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管理孩童焦慮感的八個概念: 孩子擔心的事情或許不是真的,但感受是真的

姜珮最近在進修孩童心理學會的管理感的個概課程,主題是孩童「管理孩童焦慮」。之所以會特別想進修這塊,焦慮一來是念孩兩歲以上的年紀會越來越難單從睡眠引導處理,而要帶入更多情緒引導(睡眠引導針對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眉角,擔心的事但感這是情或專業睡眠顧問需要知道的)。

二來是管理感的個概我常收到爸媽的詢問:「會不會因為爸媽做了某件事情,而導致孩子沒安全感」。孩童或者是焦慮拿了「某篇網路文章」來詢問睡眠訓練等方式會讓孩童焦慮、沒有安全感,念孩是擔心的事但感否正確?

不同的教養派別,在解讀上會有不同切入角度。情或結果爸媽看了這些片段資料,管理感的個概很擔心自己做錯什麼,孩童焦慮情況比小孩還嚴重(認真說:焦慮的焦慮父母比焦慮的小孩還多)。

所以我希望回到源頭,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理解孩童焦慮情緒背後成因,還有怎麼樣才是健康的應對手法。

許多概念我開始應用在自己育兒上,未來會慢慢分享給眠友。我先幫眠友整理以下八個重點,雖然說是重點,但還是花了些篇幅說明,建議爸媽把這篇文存起來,有時間慢慢看。

1. 孩子擔心的事情不是真的,但感受是真的

有時候孩子害怕、擔心的事情乍聽之下很微不足道,或者是超現實。像是「怕妖怪」、「怕衣櫃裡的東西」、「怕卡通的某個角色」。

大人通常會很自然的去「解釋」這些東西是假的,不需要害怕。但對小小的腦袋來說,恐懼情緒依然存在時,他很難用理性思維來判斷。這是孩子大腦處理事情的結構,感性在前,理性在後。

我們不要糾結孩子的害怕是否真實,而是「先同理」他的感受。情緒被處理之後,理性才能夠出場。

當孩子說:「我怕床底下會跑出妖怪。」

「床底下沒有妖怪」X
「這沒什麼好怕的」X
「這世上沒有妖怪」X
「電影演的是騙人的」X

「你要握著我的手嗎?」O
「媽媽小時候也會害怕妖怪」O
「你覺得妖怪很可怕,對嗎?」O
「你最害怕妖怪的什麼呢?」O

情緒處理後,才讓理性出場。孩子被同理後,才能接受你的話

2. 和孩子一起玩

「玩」是孩子發展想像力、感知能力、身體能力,還有情感力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孩子表達感受、探索關係,和自我滿足的媒介。

玩得多的孩子,會增加他們處理情緒的能力。孩子就是透過玩樂,來理解這個世界的,可以說「好好玩」是孩子的重要需求。這裡講的不只是買玩具,或者是去遊樂場所。只要有心,隨時隨地都可以玩。

舉個例子:我接女兒放學的路上,會沿著地板的磚線來走,或在不同的區塊跳。把回家的路當作是遊戲或比賽(當然不是每天都這樣,有時候要趕回家),這是我們不花錢的玩樂時光

所以,有時候需要的是玩樂的「眼光」。

如果大人能和孩子一起玩,對孩子來說,我們就是「同一國的」。有共同語言、有共同興趣(雖然這個興趣可能是我們配合的,哈)。自然而然,會帶來更多親密感。

我們的文化比較強調讓孩子有紀律、有規矩,有時候會總是站在「教導的立場」教孩子。但是,和孩子一起玩也很重要啊!玩樂本身就是最主動積極地學習,養育孩子也是鼓勵我們找回童心,用孩子的眼光探索世界。

3. 懲罰無法讓孩子學習到真正的紀律

懲罰的確有效,但是是短效。我們希望孩子有規矩、有紀律,但是懲罰「不是」養出有紀律孩子的唯一方式。真正的紀律,建構在安全依附上。

4. 接納每種情緒,想哭就哭,做孩子的情緒避風港

無論是開心、喜悅、難過、生氣、害怕、平靜、焦慮,每一種情緒都是幫助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的小尖兵。對孩子來說,當「照顧者能夠接納他的每種情緒」更能帶來安全的依附關係。

我們不需要阻止或壓抑孩子(或是自己的)負面情緒。例如:「不要哭」、「這沒什麼好難過的」、「這樣就哭了羞羞臉」、「你脾氣真的很壞」或者是哭泣、鬧脾氣就給他想要的東西,而是讓孩子知道:

不管他正處於什麼樣的情緒,我們的愛都不會改變。

「接納喜怒哀樂」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一起做孩子的情緒避風港,無論外頭刮風下雨,我們都在。但也要留意,接納的意思並非當孩子一哭泣或鬧脾氣時,就給他想要的東西。

我們接納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接納孩子的每個要求,愛與溺愛常常在一線之隔。

5. 回應孩子情緒,但不要過度反應

回應是表達我們知道了,而且支持他展現情緒,但不是要大人跟著小孩一起擔憂、害怕、焦慮。

我們常認為焦慮是負面的,焦慮是人天生的「保護機制」,幫助我們面對外在威脅的警示機制。有些焦慮是好的,對於健康、行為表現、學業等等有幫助。當然,我們不希望孩子長期過度焦慮。所以會忍不住想「控制」或「抑制」孩子焦慮程度。

研究者告訴我們,父母在面對孩童焦慮時,應該是要「Respond, not React」。言下之意是要「回應孩子的情緒,但不要過度反應」。

什麼叫做過度反應?如果你想要馬上消彌焦慮,或者因為孩子的焦慮而焦慮,就有可能是過度反應。

舉例來說,當孩子感到焦慮時(可能因為上學、睡眠訓練、分房睡、到陌生環境等等)。我們要做的是「回應」孩子的感覺,主動聆聽,表達支持。但是不要急著否定或消彌孩子的焦慮恐懼,我們是不是有時候會說這樣的話:

「這不可怕啊,這麼什麼好擔心的啊?要勇敢一點啊~」

當爸媽這樣說的時候,並不能解除孩子的恐懼,孩子反而會覺得不被理解。

我來講個好眠師常遇到的例子。有些原本分房自己睡的孩子,可能會在2-3歲之後,因為怕黑怕鬼不敢睡覺。

我們不需要讓已經獨立自主睡覺的孩子,再度回到父母房間,因為接下來你很難再訓練孩子回自己房間睡覺。但爸媽可以先和孩子聊一聊,了解他真正害怕什麼,分享父母小時候也會害怕的事情。或者是用大玩偶陪睡、開一盞小燈、睡前多點陪伴,讓孩子安全感多一點。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