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上王埠居民回迁新房里喜气洋洋过新年
栾克祥跟妻子一起在新家里挂上红彤彤的李沧中国结。 “快进来,上王立俊!您家搬过来了吗?埠居”昨天,李沧区虎山路街道上王埠社区居民栾克祥拉开门,迁新一见曲立俊就直奔回迁搬家的房里“大事”上。 2015年,喜气对于栾克祥一家来说,洋洋回迁搬家可是过新最大的家事。所以,李沧一见到自己看着长大、上王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回到社区工作的埠居曲立俊,就忍不住问起这件事。迁新 “2015年9月,房里社区启动回迁安置抓阄。喜气为了能赶在春节前搬回新家,洋洋拿到钥匙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装修……”栾克祥看着家中的新家具,忍不住感慨道:“住着这房子确确实实从心底都在乐!” 他俩正聊得乐呵,栾克祥的妻子胡菊花从厨房里端着水果走出来,接上了话茬:“最乐的是我!住暖气房就是好,你瞅瞅我的手,在厨房忙活两三个小时了,一点问题没有,要在过去,早就肿成馒头了!” 胡菊花说的“过去”是住平房的日子。1981年,胡菊花嫁到上王埠村,虽说这个村形成于明朝中晚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但也没为后人留下多少丰厚的家底,村的周围是山岭薄地,以曲、尹、纪、栾等姓氏为主的一千多户人家窝在山坳里。 “地上没有正儿八经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地下也是实心的,没有地下管网,污水到处流。今天清理了,明天又淌出来了……”栾克祥说起过去的日子像倒豆子,“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过得不愁吃喝了,可住得不便利、不舒坦、不干净利索。早些年,做饭需要拉风箱烧火,再后来用煤气罐,哪像现在天然气通到户,多安全干净!冬天,家里生炉子,既不暖和又不卫生,还担心煤烟中毒,其实烧煤价格不便宜,一个冬天烧两吨煤,两千四五,我新房是110多平方米,缴了2100多元的暖气费……再说这忙年,孩子妈每年要忙到吃除夕饺子前一分钟,又是洗涮,又是包饺子、做馒头,家里没有暖气还要裹上棉衣,头上忙活出汗来,脚却冻僵了……你看看,现在,家里二十二三度,连她养的花都跟着享福了,你瞅瞅花开得多稀罕人!” 住进回迁房第一个春节,栾克祥一家感受到了旧村改造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不少家都赶在春节前搬进来了,像我们单元有36户,住上了一半。除夕夜,我们还保持夜里12点后邻居间各家串门拜年的老传统。搬新家了,亲朋好友之间也彼此看看装修的新房。” 记者起身要告别时,抬眼一看,窗外楼下是一处建得“高大上”的学校。“那是王埠小学,俺家孙女就在那里上学。”栾克祥介绍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上王埠启动旧村改造时,能将学校建设纳入规划,非常得民心。学校建得我们无不伸大拇指。进去参观了一次,真是开了眼界,有不少特色教室,跆拳道、古筝、舞蹈、足球、钢琴、网球、美术、轮滑……非常全乎!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啊!”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张 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无有机碳的水:超纯水标准,保障痕量分析准确性
- 爱情公寓4 王传君(关谷)女友刘倩吃醋邓家佳
- 雅安商标受理处成功注册首件扶贫商标
- 巴以新一輪衝突已致至少2150人死亡
- 深入总结特色亮点工作 助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 靠喝饮料“养生”,想什么呢?
- 財報亮紅燈,外資建議宏達電與陸企合併!|天下雜誌
- 一位電信主管的獨家分析:4G新玩家 鴻海勝算最大|天下雜誌
- 废水变肥水!茂名探索山区污水治理路径,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 博士考核“唯论文是瞻”引争议—新闻—科学网
- 架好服务“连心桥” 惠企为民优环境_
- 开展专项检查 排查商家火灾隐患
- 对症治疗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朱雲漢:「一帶一路」台灣更邊緣化|天下雜誌
- 人民幣產品還能買嗎?|天下雜誌
- 鄒開蓮:三星大舉挖人,企業應把人才當核心戰略|天下雜誌
- 安徽滁州设立210家消费维权服务站 快速解决消费纠纷
- 广西人大调研组来滁调研矛盾纠纷化解工作_
- 工行熊猫大道支行隆重开业
- 数看两会|这些数字呼应民生诉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