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台灣首次LGBT學生校園經驗調查:近7成聽過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過半不曾通報騷擾或攻擊

教師節前夕,台灣聽過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下簡稱同志熱線)協同立法委員范雲今(27)早召開記者會,首次公布台灣首次同志(LGBT)學生校園經驗調查。學生校園調查結果指出,經驗近成教職超過三分之二的調查學生表示曾聽過老師、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員發62.1%的表恐半不報騷學生曾因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氣質)遭受言語騷擾,論過曾經歷過騷擾或攻擊的曾通LGBT學生,有超過一半不曾向教職員通報。擾或

調查結果雖也指出超過9成的攻擊學生能夠說出至少1位他們認為在其校內支持LGBT學生的教職員,但問到校方行政人員對LGBT學生的台灣聽過同支持度,只有略多於四分之一的首次學生表示,就讀學校的學生校園校長、處室主任抱持著支持的經驗近成教職態度。

近7成學生曾聽老師、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

同志熱線副秘書長彭治鏐表示,本次內容包含LGBT學生的「校園經驗」和「校園資源與支持」兩大部分,前者包含了校園安全感、接觸偏見言論、遭受騷擾攻擊與通報求助經驗,後者則是學校教職員的支持程度、多元共融的課程資源等,並分析這些校園經驗與支持對LGBT學生的影響。

調查結果發現,41.9%的學生頻繁或時常在校內聽到gay這個字被用來表示負面的意思;87.2%的學生表示,聽到gay這個字被用來表示負面意思時,讓他們感到困擾或不愉快。當類似的恐同言論出現時,40.6%的學生表示,即使有教職員在場,教職員也從來不曾介入;甚至有超過三分之二(68.5%)的學生指出,曾聽過老師、教職員或教官本人發表恐同言論。

關於對性別氣質表現的負面言論,有超過36.4%的LGBT學生表示,頻繁或時常在校園中聽到與性別氣質表現相關的負面言論。與恐同言論相同的是,大多數時候不論是同學或教職員聽到,都不會有所介入,甚至有將近四分之三的學生指出,曾聽過學校教職員發表對性別氣質表現的負面言論。

針對是否曾在校園裡受到騷擾,調查結果發現,62.1%的學生表示,曾因為自己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氣質表現而遭遇言語騷擾。其中,LGBT學生最常因個人的性別氣質表現,遭到不同形式的騷擾與攻擊(其中言語騷擾53.2%、肢體騷擾14.7%、肢體攻擊4%) ,其次是因個人的性傾向、最後則是個人的性別。

然而,曾經歷過騷擾或攻擊的LGBT學生,有超過一半(55.2%)不曾向教職員通報,主要原因包含:不認為老師或教職員可以有效處理這個情況(53.4%);和老師或教職員談論這些事件會對我造成情緒上的負擔(48.8%);不想要對老師、教職員或家人出櫃(48.5%)。值得留意的是,有16.8%的填答者表示老師或教職員本人恐同或是恐跨。

調查結果也發現,跨性別學生更容易因為自己的性別、外表、性別認同及性別氣質表現而感到不安全,並因此避免使用學校廁所、游泳池等性別二分的空間及設施,也較容易因為感到不安全或不自在而缺席了更多天數。

3成多學生沒被教過同志相關內容,僅1成知道學校有反霸凌政策

調查結果指出,超過9成的學生能夠說出至少1位他們認為在其校內支持LGBT學生的教職員,但不到一半(41.4%)的人表示,在他們就讀的學校內有多位(6位以上)支持同志的教職員。

此外,當詢問到學校的行政人員(校長、處室主任)支持LGBT學生的程度,只有略多於四分之一(27.7%)的學生表示,就讀學校的校長、處室主任抱持著支持的態度。

在課程內容方面,近三分之一的LGBT學生表示,在校內沒有被教導過任何和同志議題相關的內容,而超過四分之一(26.9%)的填答者則說,自己曾經被教導過與同志議題相關的負面訊息。

另外,近十分之一的LGBT學生沒有在學校接觸到任何性教育課程,超過三分之一接受到了沒有納入正面同志主題的性教育內容。

調查結果指出,超過三分之一(38.0%)的學生表示,學校沒有或他們不確定是否有反霸凌、騷擾攻擊的政策;僅有十分之一的學生表示,就讀學校有反霸凌、騷擾攻擊的政策,且該政策有納入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性別氣質表現。

另外,調查結果也發現只有8.1%的LGBT學生表示,校內有LGBT學生社團、性別友善社團,或是其他會討論同志議題的學生社團 。

彭治鏐表示,台灣的同志(LGBT)學生校園處境,整體而言仍有相當大進步的空間。當學校具備對LGBT學生友善的資源以及政策,將有助於為LGBT學生打造一個更正向的校園環境。他也對教育部提出以下5點呼籲:

  1. 校長及一級主管、教官必須接受性別平等教育,內容明確包含同志與跨性別議題。
  2. 教育部推動性平教育,要確實落實包含LGBT學生相關議題的內容。
  3. 推動校園中的反霸凌政策時,要明確保障LGBT學生的權益。
  4. 性教育課程要納入LGBT學生性健康的議題。
  5. 在校園內成立讓學生可以討論性別平等議題的社團。

范雲籲將同志學生校園經驗納年度調查,檢視校內性別研習成效

立法委員范雲首先對同志熱線首度進行這項調查給予肯定,但也對調查的結果感到沉重。她表示歷經校內恐同和歧視對待的LGBT學生,更容易憂鬱與減損自尊,後果不單單只是學生無法好好學習,負面影響也是社會共同承擔。

范雲對此提出以下4大配套措施,並表示未來會持續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持續監督教育部:

  1. 教育部應將同志學生校園經驗納入年度調查,並留意調查執行所需的性別敏感度。
  2. 檢視校內教職員各類性平研習和進修的成效。
  3. 徹底調查校內是否有歧視性政策,擬定相關計畫並要求學校限期改善。
  4. 改善性平事件的通報與處理流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韓宜臻則建議教育部,在課程內容與教材設計,必須呈現多元性別族群的樣貌和議題;其次,必須透過系統化的師資培育和研習,提升老師在性平方面的知能。最後,教育部也應制定政策保障教師的自主權,讓教師在進行性平教育時不要受到保守團體的干擾。

教育部國教署學務校安組專門委員詹雅惠回應,會繼續協助提升校園教職員和家長性平教育的提升,其次是督促學校以性平友善的視角定期檢視校園安全空間,並持續研發相關教案示例,將尊重多元性別的意識融入教學之中。最後則是會持續監督校園性平事件的法定通報跟處理機制,並提供相關的輔導措施,暢通學生在校內的申訴管道。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