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佛教經濟學》:人的品格主要是透過工作(work)而形成的,因此是「必要之善」

文:周賓凰

5.4 工作

我們對工作的佛教態度或看法彰顯我們核心的價值觀,包括對我們自己作為一個個體的經濟看法,也包括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學人關係。在我們與他人的格主工作互動過程中,除了「你好嗎?」、透過「今天天氣真好」等較為表面的而形問候語外,很自然人們會在對話之初就問:「你是佛教做什麼的?」工作或職業,似乎是經濟一個人最主要的「身分認同」(identity)[1]。

但什麼是學人工作?在英文裡,至少有三個字詞都代表工作,格主工作但卻都有不同的透過意義:job、work、而形calling。佛教「job」還有職業的經濟意思,所以是學人人們在社會中,賴以為生的工作。「work」一詞指的是當前或當下在進行的工作;前面章節中提到的「第四道」把修行定義為「對自己『工作(下功夫)』」(work on oneself),指的是在行住坐臥間,時時覺知自己當下身體、感受,與起心動念等。至於「calling」,則有召喚(來自內在、佛菩薩,或上帝)、使命感等的靈性意義。「美好的工作」(good work;舒馬克最後一本著作的書名)應能兼具這三種工作特質。中文裡,職業、事業、志業三詞也有類似上述三詞的意義。

傳統經濟學的眼中,人們提供勞力是為了賺取提供其消費所需的金錢,所以是「必要之惡」(a necessary evil),不得已而為之;工作必須犧牲休閒,所以是「反效用」。歷來人們普遍有一種幻覺:認為科技的進步可以讓他們從勞動中解放出來。但舒馬克依據他訪問各大洲各個富國與窮國時,對民眾生活的觀察,他得出經濟學的「第一定律」如下:「一個社會享有的真正休閒量,與其所採用節省勞力的機器數量間,有反比關聯的傾向。」(見〈具有人類面貌的科技〉一章)的確,現實是,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們反而更加忙碌,同時還要擔心著被機器取代而失業。

如今在資本主義經濟下,人們對其一生的想像可分為三階段:生命早期在經濟上仰賴父母,其主要任務是為生命中期的工作而接受技能之教育。生命中期投入工作以獲取當下與晚年消費所需的財產,也提供處於生命早期的子女之所需。生命晚期則是退休,花費之前工作所積累的財產,享受「全然的休閒」。這種資本主義觀點把人轉換成了「物」,很明顯地完全沒有人的位置。

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看,難道工作不也是一種教育嗎?受教育的同時,不也能進行著工作嗎?甚至在生命的晚期,人難道就不能工作了嗎?人如果能享受著工作,那麼工作與休閒間的界線也就變得模糊、不重要。

在佛教思想中,正命是八正道之一,是人們邁向解脫必經之途,因此是「必要之善」。佛教經濟學是從正命開始的,因為舒馬克在〈佛教經濟學〉一文開宗明義即說:「『正命』是佛陀所倡導的八正道之一,因此很清楚地,是必然有佛教經濟學這種東西的。」我們甚至可以說,正命是佛教經濟學的核心。

前面提到,舒馬克認為:「對佛教徒而言,文明的本質在於品格之淨化,而非欲望之加乘。」他認為人的品格主要是透過工作(work)而形成的。他以頗有基督教意味的語彙說:「工作,如果是人們在尊嚴與自由的條件下適切地從事的,既祝福了從事者,也同等地祝福了他們的產品。」紀伯倫也說:「工作是具象化的愛。」(Work is love made visible.)舒馬克因此認為工作至少有三大功能:

  1. 讓人們有機會善用並發揮其能力。這其實就是佛陀所說的「方便具足」。佛陀曾解釋在家人如何可得到現世安樂的四種方法(見《雜阿含經》卷第四,節錄可見本章附錄):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與正命具足。其中,「方便具足」是指:「⋯⋯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2. 藉由與他人共事而克服個人的我執。透過工作,我們得以學習「精勤修行」:在與人共事中,看到自己的我執與缺點,並能反省改進(忍辱)。若非如此,所謂的修行,也只是光說不練,縹緲而脫離現實。
  3. 為所有現今與當來之有情眾生,帶來生活所需的財貨與服務。在佛教徒的眼中,工作更重要的意義是奉獻,也就是布施,而非為自己謀取錢財。

更完備的佛教工作觀點可以從「六度」(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角度來審視。從前面的探討,可知對於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佛教徒而言,工作各有不同的意義。不論從事什麼職業,持戒(也就是非暴力)是所有佛教徒的共同基本準則。因此,對佛教徒而言,工作實是修行的一部分。行人天道的人們會強調透過工作而行布施,為自身今世與未來累積福報。

值得注意的是,布施並不僅限於財布施,還有法布施與無畏布施。透過工作,我們能與周遭有因緣的人分享佛法、給予面對生命的勇氣。尢智表認為人生的真諦之一是服務,用佛教徒的話講,就是「度眾生」,而工作真正的意義就是服務。進一步對於走在解脫道或菩薩道的人而言,還會時時提醒自己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的實踐。

怎樣性質的工作是有助於禪定與智慧呢?這裡以舒馬克與筆者的經驗簡單說明。我們在前一章中曾提及,舒馬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回到德國協助祖國的經濟重建。他發現儘管城市受到很大規模的破壞,但鄉下則幾乎完全沒受影響。在鄉間與農夫們的訪談中,他很驚訝地發現,相對於所謂的專家而言,這些未受過高等教育的農夫反而對人、世界以及自然,有更深刻而全面的了解與體悟。稍後當他踏入靈性道路後,更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聰明才智」,反而成了修行靜坐上莫大的障礙。

筆者個人的經驗與舒馬克非常類似。多年前筆者在未正式接觸佛法前,曾做過一項腦波測試。測試者用一台電腦,將幾個衡量腦電波的線貼在我頭部的幾處地方,然後要求我做些簡單的頭部及眼球動作讓他記錄腦波的變動。做完了測試之後,測試者看了看我的腦波圖,跟我說:「從左右腦波不平衡的情況看來,你已經接近智障的程度。」似乎是多年學術研究的思考慣性已然導致左腦活動相對於右腦活躍很多 [2]。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