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加强职业培训 培养新型农民

  2013年底,加强通过精准识别,职业我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61个,培训培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136户103768人,新型贫困发生率9.1%。农民截至2016年底,加强全市共扶持85673名农村贫困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职业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6492户18095人,培训培养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新型9.1%下降到1.6%,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民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加强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邱羿方将关注的职业目光投向了制约民生发展的最大短板——贫困,他提出了《关于加强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培训培养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型建议》。

  邱羿方认为,农民贫困人口中除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之外,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封闭保守,文化素质不高、就业技能不多、就业渠道不宽成为致贫的重要原因。

  “脱贫攻坚工作在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必须注重解决人的观念和素质问题,针对不同人群,培养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他们用知识和技能去创造财富、创造新生活。”邱羿方说。

  建议摘录:

  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和适用技术培训,开展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

  建议办理:

  收到建议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做好了建议的办理答复工作。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加强了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我们综合运用新闻媒体、人力资源网站、基层就业劳动保障平台等宣传工具和载体,采取群众夜话等方式,逐户开展方针政策、先进经验、典型事迹等宣传引导,鼓励群众消除负面情绪,树立信心,不等不靠,自主脱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年初,利用“春风行动”等活动载体,我市组织贫困户专场招聘会9场,发放宣传资料2.4万余份,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成功介绍151名农村贫困人员实现就业。

  尤其是落实驻村农技员,启动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去年以来,对贫困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3万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935户,增强了贫困户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动力。

  下一步,全市人社部门将继续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提振信心,与相关部门加强分工合作,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引导贫困劳动力主动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脱贫。

  在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去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坚持以“三个精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服务)为工作指导原则,密切结合地方实际,采取多项举措,实施有针对性的各类职业培训3200人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培训就业无缝对接为工作主线,探索更加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该负责人说。

  此外,我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雨露计划、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教育扶贫工程等政策,助推贫困家庭子女学习技能,且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享受助学金、免学费等国家资助政策,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还可享受扶贫助学补助。

  2016年以来,我市共有306人次享受相关补助,其中技工学校学生11人次。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实施“百工技师工程”,面向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全程优质职业技术教育;实施“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基本可免费就读技工学校。2016年,全市有26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通过面试考核和组织审核,进入成都机电工程学校读书,并享受每生每年8000元的生活费补助。

  “我们将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鼓励、引导青年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并提供就业创业帮扶服务。”该负责人说,今后,我们还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有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学习技能,成就梦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面对建议的办理和答复,邱羿方表示满意。“通过狠抓技术扶贫,不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的素质,增强管理能力,增加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了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实现靠技术脱贫。”邱羿方说,建议办理得很实在,采取的措施有力,成效也十分明显。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康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