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响应面优化山葵酸奶发酵工艺研究(二)

二、面优结果与分析

1、化山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1)新鲜山葵液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葵酸影响

新鲜山葵液添加量对酸奶品质影响结果见图1,结果表明,酵工究酸奶发酵周期随山葵液添加量的艺研增加而增加,当添加量为6.0%时,面优发酵时间4.2h;当添加量为14.0%时,化山发酵时间7.3h,葵酸这可能是酵工究随着山葵添加的增加,产生较多的艺研异硫氰酸酯,抑制乳酸菌的面优生长,导致发酵周期延长。化山酸奶感官品质随着添加量的葵酸增加,先升高,酵工究后降低,艺研在添加量为8.0%时感官品质最高,得到的产品风味醇厚,辛辣味、甜味及酸味适中,滋味协调,基质为翠绿色。当山葵液的添加量超过8%时,山葵的辛辣味过于强烈,掩盖了酸奶的风味,感官评分随之下降,因此新鲜山葵液最佳添加量为8.0%。
 

d1

(2)果胶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果胶添加量对酸奶品质影响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量的果胶对酸奶发酵周期无显著影响,但对酸奶感官品质,特别是组织状态有较明显的影响。酸奶感官品质也随着果胶量的递增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果胶量的递增,酸奶基质更美观、稳定,口感更细腻、浓厚,且山葵破碎组织更能均匀分布于基质中,基质的黏连性也越高。当果胶添加量递增到0.15%时,酸奶无乳清析出,且凝乳细腻,稳定效果好。当果胶添加量大于O.15%时,酸奶质地较硬,有一股胶味,口感差,因此选择果胶最佳添加量为0.15%。

 

d2

(3)白砂糖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白砂糖添加量对酸奶品质影响结果见图3,结果表明,白砂糖添加量对山葵酸奶发酵周期影响较小,但对酸奶感官品质,特别是对滋味的影响较大。感官品质随白砂糖添加量的递增先增加后降低,在白砂糖添加量为7.0%时评分最高,得到的产品酸甜协调,辛辣适宜。当添加量低于7.0%时,酸奶以酸味及辛辣味为主,甜味不明显,感官品质较低;当添加量高于7.0%时,虽然酸味和辛辣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掩盖,但人工矫味痕迹明显,甜味偏重,感官品质下降。因此选择风味最协调的7.0%白砂糖添加量。
 

d3

(4)发酵剂接种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发酵剂接种量对酸奶品质影响结果见图4,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周期随着发酵剂接种量的增加而缩短。当发酵剂量为1.0%时,酸奶发酵周期为7.0h;当发酵剂量为5.0%时,酸奶发酵周期为4.4h,这可能是由于发酵剂接种量大,产酸较快,很快达到发酵终点。而感官品质一开始时随着发酵剂的增加而增加,当发酵剂接种量为4.0%时,感官品质最高,随后感官品质随着发酵剂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接种量过大则产酸过快,易造成凝乳中蛋白质脱水收缩现象,使乳清析出较多,导致酸奶感官品质降低。综上所述,认为适宜的发酵剂接种量为4%。

 

d4

2、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新鲜山葵液添加量、果胶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4个因素为自变量,以山葵酸奶的感官评分结果为响应值,设计了4因素3水平27个点的响应面分析试验,试验结果如表三所示。利用DsignExpert8.0.6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对表3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得到回归方程Y=92.84-1.45A+O.050B-1.75C-0.90D-0.50AB+1.72AC-2.78AD-0.38BC+O.88BD+2.10CD-4.17A2-3.80B2-4.77C2-2.84D2

                                           d5

                                               d6

对以上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d7

由表4可知,感官评分模型显著(P<0.05),失拟项不显著(P>0.05),说明方程拟合充分,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484,拟合度良好,说明实验数据可以较好反应和感官评分间的关系。由值可知,一次项中新鲜山葵液添加量(A)、白砂糖添加量(C)、发酵剂接种量(D)对感官评分有显著影响,其中A、C的值小于0.0l,所以A、C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是极显著的。二次相A2、B2、C2、D2对感官评分有极显著影响。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AC、AD、CD对感官评分有显著影响。其中AD、CD的值小于0.01,所以AD、CD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是极显著的。由主要因素A、B、C、D的各F值可知,各因素对山葵酸奶的感官品质影响的顺序为:白砂糖添加量(C)>新鲜山葵液添加量(A)>发酵剂接种量(D)>果胶添加量(B)。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异硫氰酸酯乳酸菌果胶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