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116.87%!一季度演出市场供需两旺 开局向好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收入今年一季度,增季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达11.90万场,度演同比增长72.71%;票房收入108亿元,出市场供同比增长116.87%;观演人数3886.99万人次,需两同比增长77.88%。旺开全国演出市场开局势头向好。收入 今年春节假期,增季演出火爆拉动消费效果突出。度演专业剧场、出市场供演艺新空间等演出场所项目多、需两场次多、旺开类型多,收入涵盖话剧、增季戏曲、度演相声、音乐会、音乐剧、儿童剧等,成为满足社交需求、家庭消费的热门产品。北京人艺的《日出》在曹禺剧场连演15场,所有场次均开票即售罄。舞剧也出现明显的“扎堆儿”现象,《大河之舞》《李白》《孔雀》《只此青绿》等项目热度不减。热门舞台艺术作品的巡演,有效带动了各地剧场演出消费。同时,过文化年,以演出助力当地文化“出圈”也成为各地组织、策划春节假期活动的重要一环。 一季度,旅游演艺行业进入供需两旺的良性循环。美团文旅研究院院长路梦西分析,一方面,持续走高的出行需求推动传统旅游演艺项目保持较高热度,尤其是知名品牌项目在节假日等重点档期,多次创下单日演出场次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新增或提质的旅游演艺项目凸显地方和传统文化底蕴,为景区增加了卖点。 一季度,演出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全国举办2000人以上的大中型演唱会、音乐节近200场,多位歌手在一季度发布全年演出计划,演唱会票务市场热度持续上升。作为市场活跃度最高的品类之一,音乐节在主题选择、内容策划、乐队邀请、商业合作等多维度呈现更为丰富的演出产品供给。 《2023中国演出行业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热门演出买票难成为影响演出消费体验的堵点。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供给端的持续丰富,比如热门演出增加巡演城市和场次,覆盖更多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此外,演出票务平台应始终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坚决打击各种“黄牛”行为。 大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演出实名制、退票机制落地,促进市场良性发展,缓解演出退票投诉量大、用户抢票难、“黄牛”高价扰乱票务市场等问题。此外,大麦推出演出票候补功能,快速匹配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退票诉求和购票需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 2023年,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充分展现,各地文旅部门高度重视并深度推进,类型划分也更为多样。 今年1月至2月,扬州开展“剧好看”小剧场展演季活动,26台小剧场优秀剧(节)目在各大小剧场交流巡演;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评定并公布首批40个“城市艺舞台·演艺新空间”。新空间也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多地出台专项政策,吸引相关演出企业进驻、推动传统空间改造、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从市场整体看,这些小微型演出在孵化原创作品、培养创作团队、丰富演出业态、培育观众群体等方面效果显著。 针对日益多元的演出市场细分需求,国有艺术机构越来越注重小剧场的灵活性,不断推动小剧场发展,与大剧院、大剧场形成互补互促关系。2月底,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全新演艺新空间“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双益发演艺中心剧场”亮相,将打造成一个集演艺、展示、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演艺空间。河北艺术中心推出造艺空间,集演艺、旅游、沙龙、文创等于一体,为城市文化再添新景。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文鹏表示,剧场要积极应对运营成本增加、自营项目风险上升、优质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构建以剧场为核心的开放生态;充分探索创新业态,扩展以剧场为载体的新场景、新消费和新商业模式;搭建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剧院,加快数字化提升和创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制止餐饮浪费 | 湖南出台15条措施制止餐饮浪费
- 台青大陆追梦13年:看到自身无限可能
- 台青吴芳容:做个“大陆妹” 当个“孩子王”
- 18名台籍大学生在重庆开启一个月的实践活动
- 如何搞定标准品、对照品、标准溶液管理?
- 台青看“中国网店第一村”:奋斗让“草根”变掌柜
- 台胞在东北:耕耘三载爱上千里沃野“稻花香”
- 愿做海峡两岸沟通合作的桥梁——台湾女孩郑雅羚谈两岸青年使命
- 水中丙酸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测定水质中丙酸含量
- 2022皖台青年创富交流营走进安徽淮南
- 台湾青年搭上大陆电商“快车”
- 从边远海岛到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台商薛清德的两个11年
- 特朗普與普京通話 同意就終結俄烏戰事展開談判
- 台湾互联网人叶松宏:将两岸的好企业好生意推荐给全世界
- 台湾青年跨越海峡再续速滑之缘
- “桥梁”台青萧家庆:为港澳台及华侨青年铺就求学路
- 国青队U20亚洲杯小组提前出线
- 台商将台湾办桌文化引进厦门餐饮市场 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 河南省台办走访调研台资企业
- (台青话融合)台青郑博宇:从就业到创业,促进台湾民众走进大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