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歷史的轉換期1:前220年 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戰國七雄相互征伐,「中華」意識也產生了變化

文:宮宅潔

第四章 「中華帝國」的歷史誕生

「中華」的形成:中國的特殊性

「中國」是人類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現在,轉帝國的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換期化領土面積大約九六○萬平方公里,是前年世界第三大的國家,生活在這個國家的與世意識也產人口超過十三億,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二的界史人被稱為「漢人」。同樣是生戰生變漢人,也因地區不同而有語言或文化差異。國雄據說操著一口難懂方言的相互外地「中國話」,即使同樣是征伐中華漢人也聽不懂。話說回來,歷史光是轉帝國的誕使用現在官方認定的標準語「北京話」人口,就已經超過八億。換期化如此大規模的前年人類團體以同一種語言做為自己的母語,自我認同屬於同一個民族的與世意識也產情況,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

實際上,中國過去也曾存在各式各樣的民族與語言。但遼闊的領土在相當早的時期便被統一;經過同化融合後,現在生活在這裡的多數人,即使沒有政治性的強制也說著相同的語言,產生相同的認同。這裡所說的「統一」,指的就是西元前二二一年的中國政治大一統,也就是「秦帝國」的出現。

秦國原本只是個以中國西方為據點的諸侯國,但隨著勢力擴展,最後征服了秦以外的各大諸侯國。其最終版圖自蒙古高原到越南北部,這個在歐美稱為「中國本土」(China proper)的區域,此時被納入單一帝國的統治下。爾後出現中國本土被複數勢力分割的局面,但也在不久後再度邁向統一,直到現在。至於新疆維吾爾和西藏自治區,是較晚納入「中國」的地區,至今民族紛爭仍持續不斷,但中國本土則幾無動盪。

那麼,中國為什麼能在早期便完成政治統一,並持續維持這樣的狀態?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其中當然有地理和自然環境的因素,當然,尊重傳統先例的文化保守主義也是不能遺漏的原因。若把焦點放在秦國的統一事業上,秦始皇的個人性格也是決定歷史走向的因素之一。在此我們將追溯統一的過程及其後百年間的歷史,同時探討中華帝國的原型誕生的時代發生了什麼,又從中產生出什麼。

從殷商到周朝

從文字史料可以確認,中國最早的王朝是殷商(西元前十七到前十一世紀)。根據以《史記》為主的傳統史書記載,在商之前,統治中國的王朝是夏朝。然而,目前尚未找到能確實證明夏朝存在的證據。但在考古挖掘的發現下,已經找到在商朝之前黃河中游流域有王權存在的決定性證據, 這個代表性遺跡稱為「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遺跡出土了用於祭祀、具有特殊造型的青銅器與玉器,而與這些出土文物類似的禮器,也在北方的遼東半島,南方長江流域與四川一帶發現。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文化」起源,已在黃河中游流域——所謂的「中原」誕生了。

只是,這樣的影響力既間接又有侷限性。即使是商朝,其勢力能直接觸及的範圍僅止於河南省北部到河北省南部一帶;與此範圍以外的勢力,不過是一方具納貢義務,而商朝贈予青銅器做為賞賜的鬆散關係。

之後周朝(西周:前十一到前八世紀;東周:前八到三世紀)滅商,周王一族與功臣成為諸侯,被派往新納入領土的地區統治。這就是所謂的周代封建制。事實上,周王與諸侯的血緣關係也包括了異姓諸侯,而他們之間是否真的「同宗同心」,值得商榷。不過,中原統治者的政權交替,其影響似乎遍及了中國各地。例如曾存在於現今北京市附近的燕國,其初期都城遺跡琉璃河遺址,就出土了周、商、當地土著等三個系統的陶器,可見周人帶著其所征服的殷商遺民來到了此地。

周建國後,周人及其文化也擴散到各地。雖是如此,但也不應高估周文化的影響及其政治滲透程度。例如在湖北省漢水一帶,中原文化的影響力到了周代反而減弱,當地形成了與後來的「楚」 文化相關的特有文化傳統。再說到琉璃河遺址,距離遺址半徑三十公里以外之處,除了出土周代陶器,也有不少以當地土著為主的遺跡。也就是說,周人勢力所及的據點,宛如漂浮在固有文化之海的小島。

遠方的諸侯在不久後便脫離周朝統治獨立。到了西周中期,與周王室相關的青銅器只出現在所謂的「關中」(渭河流域一帶)。這說明周王勢力能直接涵蓋的範圍,應僅限於都城鎬京(又稱宗周,今陝西西安)到東都雒邑(又稱成周,今河南洛陽)的王畿周邊。總之,中國各地受黃河中游政權的文化影響,彼此關係雖然逐漸緊密,但各地仍維持各自的獨特性,各個勢力也還沒有在政治上「統一」的經驗。

霸主體制的建立與「中華」意識

西元前八世紀周幽王駕崩,發生繼位之爭,最後周平王宜臼得到諸侯的幫助,在洛陽即位。遷都洛陽——史稱平王東遷——以前的周朝是西周,之後為東周。即使到了東周,也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得到眾諸侯的敬重。但不久後周天子威望低落,幾乎不被看在眼裡。這也是為什麼比起東周,這個時期稱為「春秋戰國」更加貼切。

從西周後期到春秋時代,各諸侯國的內亂與糾紛不斷,平王東遷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紛爭而疲弊叢生的諸侯國,決定以最強大的諸侯為盟主結盟,藉盟主的軍事政治力量以及同盟國的約束力,來迴避和調停紛爭。這樣的體制被稱為「霸主體制」,以齊桓公為首的「春秋五霸」最廣為人知。但實際上,霸權始終掌握在中原大國晉國手中,以晉為中心的同盟諸國與來自南方意圖入侵中原的楚國對立。直到前六世紀左右,晉楚爭霸的局勢成為政治基調。

加入同盟的諸侯們在開戰前與締約時,如有必要便集合一地會談,把會議中決定的事項寫下來,稱為「盟辭」(誓言),並舉行儀式宣誓遵守。為了尊重周天子的權威,儀式均使用周的音樂、語言與文字。與會者互相承認是周天下秩序、也就是夏王朝秩序的遵從者,稱自己為「諸夏」、「中國」。西周史料已經出現「中國」(或中)這個詞,但當時只指王都周邊與王畿。到了春秋時代,「中國」意指支持同盟的複數諸侯國,不屬於同盟的勢力則為「夷狄」、「蠻夷」,被置於與中國對立的位置。這就是所謂「中華思想」的萌芽。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