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双减”实施两年多来,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教育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双减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教育积极进展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部实“双减”实施两年多来,施两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年多受到群众普遍欢迎。课后 一是服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工作充分挖掘校内潜力,双减同时采取“请进来、教育积极进展走出去”等方式,部实利用科普、施两文旅、年多体育等校外资源支持开展课后服务,课后增强课后服务有效性和吸引力。服务 二是充实课后服务队伍,坚持以学校教师为主承担课后服务,同时各地各校还引进了28万余名科技人才、文艺工作者、体育教练员、退休教师等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 三是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国家提高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初中分别提高70、90元,明确主要用于支持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督促全国所有省份都出台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所有县区均落实了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四是推动数字化赋能,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试点,首批已有31个省份、594个县(区)的23206所学校参与试点,优化学校管理流程,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目前,学校在做好作业答疑辅导的同时,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课后服务吸引力有效性显著提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个别地方和学校随意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增加了家庭教育负担;有的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在课后服务活动中组织刷题备考、讲授新课、集体补课,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双减”政策实施目的是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开展课后服务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活动,也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上述不规范行为违背了“双减”政策及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初衷,需要进一步规范提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猪精销量TOP10:秀博史记德康领先!部分市场内卷严重, 一份卖不到20元
- “招工难”难在哪里?
- 强化育人提高质量圆满完成军训任务
- 广东福彩乡村暖心行走进湛江市社会福利院
- 強寒潮侵襲日本多地 大雪已致1死4傷
- 商业银行开始限制外地人在京购房
- 我市开展“物业服务开放日——您有问题我来办”活动
- 关于肿瘤诊疗仪器的这些传言可信吗
- 召开全市检察长工作会议
- 午後雨彈來襲!14縣市大雨特報 雙北防大雷雨
- [名山]“蒙山牌绿茶”喜获四川名牌
- 兒童成長絕對不能缺「1件事」 才能激發出孩子的創意
- “线缝猪肉”落网! 四川曝光“春雷行动2023”典型案例
- 对“霸屏广告”就是要“霸气执法”
- 从煤矿斗上法庭,三首富激战优先购买权
- 立足国家重大需求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 湖北武汉曝光七起医美典型案例
- 发展低碳经济 雅安先行一步
- 给杏花鸡上保险,封开养殖户吃下“定心丸”
- 妈,我想你了!“听妈妈的话”温暖了这个春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