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霸屏广告”就是要“霸气执法”
最近两条与“弹窗广告”有关的消息颇值得关注。一是对霸国家网信办、工信部、气执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简称《规定》),霸屏广告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对霸二是气执有车主反映称,行驶中的霸屏广告电动汽车的车内屏幕突然跳出弹窗广告,影响行车安全,对霸某汽车企业官方回应称,气执车机消息推送是霸屏广告面向车主的关怀行为,并非弹窗广告。对霸 因弹窗广告霸占用户电子屏幕难以关闭,气执舆论形象地称为“霸屏广告”。霸屏广告尽管《广告法》早就规定,对霸“利用互联网发布、气执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但此前这类违规广告不少,经工信部治理,违规情况明显好转。 即将实施的《规定》,剑指包括弹窗广告在内的弹窗信息。该《规定》不仅从网络安全的高度使“弹窗问题”治理更深入、更全面,而且就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出应当遵守的九项要求,还明确了违反《规定》的,由网信、电信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从而构筑更为完善的法规治理体系。 但无论是《广告法》还是《规定》,“徒法不足以自行”,唯有严格实施才能产生效力。以最近发生的某家车企导航弹窗广告事件为例,虽然这种行为被舆论质疑为影响驾驶安全、违反相关规定,但事发至今未见执法部门介入调查,于是出现了网友认为这是弹窗广告,而车企官方则认为是一种“关怀信息”。 假如执法部门及时介入调查,首先可以认定导航弹窗的究竟是广告还是“关怀”;其次,可以根据认定结果依法做出处理。这样一来,涉事企业就没有随意解释、自我辩解的机会。公众对这起事件的关注也有了权威答案。假如执法部门最终认定这确实是“关怀信息”而非弹窗广告,也算还了涉事企业的清白。 针对此次弹窗推送信息给车主带来的不便,涉事车企深表歉意。为避免影响用户驾驶,涉事车企已经即刻停止了车机弹窗提示信息。虽然该企业知错就改的态度值得肯定,但企业的态度代替不了执法部门的态度,企业自我处理结果也不等于是执法部门依法处置结果。所以,这一事件虽然画上句号但仍有遗憾。 不管是“霸屏广告”还是“霸屏信息”,只要涉嫌违法违规,有关部门都应该“霸气执法”——既要在事发后第一时间依法介入调查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也要根据调查结果严肃依法处理,绝不能让相关法律法规罚则成为摆设。这既是维护法律权威性,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市场秩序的必要之举。 市场经济环境中,某些企业推送“霸屏广告”等行为,目的都是为了商业利益。当这类企业只顾自己私利不顾社会公利,进而践踏相关法律法规,那么作为执法部门就不能犹豫、迟钝、软弱,该霸气的时候就要霸气,因为其表现代表着执法形象。但这种“霸气”不是过度执法、嚣张执法,而是严格依法处置。 如果说之前针对“霸屏广告”缺乏更精准有效的规制,那么随着《规定》实施,执法部门手里就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武器”,就有底气、霸气对“霸屏广告”等违规推送信息说“不”。期待有关执法部门既严格落实《规定》要求,也要按照《广告法》《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严肃处罚违规行为。 丰 收对“霸屏广告”就是霸屏广告要“霸气执法”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29 08:47:38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对话气候先锋丨施耐德电气张开鹏:激发产业链减碳“协同效应”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问题
- 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
- 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 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12.16
- 各级食品抽检是否有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陪同?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国家版权局关于印发《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的通知
- 十部门关于举办《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
- 以色列和哈馬斯分別釋放被扣押人員 涉及200餘人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关于黑气瓶监管问题
- 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审理丨《商标审查审理指南》重点问题一问一答
- 海关总署关于进口巴基斯坦水牛胚胎检疫卫生要求的公告(2022年第89号)
- 15岁的奥运冲浪手杨思琪:来自大山,驰于大海
- 氯化苦是否属于工业产品许可证发证范围?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
- 民政部公布2022年第三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 助企解决技术难题 江苏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取得成效
- 关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官方标志登记备案的公告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注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公告(2022年第八批)
- 关于川渝两地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2022年第一期)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