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爸媽這樣說最有效!》:在某些事情上「冷漠以對」,才能真正成為好父母

文:鄭才英、爸媽李西鎮

父母出手協助前請先自問—這是這樣正成對的還是錯的?

成為母親,就代表從此以後多了一個比自己更寶貴的說最生命,因此媽媽總會拚盡全力保護懷裡的有效小生命,讓他遠離世上一切的某事危險。如果發生什麼不得已的情上情況,願意代替孩子犧牲自己的冷漠人通常是母親。當然父親也擁有相同的為好奉獻精神,要是父母孩子遇到危難,爸爸同樣會付出一切來換取孩子的爸媽健全。

對孩子來說,這樣正成身旁有兩個值得感謝的說最監護人陪伴是種祝福,但如果父母的有效保護欲太強,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某事因為那將導致孩子無法培養自律和判斷力,情上對他的未來會造成莫大的影響。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家裡以外的世界很危險,從路上的車子到各式各樣的人們都是需要注意的對象。面對這樣的危險,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1. 「這個世界到處都很危險,你一定要隨時謹慎小心。」
  2. 「雖然這個很危險,但那個不危險。不危險的事,你不妨試試看。」

顧慮太多的父母會說出 ① 這樣的話。然而對孩子來說,父母頻繁的危險警告將帶來很大的害處。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孩子想嘗試任何事情時,父母立刻就出聲警告,那麼孩子就會認為這世界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方,彷彿身處在一個老虎、毒蛇或鱷魚等猛獸隨時會冒出來的可怕叢林。如此一來,孩子可能一輩子都是一個膽小鬼。

以前我們夫妻倆就是這樣養育孩子的,總是習慣性地對他說:「這是危險的」、「那是有害的」、「那是非常危險的」。就我們的觀察,似乎大部分的父母都有類似的習性,總是經常對孩子們大喊:「不行,太危險了!」導致很多孩子長大後變成膽小如鼠的人,並且因為害怕這個世界而活得戰戰兢兢。

像 ② 這樣做出明確的區分會比較理想。教導孩子分辨什麼是危險和不危險的東西,讓他們知道安全的東西可以盡情享受。唯有像 ② 這樣區分出危險和安全,孩子才能成為一名謹慎又能享受人生的幸福大人。

擔心受怕的父母不僅想保護孩子遠離危險,也會試圖讓孩子避免犯錯。很多父母擔憂孩子因為一點失誤而受傷,於是選擇代替孩子親自出面。舉例來說,一般你都是怎麼對孩子說話的呢?

  1. 「那樣做是不對的,這樣才是正確的,所以你必須這麼做。」
  2. 「那樣是錯的,這樣才是對的。但是,這件事究竟是不是正確的呢?」

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採用 ① 的說話方式,我們夫妻倆也不例外。家長們企圖將每件事明確地定義出是非黑白,即便面對已經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也是如此,會導致不良的後果也在預料之中。

像 ① 這樣由媽媽代替孩子來判斷是非,是一種對孩子有害的行為。因為有些事無法假借他人之手,就像媽媽無法替孩子鍛鍊肌肉一樣,雖然出於善意,卻可能害孩子變成一個缺乏判斷能力的大人。

② 是截然不同的做法,家長可採用勸導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判斷是非,唯有這麼做,他們才能擁有辨別能力。如果想鍛鍊孩子的肌肉力量,就應該把啞鈴交到孩子手上,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很多父母從小過度保護孩子,結果讓孩子變成膽小鬼,或是不懂得判斷是非對錯,一輩子都得依靠他人的決定過日子。不只如此,在家長過度保護下長大的孩子,還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例如智力減退,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以及在校成績變差等等。下面介紹的一項研究成果,就證實了這件事。

破壞子女自信的教養方式

大家應該都聽過「直升機媽媽」這種說法,它指的是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身邊,過度干涉和保護孩子的媽媽。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深愛孩子的教養方式正是破壞子女學習能力的主要原因。

2016年,家庭兒童科學家馬洛里.路希爾─葛麗(Mallory Lucier-Greer)等人以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學生為對象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主題是「過度保護下會造成什麼樣的心理影響」。這項實驗將學生們分為兩個群體,其中一組的學生評價自己的母親是「直升機媽媽」,不但會介入子女的問題,還會控制他們的一言一行,是典型的直升機媽媽。另一組學生則認為他們的母親抱持著寬容的態度,會尊重子女的自主權。

研究結果顯示,在成長階段擁有自主權的孩子,心理上比較堅強,即使遇到複雜的事情或困難也能堅持下去,對於生活的滿意度也比較高。換句話說,他們比較滿意自己的生活,自我效能感也相對較高,所以不管做任何事,他們都有信心完成。

相反地,在家長過度保護下長大的孩子,心理上比較脆弱,最關鍵的影響在於他們的自我效能感較低。由於他們沒自信能完成困難的事,因此容易感到不安,也經常會出現憂鬱的傾向。其中的理由很容易就可以推測出來—因為從小媽媽就替孩子完成所有事情,導致他們完全沒機會去培養個人的信心。

同樣在2016年,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艾倫.路比(Aaron Luebbe)以377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調查,最後得到相似的結果。在父母過度保護下長大的孩子,除了性格較憂鬱、自信心和判斷能力很缺乏,學業成績往往也比較差。父母們肯定始料未及,沒想到全心奉獻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幸福。而自主性的教育能讓孩子更幸福,他們不僅充滿自信,解決問題也能更加得心應手。相反地,過度保護會讓孩子變得不幸,除了信心不足,在校成績也容易表現不佳。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一項重要結論,如果有個孩子說「我很沒自信」並為此所苦,那麼責任究竟在誰身上呢?孩子先天的人格特質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父母在成長過程中總是給予過度保護,並且代替他們做決定的行為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過度保護不僅會降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信,也會影響到他們對於學習的信心。

過度保護成為毒藥的理由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