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80歲高齡父母,扶養50歲中年子女,這會是台灣的未來嗎?

文:川北稔

終身單身率節節高升與不離家獨立

從家庭生活的兩代來嗎角度分析,出生於平成時代的相纏年輕人生活也不同於過去的時代。男性的庭困台灣終身單身率截至一九八五年為一%至三%,到了二〇一〇年提升至二〇.一%,境歲推估到二〇四〇年將暴增至二九.五%;至於女性的高齡終身單身率到了二〇四〇年,可能由二〇一〇年的父母扶養一〇.六一%增加至一八.七%(圖表2–1)。雖然不能一概而論,歲中經濟能力確實嚴重影響結婚與否,年女尤其在日本,這會男性年薪愈低,兩代來嗎單身比例愈高。相纏

80/50兩代相纏的庭困台灣家庭困境_圖表2-1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圖表2-1 終身單身率的變化 2010年之前的資料摘自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編輯之《人口統計資料集2016》,2010年之後的境歲推估數值摘自2013年的「日本未來推估戶數(全國統計)」。

除了單身人口日漸增加,高齡與父母同住的父母扶養比例也逐漸提升。四十歲至五十九歲與父母同住者在二〇〇五年為一百九十三萬二千人,到了二〇一五年增加至三百三十九萬八千人,與父母同住的總人數甚至超越獨居人口,其中無業人口為七十七萬三千人(圖表2–2)。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_圖表2-2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圖表2-2 40歲~59歲單身人口的情況 ※根據人口普查「家庭結構等基本統計」製表。

此外,又依據性別與地區而有所不同。二〇一五年人口普查顯示,四十歲至五十九歲與父母同住且單身無業者,男性占二.八%,女性占一.七%。而由地區分析,比例較高的是青森縣(三.一二%)、沖繩縣(二.九四%)、德島縣(二.八六%);比例較低的是滋賀縣(一.六七%)、福井縣(一.七一%)、東京都(一.八三%)。

第一章提到的內閣府的兩項調查(針對三十九歲以下者之調查與針對四十歲以上者之調查),是為了找出各地區繭居人口而特地進行,想必耗費了不少經費,其實活用既有的官方統計數據便能推算出可能孤立無援的人口。

可能導致全家一起垮的經濟因素

目前屬於「七〇四〇家庭」或「八〇五〇家庭」的人口日益增加。這些家庭的單身子女人數也隨之變化(圖表2–3)。

這些家庭的單身子女相較於同齡的獨居者,經濟較為拮据。根據公益財團法人年金與高齡化政策綜合研究機構(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olicies on Pension and Aging)於二〇一五年針對二千零八十三人所做的調查,年薪不滿一百萬日圓的男性占二五.四%,女性占三八.五%。其中從事非正職工作的男性占一九.六%,女性占三四.七%;無業的男性占一八.七%,女性則攀升至二〇.三%。儘管親子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子女這一輩屬於經濟弱勢族群,要是父母哪天衰老或病倒,難保不會全家一起垮。

下一代經濟拮据的典型例子,正是目前四十歲至四十九歲的人口。當年在泡沫經濟破滅初期,也就是一九九〇年代畢業與求職的年輕人,現在差不多快要五十歲了(一九九一年度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在二〇一九年將近五十歲)。二〇〇三年開始求職的世代在日本稱為「求職冰河期世代」,現在是三十五歲至四十九歲。近年來八〇五〇家庭與繭居狀態者高齡化之所以逐漸成為社會問題,正是受到這些年齡層的動向影響。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_圖表2-3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圖表2-3 「7040家庭」與「8050家庭」中的單身子女情況 ※根據人口普查「家庭結構等基本統計」製表。

第二次嬰兒潮世代與非勞動力人口的比例

進一步分析二十歲至五十九歲人口中各年齡層的「非勞動力」人口可以發現,無論是哪個世代,儘管一開始求職時不甚順利,大多數人在三十歲至三十九歲時都能有個穩定的工作,非勞動力人口的比例跟著下降;進入四十歲至四十九歲時離職率又再度提高,非勞動力人口隨之增加。其中又以第二次嬰兒潮世代,也就是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四年出生者(目前四十五歲至四十九歲者)的非勞動力人口比例持續走高(圖表2–4)。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_圖表2-4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圖表2-4 各個世代的非勞動力人口 ※根據下田裕介〈第二次嬰兒潮世代的真實情況:造成「不幸世代」的日本經濟與社會所面臨的課題〉(日本總研《JRI review》VoL.5, No.66, 2019)製表。

從家庭結構與人口變化剖析八〇五〇問題,會發現是必然且無法恢復原狀的課題。人口高齡化與不婚化的傾向預測會一直延續到二〇四〇年。八〇五〇問題的實際情況雖然近來才為人所知,卻絕非立刻就會消失的暫時現象,而是已經無法忽略的現實。

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孤立無援

現在獨居的人也好,和父母同住的人也好,步入晚年孤立無援並非少數人才會面臨的狀況。四十歲至五十九歲的單身人士與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逐漸增加,各自都可能面臨孤立無援的問題(圖表2–5)。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_圖表2-5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圖表2-5 不同族群的孤立無援風險 ※單身人口的資料摘自人口普查「男女別一般家庭與家屬」(2015),與父母同住者的資料摘自人口普查「家庭結構等基本統計」(2015)。

獨居的單身人士所面臨的風險是孤獨死。內閣府於二〇一二年調查六十五歲以上的獨居男女,結果發現高達四五.五%的人覺得自己極有可能孤獨死──無人送終,死後一段時間才被發現,遺體維持原狀。根據職掌法醫業務的東京都監察醫務院於二〇〇六年的調查,孤獨死以男性居多,五十歲出頭的個案也不稀奇,可能是因為孤獨死之前陷入無法維持健康與衛生的狀態,處於「放棄照顧自己」的境地。繭居狀態的單身者也是可能孤獨死的族群。

與父母同住的單身人士包括無業或處於繭居狀態,當父母生病或過世,失去家中支柱,整個家庭極可能分崩離析。為了照護父母而辭去工作的人也可能因為遠離社會的時間過長,產生社交恐懼,失去社會網絡,一旦父母過世,極可能面臨孤立無援的問題。

我們正處於所有人都可能孤立無援的時代。

全家一起倒下引發的棄屍事件

前面提及的個案至少還有支援人員關心,仍有一線希望防止這個家庭的社會網絡日漸薄弱。然而部分個案因為缺乏與外界接觸,無人發現其困境,最後全家一起倒下。例如繭居狀態或無業的子女依靠父母扶養,父母病倒後喪失經濟來源;原本負責照護父母的子女身體不適,無法再擔起照護責任等,其中甚至造成發現時已經全家死亡的悲劇。

這幾年來也出現好幾則新聞是父母撒手人寰後,子女無法採取適當的應對,疑似構成遺棄屍體罪。二〇一四年在愛知縣名古屋市,發生一起年邁母親過世導致女兒遭到逮捕的事件。女兒C(四十三歲)在母親(七十六歲)顱內出血、失去意識時無法對外聯絡與求助,母親最後死亡,警方以違背義務之遺棄罪為由逮捕C。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