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那些將錯就錯的字:拼命就拼命吧,學者不用再拚命揪錯了

文:果子離

常念錯的那將字有兩種,一種是錯錯發音錯了,例如吸吮,拼命拼命「吮」,吧學拚命 ㄕㄨㄣˇ,用再只有一音,揪錯不能讀成「允」;鞭笞的那將「笞」,讀音ㄔ,錯錯不是拼命拼命「台」。

又如:愜意的吧學拚命「愜」,讀音ㄑ一ㄝˋ,用再徜徉的揪錯「徜」,讀音ㄔㄤˊ。那將很多人念錯。錯錯 或有破音字而沒念對,拼命拼命如間隙的「間」,第四聲,ㄐㄧㄢˋ。

另外一種是用錯字,寫別字,讀出來的當然就跟著錯了。以下說的就是這個狀況——

平日對話,聽到人家念錯字,不必那麼機車去糾正,聽懂就好。何況誰不曾念錯幾個字呢?但最是尷尬就在唱KTV時,若開啟原唱功能,與歌手合唱,他唱錯的字,錯得很明顯的字,我們要不要跟著那樣唱?不同的發音,合音起來有點刺耳。

例如,鎩羽而歸。

歌手是羅大佑,歌名是〈傾城之雨〉,唱起來好鼻酸。歌詞的燕,指白曉燕,白冰冰的女兒。

白曉燕被綁架遭殺害,台灣治安史上最轟動最殘忍最離奇的犯罪案件。白曉燕下落不明期間,鄭進一作了一首歌〈燕仔你是飛去叨〉,唱出思念與掛念,在白曉燕不幸消息傳出後,羅大佑寫出〈傾城之雨〉,其中這句:「一生就這麼一次 喔燕子呀/傾城之雨傾城之雨/傾盆在鍛羽之下。」

「傾盆在鍛羽之下」,反覆唱了四次。但是不對啊,是「鎩羽」,不是「鍛羽」。

鎩,音「殺」,是摧殘的意思;「鎩羽」是鳥類翅膀受傷,以致羽毛脫落。「鎩羽而歸」比喻失意或受挫而回。

鍛,是把金屬放入火裡燒紅,再用鐵錘搥打,「鍛羽」等於是把鳥類羽毛放入火裡燒紅,再用鐵錘搥打,這說不通。

鎩,鍛,形近,發音差多。羅大佑可能長期看錯這個字,寫進歌詞時怎麼也沒想到應該是鎩羽,而不是鍛羽。

於是如果跟著原唱高歌,唱到這四個字,我總不自覺的用力,想把鍛羽給覆蓋過去。不然兩個不同的音,疊在一起,聽起來刺耳。

鎩羽而歸這詞比較艱深,出現在歌詞裡的機會不多,幸好鍛羽的似乎只有羅大佑,其他無誤,像周杰倫〈將軍〉:「時間的箭頭都指向你鎩羽而歸的地方」;房東的貓〈不知歸期的故人〉「我是那遲遲不肯啓航的一江水,以為明日扣門而來,是你鎩羽而歸」;粉紅噪音 〈夢失落〉「一路走來風雨飄盪,奈何鎩羽而歸,只能迷惘。」都對。

「鎩羽而歸」出現在詞曲裡的數量不多,「不能自已」就多了,而且用成「不能自己」。不知多少人因為唱歌而不能自己,不知道詞裡的自己其實是自已。

變成自己的詞,最紅的一首應是〈飄洋過海來看你〉吧:「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己。」

「不能自已」是什麼意思?已,是停止,造詞如:「心痛不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不能自已」指無法控制自己激動的情緒。

可能含有無法控制自己的意思吧,不少人望文生義,望義生字,就演變成不能自己,想當自己也不能了。

飄洋過海來看的人,從創作者李宗盛,到原唱金智娟,全部不能自己。偶有唱對者,如周深,如周華健/阿雲嘎合唱。可嘆後者的影片下方還有人留言糾正應為「自己」。

用字,該哪個字就是哪個字,不能用錯字,錯別字不宜出現在文章裡,正確的字被張冠李戴成另一個字,因為用錯而跟著讀錯,也不好,這事沒得商量。但一個字的念法,卻有點約定俗成的味道。水至清則無魚。

近年屢見報導,教育部公布一些字詞辨正,媒體好像在做人咬狗的新聞一樣,大做文章,家長憂心考試會考,增加孩子負擔,嘀嘀咕咕,罵教育單位的語文政策改來改去。其實若不考試,怎麼念也不致憂心了。

我們早已習慣很多錯讀的字,真的念對了,反而人家不知你在講啥?

例如我說丟ㄊㄡˊ子,什麼丟頭子,懂嗎?不懂。我說的是丟骰子,偏偏骰這個字,音頭,你我讀慣的ㄕㄞˇ子,正確寫法是「色子」。那麼以後我要說骰子這個詞,會說什麼子?還是ㄕㄞˇ子嘛,不是頭子。我不會講丟頭子,雖然我知道,骰,念成頭。

不過說到用正確的字,有時候還真尷尬,例如從小用到大都寫「拼命」,有朝一日聽說「拚命」才對,更詭異的是「拚」要念 ㄆㄢˋ,依此類推,我們要說:我和你 ㄆㄢˋ了/愛ㄆㄢˋ才會贏/ㄆㄢˋ死ㄆㄢˋ活。而「拼」,只能用在「拼圖」、「拼音」等詞。

拼與拚,是不同的兩個字,讀音也不一樣,但正本清源強調寫成拚,念成ㄆㄢˋ,大家都受不了。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產物,起初教育部辭典把以訛傳訛眾人念錯的音列為又讀,讓錯誤發音扶正,將錯就錯,起初我很不以為然,後來想想就這樣吧,一個字被眾人讀成另一個音,一定是它的樣子、它的字形讓人家想到某個音,眾望所歸,也就又讀。

於是拼命就拼命吧,學者不需強調拚命。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未來學測國語文寫作「偶有錯字不扣分」,那英文寫作拼錯字呢?
  • 家長執著於錯字,讓孩子根本不是在「寫作」,而是在「寫字」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