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永恆的帝王武功(下):金庸如何利用《易經》的動物意象,轉化為「降龍十八掌」的具體招式?

  • 永恆的永恆用易意象帝王武功(上):金庸如何無中生有,讓我們相信「降龍十八掌」是帝動物的具一套真實的武功?

以上前言完畢,從現在開始,王武為降我們要將降龍十八掌的功下十八個招式,一招一招地拆解開來,金庸經去追尋一開始這個招式所引用的何利典故,是轉化在《易經》的哪一卦哪一爻當中;然後去研究創造大師金庸,怎麼樣子利用《易經》的龍掌動物意象,來轉化為武學實戰中的體招具體招式。

【第一式:亢龍有悔】

  • 典故:〈乾卦.上九〉《彖》曰:「『亢龍,永恆用易意象有悔』,帝動物的具盈不可久也。王武為降」

「乾卦」是功下八卦的第一卦,也是金庸經易經六十四卦的首卦。降龍十八掌當中有好幾招都是何利來自乾卦的卦辭。

「亢龍有悔」是乾卦六個陽爻裡面的最後一爻的爻辭,是乾卦的末了,意思就是「飛得太高的龍,必定會因為餘力未逮而失速墜落,必成憾事」。

乾卦的六個爻辭,對應著六隻龍,象徵著從發軔的幼龍,到成長、成熟最後坐上九五之尊大位的帝王之龍,而到了最後年老力衰不懂節制而後悔。

把乾卦的最後一條龍的結局「亢龍有悔」,變成降龍十八掌開天闢地的第一招式,這是金庸大俠的創意,也可以說是哲學。

這套強調「天下陽剛之至」、「外門武學中的頂峰功夫」,可以說施展起來霸氣外露的帝王之術,開頭第一句就告訴你「把力氣用光了你會後悔」。

這句話其實也為降龍十八掌後半很多招式,是剛柔並濟,或是懷虛以探的招式在鋪路。它也在告訴你,一味地走剛猛路子終究是行不通的,很多時候你得要處在事物的陰面,才能看見完整的道理。

在《射鵰英雄傳》裡,洪七公教郭靖這一招「亢龍有悔」的時候,對他這麼說道:

「你天性不想打死人,出招之時自然而然留有餘力,這就是『悔』字訣。咱們這降龍十八掌,講究的是『敵人愈強我更強』,所以叫作『降龍』,稱它為『伏虎』,亦無不可。最難的地方,在於既以強力出擊,仍然留有餘力。不過倘若一味留力,沒有力道發出去,那也不行。」

「這一招叫作『亢龍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剛猛迅捷,亢奮凌厲,只要有幾百斤蠻力,誰都會使了。這招又怎能教黃藥師佩服?『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發必須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領會到了這『悔』的味道,這一招就算是學會了三成。

好比陳年美酒,上口不辣,後勁卻是醇厚無比,那便在於這個『悔』字。天下什麼事情,凡是到了極頂,接下去便是衰退,我這降龍十八掌,根源於《易經》的道理。易經講究的是『泰極否來,否極泰來』。『亢龍有悔』的道理,乃是還沒到頂,便預留退步。這才是有勝無敗的武功。武功有勝無敗,夠厲害了吧?就算真的要敗,那也不妨,咱們留下的後勁還是深厚得很。」

【第二式:飛龍在天】

  • 典故:〈乾卦.九五〉《彖》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飛龍在天是乾卦的第五條龍,位置在上卦三爻的正中央,所以是皇帝的位置。我們把皇帝稱作九五之尊,就是從易經乾卦九五這一爻來的。

前面講過乾卦六條龍是一個漸進的旅程,而九五的飛龍在天,就是這個旅程最燦爛、尊榮、圓滿的狀態。

這也是易經的世界觀,最末了事物都會衰敗,所以事物終末的時候不會是最完美的狀態,而是在此之前。

乾卦的龍在前面的四爻,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蜇伏、等待、從谷底躍起,然後好不容易才到了最完滿的狀態,成熟的龍承接了天命成為萬物主宰,以高飛的姿態唯我獨尊。

所以轉化成武術招式,這是一招搶得了天時地利,從高處優勢向下俯衝的攻擊。正因為乾卦九五乃是天時地利人和之大成,所以大業得以完成,也轉變成這一招的原則:在對的時機點與對的情勢下把握優勢轉化為攻擊的力道。

【第三式:龍戰於野】

  • 典故:〈坤卦.上六〉《彖》曰: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與乾卦剛好相反,坤卦是講求大地柔順之氣的卦。如同講求剛健的乾卦象徵是龍,坤卦的象徵是牝馬,然而到了坤卦的最後一爻,出現的意象不再是牝馬,而是出現了龍。

坤卦上六的「龍戰於野」是一個不祥的意象,原本剛健的龍在野外互鬥,彼此受傷流出鮮血,而鮮血的顏色落在土地上,於是呈現了玄黃的顏色。玄是深色,玄黃色被解釋為天地的顏色,但對我來說玄黃色更像是我們碳基生物的血跡暗沉以後的顏色。

所以龍戰於野要是用比喻的話,我覺得很像北歐神話中的「諸神黃昏」,是一個天地即將終結,諸神毀滅戰死的意象。在坤卦上六,陰氣已經走到過度,凌駕了一切,所以陰過剩而「嫌於无陽」,陰陽必須一戰,所以乾卦的龍出現卻道衰互鬥戰死,是乾道終結之象,所以說「其道窮也」。

降龍十八掌的第三式「龍戰於野」與第十六式「履霜冰至」都是來自坤卦爻辭,而這兩招來自至陰至柔的坤卦招式都是虛中帶實的招式。有趣的是龍戰於野的招式是「左臂右掌」,而履霜冰至是「左掌右拳」,都是兩隻手各使不同招式,一虛一實,但是並沒有規定何者必須是虛、何者必須是實,而是由實戰者自行臨機應變。

郭靖在對抗裘千仞的時候使過龍戰於野,小說這樣寫道:

「裘千仞見他左臂掃來,口中卻説『吃我一掌』,心道:『你臂中套拳,誰不知道?』雙手摟懷,來撞他左臂。

哪知郭靖這招『龍戰於野』是降龍十八掌中十分奧妙的功夫,左臂右掌,均是可實可虛,非拘一格,眼見敵人擋他左臂,右掌忽起,也是蓬的一聲,正擊在他右臂連胸之處,裘千仞的身子如紙鷂斷線般直向門外飛去。」

比起前面來自乾卦的招式都是光明正大的雙掌平推,這邊開始出現了陰陽虛實的變化。

【第四式:潛龍勿用】

  • 典故:〈乾卦.初九〉《彖》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前面出現了乾卦的九五、上九兩條龍,在第四式則出現了乾卦的第一條龍,也就是初九。

初九是一隻初誕生的幼龍,就好像所有兇猛的掠食者一樣,在牠們幼崽的狀態下仍舊是弱者,也很有可能被攻擊,所以一切都要等牠們長大了才能有所為(大家可以想想獅子王辛巴的小時候)。

也因此幼龍為了好好保護自己活下去,必須要先潛伏在深淵水域中低調行事,切忌太早出頭以免引來殺機,而這也是「潛龍勿用」的道理。

所以化成招式,它不像飛龍在天那樣佔盡優勢恣意攻擊,而是以靜制動、以逸待勞,看準對方的招式後再出招,是一個守重於攻的招式。

【第五式:利涉大川】

  • 典故:此句為易經中常見的斷占詞,大畜、同人、未濟等卦曾多次出現。以〈同人〉卦為例:「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利涉大川可以見於易經裡許多卦的卦詞與爻詞中,當然意義都是一樣的,指的是「現在的形勢對我方來說是有益的,有效把握利用它可以輕易渡過大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水不是那種清新水靈、清澈沁涼的生命之泉那樣的形象。在五行裡水是黑色,是混濁的大洪水,是可以滅村的泥流。在易經裡做為水的坎卦是不祥的,坎就是「險」;六十四卦裡出現坎的大多數是不順利的狀態。

創造五行與八卦的中國老祖先們,都帶著大洪水的不祥記憶。

所以要利涉大川,很重要的是化為舟楫,而且要順勢而為、還要避開衝擊與凶險。「側身引化,避其鋒芒;側身擊發,避實就虛、借力打力,力道倍增」,移動時要輕如舟楫,發力時則要勢如洪水,所以這是一招速度極快、勁道極強的近身戰法,專攻項首與咽喉。

【第六式:鴻漸於陸】

  • 典故:〈漸卦.九三〉鴻漸於陸,夫徵不復,婦孕不育,兇。利禦寇。《彖》曰:「夫徵不復,離群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

第五十三卦風山漸卦,好像乾卦的六條龍一樣,它的六個爻主角都是「鴻」,也就是「大雁」。

大雁是一種會從北方往南方過冬的候鳥,而且飛行的時候會按照順序漸次飛行,所以作為漸卦的主角。在漸卦六個爻裡,鴻鳥飛到水岸邊、磐石上、陸地上、巨木上、丘陵上與雲端上,帶出漸卦六爻不同的處境與對策。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