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坂本龍一「屍骨未寒」演奏會?! 網嚇歪:這文化造詣令人魂飛魄散

日本音樂教父坂本龍一因病離世,坂本享壽71歲,龍屍令人各界哀悼,寒演魂飛誰料一家香港文化藝術媒體,奏會造詣在報導坂本龍一6月虛擬演奏會時,網嚇歪這文化寫下標題「坂本龍一屍骨未寒 六月紐約開演奏會」,魄散引起一波討論,坂本有人對於使用成語「屍骨未寒」相當詫異,龍屍令人表示屍骨未寒有非常負面的寒演魂飛意思,「若小編是奏會造詣明知不妥而為之,藉此荒唐誤用成語,網嚇歪這文化以達到宣傳目的魄散,沒品德,坂本就是龍屍令人踩大師的屍身牟利」。

香港自媒體「The寒演魂飛 Culturist 文化者」,在臉書粉專發文貼出「坂本龍一屍骨未寒 六月紐約開演奏會」資訊,文中敘述,屍骨未寒的「他」下月便於紐約開演奏會?是,這並非靈異事件。教授肉體離世,但科技讓他精神永存,這是虛擬真實科技帶來的新常態。

圖/翻攝自臉書

其中「屍骨未寒」的用法引起網友關注,不少網友認為非常不妥,紛紛留言「你這樣亂用成語,你老師知道嗎?」、「屍骨未寒是代表人剛死不久就做了對逝者不敬的時態詞欸 你們『文化者』是認真嗎」、「身為中文書編輯,屍骨未寒是相當負面的表述方式。建議隨即更換,否則對貴公司的專業有損」、「打永垂不朽還好聽多了,這也不是很困難的成語 怎麼會用屍骨未寒呢」、「這中文造詣讓我開眼界了」、「這文化造詣,令人魂飛魄散」、「感謝貴單位對藝術文化貢獻之大,真是罄竹難書」...。

不僅如此,PTT網友也開始討論「屍骨未寒」,有人說「屍骨未寒指的是人剛去世、死亡不久」、「根據教育部字典,還真沒有負面意思,但習慣用法後面會跟一件負面的事情吧」、「教育部字典常亂寫,不用在意」、「就這句話本身並沒有什麼貶義或是負面意思...此文可能也是故意使用這樣的負面感受,讓閱聽眾有特別感受以吸引閱聽眾注意」。

PTT網友熱烈討論「屍骨未寒」用法。圖/翻攝自網路

責任編輯/林均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