭議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西安市“准入即准营”改革取得新成效
- 【插畫】我們去吃愛情牛排,滅滷肉飯!
- 【插畫】外國朋友不解,為何台灣希望叫自己「中華台北」
- 同樣都有氣泡,「清酒發泡酒」和氣泡酒究竟差別在哪?
- 美國將新建兩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 以克林頓和布什命名
- 新北國三生遭「彈簧刀」割頸命危 衝突原因曝光
- 朝鮮王朝的衣食住解謎:韓國料理中的陰陽五行說
- 《再見平成時代》:內親王可以為了不被祝福的愛情而私奔嗎?
- 废水变肥水!茂名探索山区污水治理路径,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 量子之歌赴美上市:教人赚钱的公司如何赚钱?
- 弘扬家风家教 促进社会和谐
- 歐洲央行對降息持審慎態度
- 废止“五年一学位”,“张家港到处都是学区房”
- 北約重申對烏克蘭提供「長期支持」
-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三)
- 北京一小区河水倒灌 百辆车漂在地下车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