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植栽一座文化森林》:台灣第一本專業書評雜誌《書評書目》創刊,是當時文壇一大創舉

文:簡靜惠

台灣第一本專業書評雜誌《書評書目》發行100期(1972.9-1981.9)

《書評書目》創刊,植栽座文誌書是化森台灣文壇一大創舉

我從小熱愛閲讀、看戲丶看小說,林台留學美國時,灣第大學圖書館裡藏有很多華文書,本專舉凡金庸作品、業書五四新文學、評雜評書香港出版物等,目創甚至連各種禁書都找得到。刊當唯獨台灣坊間出版品很少,時文讓我思念故鄉文學書,創舉真若大旱之望雲霓,植栽座文誌書熱切渴求而不可得。化森於是林台常向大姊簡宛、好友隱地(本名柯青華)、灣第貴真夫婦求援。自己也動筆寫小品文,一九六八年便以「洪簡」為筆名,寫了一篇〈結婚一年〉,投稿到《中央日報》副刊,漫談留學生活的點點滴滴。

回到台灣之後,經常與姊妹、老朋友連繫。一九七一年基金會成立,隱地先生剛由軍中退役。他不僅有文采,更有豐富的編輯經驗與熱情。當時我正在思考如何開展基金會會務,有鑑於台灣出版雖然日益蓬勃,卻還缺乏一份傳達新書資訊的專業書評刊物,遂有了創辦以評介書籍為主要內容的雜誌構想,並邀請隱地負責編務。於是,當「數位資料庫」遠遠還沒蹤影之前,基金會便一板一眼編纂書目,把主要作家的各種出版品分門別類,以便檢索。

一九七二年九月,《書評書目》雙月刊創刊,是當時台灣文壇一大創舉。中央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想做卻還沒能做到的事,我們努力做到了。

當時文化圈流行一句話:「如果你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起心動念辦雜誌,我的內心相當忐忑,加上公公婆婆對於「辦雜誌」這件事毫無概念,記得我告訴公公洪建全先生:「基金會打算辦一本關於『讀書與出版』的雜誌。」

「雜誌我不懂,基本上我都信任妳。」他毫不猶豫地說:「不過妳得提出計畫,把預算、執行、檢討等事項都落實,如何經營我們是外行,妳必須想清楚,要找到專家幫忙。」

我遵從公公的建議,畢竟辦雜誌我也是外行,但我信任專家。於是基金會第一項業務:創辦《書評書目》雙月刊,一九七二年九月起,直到一九八一年九月止,總共出版發行一百期。這是洪建全基金會送給台灣文化界,一份鄭重且厚重的見面禮。

台灣第一本專業書評雜誌《書評書目》

《書評書目》雜誌出刊後,頗受文化界注目,這在當時的台灣是一項創舉。隱地先生對編輯出版有極大熱誠,經驗豐富,有人望也有人脈。因為《書評書目》的出刋,我雖然不曾參與編務,但因喜愛閱讀,欣賞也尊重作家學者,隱地時常引介我認識當時文壇知名作家文人:林海音、黃春明、沈謙、亮軒、景翔丶林良丶馬景賢、琦君、薇薇夫人等,都是我向來景仰的作家。於是時常邀約相聚,談文論藝,我則細心筆記談話時所提到的一本本好書,再設法買來閱讀典藏,誠人生一大樂事。

作家群聚在書評書目出版社

《書評書目》創辦初期,蝸居在博愛路三樓的小辦公室,有很多溫馨的回憶。

博愛路辦公室鄰近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再走幾步就是書店林立的重慶南路,轉個彎就到了衡陽路,不但交通便捷,也是當時台北文化重心區。隱地先生擔任總編輯,不時有文友到訪,如出版人沈登恩、學者沈謙、影評人景翔、散文家亮軒,當時活躍在廣告、電視、小説各界的黃春明,都是常客。

書評書目出版社借用國際電化公司的辦公室,小小空間裡只有兩張桌子,一張給隱地,一張給編輯陳芳明,旁邊有一個可移動的木頭樓梯,通往四樓的會議空間。這把木梯是黃春明的最愛,他只要一現身,就會把梯子搬出來,他並不是要上樓,而是坐在梯子上「開講」,口沫橫飛說故事。

笑聲像磁鐵一般,把過路的同事都吸引住,圍著黃春明,連住在辦公室後棟的洪家老老小小,包括公公、洪家兄弟也都循笑聲而來,圍著小說家聽講古。黃春明有才華、創作力強,說出的故事大多都成為小說,是台灣文學界的長青樹!

風光無限,出版得獎連連

記得公公就曾經很不解地說:「想不到賣書比賣電視機還難!」

「雖然難,可是對下一代有好的影響,我們就要堅持下去。」我這麼說,洪老先生也就無條件支持下去。

我們的堅持,獲得社會各界的肯定,一九七○年代中葉後,《書評書目》雜誌及出版的專書,陸續傳來受到各界肯定與獲得金鼎獎的好消息。這些肯定也幫助我獲得洪老先生及董事會的肯定!

一九七九年,《書評書目》雜誌榮獲新聞局金鼎獎「優秀雜誌類」獎項,以及一九八五年洪建全基金會獲新聞局金鼎獎的「獎助出版事業及出版有功獎」,公公都很高興,還鄭重保存了剪報,足見他感到莫大的光榮。

在企業與文化間搭起一座橋

翻開我早年的散文集《雅歌集》中,「橋」是經常出現的意象。

想起當年我開始準備提筆寫《雅歌集》時,恰好在第四屆亞洲音樂會上聽到來自菲律賓的卡西拉葛博士(Dr. Lucresia Kasilag)所說:「藉音樂為橋梁,而達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正了解。」這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於是,當年的文章遂經常圍繞著「橋」、「人與人之間的了解」、「溝通」這些主題打轉。

我曾寫下:「我們每天都在扮演著『橋』的角色,一句話、一篇文章、一本書、一場音樂會,甚至一場球賽都是一座橋;也代表著一種精神、一股力量,在連接、在交流。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化解仇恨、消除障礙。因著『橋』的連結,世界才會變得更可愛,文明不致中斷,人性的光輝得以洋溢。」我自己也悄悄立下心願,要在人生中化作橋梁:在家人朋友與組織之間、在企業與文化之間。

我所主持的基金會,也是搭起「一座橋」,連結作家、音樂家、藝術家與社會大眾,讓藝文如河水流動,人們可以在橋上談笑風生,看山看水看雲看月!藝術文化不應「曲高和寡」,而是要走入人間,影響整體社會風氣才是。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