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ひより
國一時初經來潮後,那個⋯女我很快發現這是姨媽友⋯與羞不能在公開場合談論的事情。經痛時被問及為什麼看起來沒精神,好朋好月要回答「身體不舒服」或「肚子痛」,人藏只有在沒有男同學的經的焦慮情境下,才能低聲告訴朋友「我『那個』來」。那個⋯女
除了月經本身不能被談論,姨媽友⋯與羞生理用品也是好朋好月需要被小心隱藏,如在超商購買衛生棉時,人藏店員會好心詢問「需要紙袋嗎?」手拿衛生棉時要盡量遮掩,經的焦慮我起先常會拎著裝有衛生棉的那個⋯女小袋子到廁所,進入隔間後再拿出衛生棉。姨媽友⋯與羞
月經明明就是好朋好月再常見不過的生理現象,為什麼在大多情況下是人藏不能被言說的禁忌?為什麼我會為此感到巨大的羞恥?為什麼關於月經的一切都要偷偷摸摸進行?
藏好月經的焦慮與羞恥
Iris Young在《像女孩那樣丟球》中指出,社會對有月經者造成的經的焦慮不適與壓迫主要以兩個形式呈現:首先是與月經相連結的羞恥感。
主流社會要求身體「清潔得體」,這個要求所預設的身體是男性的、沒有月經的。在這樣的價值底下,流出經血的身體是不潔且失控的,女人擔負暴露月經的恐懼,將社會壓力內化為藏好月經的禮貌意識,以符合這個正常的身體的標準。
「藏好月經」的自我要求帶來許多焦慮與難處,我在經期無法放鬆活動,得時時刻刻注意私密處的感受,就如驚懼著一場隨時可能降下的午後雷陣雨,一發現不對勁就要趕緊趁著無人注意,用尷尬的姿勢檢查屁股後的布料是否沾到經血。
吸滿血的衛生棉一不小心沾到衣物就更令人慌張,要立刻用衛生紙擦拭、避免血漬範圍擴大。盡可能擦乾血後,還得想辦法遮掩沾到血的布料,像是把衣襬塞進褲頭、調整背包肩帶、將外套綁在腰間。
與公共空間扞格不入的來經身體
未考慮經期身體需求的公共空間設計,是社會對有月經者的另一種壓迫形式。
碰上沒有掛鉤或置物板的廁所時,就會陷入手忙腳亂的窘境,得一手拿著袋子,單手脫褲子、撕下衛生棉、捲衛生棉、貼上新的衛生棉。若是蹲式馬桶過程就更加艱辛,全程得用彆扭的姿勢半蹲著,一面忍耐下腹的絞痛一面動作,站起身時還會頭昏眼花、雙腳發麻。
有時候身處廁所遙遠的空間,或參與休息時間短暫、不足以去廁所的團體活動時,我就會非常不自在。因為一段時間沒換衛生棉,內褲裡就會散發出陣陣異味,這樣的情況在夏天格外嚴重。衛生棉悶住私密處,它不只會吸經血還會吸汗水,很快就變得濕熱軟黏。同樣令我困擾的是,行走時衛生棉側邊會不斷摩擦腿臀交接處,肌膚冒出一小片的疹子與紅痕,要是出門在外,就算搔癢難耐也不太方便調整或抓癢。
來經的女人每個月都得面對個人需求與公共體制的扞格。經期女性的需求由身體過程與月經禮儀共同交織建構,女性需要不被注意地取得衛生棉、移動到可更換衛生棉之處;也需要時間來處理月經事宜,不必擔心被懲處或引起尷尬。
然而大部分的公共空間未顧及這些身體與社會需求,像是鮮少公共空間的廁所提供經期用品。月經突然到訪或流量大的超乎預期,對女人來說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情況總令人措手不及。
我的月經成長史:不敢提起的月經和遲來的月經教育
徹底隱藏月經讓來經女人耗盡心思Sophie Laws提出「月經禮儀」的概念來指涉這套行動守則,它是針對來經女人行為的微管理,關乎女人能談論月經的對象及談論內容;該使用哪些生理用品、這些用品該如何取得、攜帶與儲存,在言談時如何稱呼。
國中階段我像身邊所有人一樣,以「那個」、「大姨媽」、「好朋友」代稱月經,每個月都要小心守護這個眾所皆知的小秘密。
直到高中就讀女校,月經終於不再是禁忌話題,忘記帶衛生棉時可以在班上大喊「誰有衛生棉?」體貼的同學們就會遞來,還會送來熱飲與巧克力。在單一性別的環境中,我終於可以與朋友放心談論月經,討論紓緩經痛的方式,分享各式生理用品的使用經驗。
那時我才知道可選擇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它們能徹底解決衛生棉帶來的不適。我首次嘗試棉條後發現完全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只要放對位置就不會有異物感。棉條的粗細程度與手指差不多,第一次使用棉條前,可以先將手指放入陰道,大概知道陰道開口的位置後,再將棉條置入。
棉條在經血流出陰道前就提前吸收掉,經血尚未接觸到空氣因此不會有異味,私密處也可以保持乾爽清潔。另外,棉條的吸收量比衛生棉多,可以較長時間再至廁所更換。
棉條帶給我更好的經期經驗,使我擺脫身體上的不舒服,不過月經來潮時的羞恥感絲毫沒有因此減少。
在女校裡這些焦慮會暫時被緩解,經期時可與朋友互相協助檢查、提醒,借彼此衣物遮掩血跡。然而這樣的放心沒有根本解決問題,一旦走出女校,我就得面對社會壓力,想像中要是血跡被發現,就會引起注目與批評;而且我仍不敢在男性面前提起月經。
從身體到情緒:扭轉月經印象
不僅是月經來潮時的身體管理,女人在月經期間的情緒自我控管也同樣被強調。
許多女人自認在月經前情緒起伏較大,變得焦慮、易怒、緊張,並將這些情緒歸因於經前症候群,月經來潮於是等同肉體與情緒的失控狀態。Iris Young提及,社會對女人的刻板印象經常是過度敏感、難以捉模,這些「天性」被認為在每個月的此時最容易爆發。因此,旁人很可能認為女人的情緒只是一種荷爾蒙失控的「症狀」,不需要被認真看待與處理。面對這些輕視,女人在公共場合得盡量壓抑情感,遵循現代規範對理性與得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