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藝無分傷健老少,只有觀眾有高低之分

應第五十屆香港藝術節之邀,藝無有觀為旗下節目「無限亮」的分傷開幕音樂會撰寫樂曲介紹。「無限亮」旨在弘 揚共融,健老擔綱的眾有之分本地或訪港的新秀及藝術家,無不攻克身體障礙。高低贏盡了舞台——永遠屬於掌聲的藝無有觀行業——所有應得之擊節讚賞。

除了「無限亮」,分傷早年香港還有「展能藝術節」,健老首屆辦於1986年,眾有之分迴響甚具。高低當年有份籌辦的藝無有觀一位前輩,赫赫有名,分傷一天跟我道:「現在與傷殘人士有關的健老藝術活動好像很多,但只停留於某一種感情水平甚至有點濫情,眾有之分並沒有因為特殊的高低需要而有真正的發揮以至突破⋯⋯」聽後覺得此話可能 說得太重,但同時也不禁反思,台上的表演要有深度,台下的觀眾也應要有同樣要求,延伸至場外的報導、評論,也當作如是觀。

要有深度。

甚至我在想,人們總不能看盡每一場城中的大小共融(如「無限亮」一類)或同樂(小朋友或學生以玩樂形式主辦)的節目,對其印象和接觸,還得來自傳統或社交媒體,有人認為這一類節目水平不夠,是否源自覆蓋我們的新聞本身深度有限?於是在搜尋關於這些演出的資料時,映入眼簾的不乏打氣式、勵志味濃的專訪、評論,或是故作高深的指指點點。

我城除了要有具水準的表演,也該應有具水準的觀眾。

與平時由專業藝團籌辦的季度節目相比,欣賞青少年或傷健藝術家的演出時,觀眾要迎來心態上的轉變,驟聽來是很合理的事。比如說,專業藝團手握龐大贊助及票房收入,每有鉅製,自是精彩可期。而入場觀看傷健藝術家或青少年的節目,大抵很多人都不會無故像對待專業音樂會或戲劇般,挑剔哪個小提琴手音不準、哪個演員情緒表達未到位等,因為很多人會認為這些表演是不同的,入場志在躬逢「共融」、「同樂」的盛會,當中有部分人更會抱有或多或少的憐憫或獵奇心態:「要支持弱勢/年輕人」、「想看看單手的鋼琴家如何彈奏」云云。

不過,這種將一般藝術節目與其他演出的二元劃分,會令我們忽視了很多值得思考的空間。首先,身體有缺陷或年輕,並不代表較遜色,今年聯袂「無限亮」獻技的鋼琴家尼高拉斯.麥卡菲(Nicholas McCarthy),天生只有左手,畢業於皇家音樂學院,早已是一位活躍的古典演奏家,能人所不能。再者,少了哪條腿、缺了何種五官,並不應是評論的切入點,正如我留意到香港藝術節在演出者介紹中明沒有提及多位專業演出者本身的殘疾。

台上的表演者為籌備節目而苦練,欣賞的重點應是他們的造詣,倘若將他們的身體障礙用以放大或煽情,真乃完全本末倒置。作為觀眾,頂多是不輕視由此而起的難題,例如無法作眼神交流的失明音樂家合奏時如何有效與其他樂手對位、導演如何向聾啞的專業演員準確傳遞要求等。能夠見微知著,寫出這種深入了解舞台、特殊需要的評論,方顯得一名記者或作家的文字功力。

至於青少年的表演,除了出於支持和鼓勵外,還應抱著何種心態?先舉一個的反面教材。記得看過一篇評論本地學生聯校表演的文章,教人如何欣賞業餘音樂會。明明是一場業餘的學生表演,但求師生朋友同樂,本身就不適合作評論(尤其是批判的)寫作,作者偏就要寫一篇,覺得自己獨闢蹊徑,以所謂「新的角度」——評論業餘音樂會——來寫藝評。天哪,比如吃壽司,按常理應該蘸醬油,有個所謂食家卻要沾咖喱汁,然後表示這是一個「新的角度」來品嚐日本料理,豈有此道理?當然,作者可以否認自己有高高在上的本意,因為文中還是「帶頭盔」地說明很欣賞表演者的熱誠云云,下句卻筆鋒一轉,通篇文章用上了一半篇幅來說他們策劃及創意層面上出了問題,認為欠了突破。嗚呼!在天秤一端自以為高人一等者,其實只是斤兩不夠。

荷蘭畫家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約1525—1569年)有一幅著名油畫,名為《兒童的遊戲(Kinderspelen)》,真是洋洋大觀。就讀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紅顏知己跟我說明,二百多個孩童,或獨個倒吊在欄杆上,或一團伙圍成一圈使勁鞭打著陀螺,或傻愣愣卻一臉嚴肅的在扮婚禮的場景。看似普通和簡單的把戲,對於他們而言卻是非常認真的事。由此觀之,無論是拚命養妻活兒的藍領一族、運籌帷幄的元首部長、還是玩樂的稚子,都是在他們各自的年歲和崗位,以最認真的態度直面與一件與能力相符的事。沒有誰更高尚,互相也沒有可比較的地方。

Pieter_Bruegel_the_Elder_-_Children’s_Ga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彼得.布勒哲爾《兒童的遊戲》

這不就是對待一切表演應有之舉乎?任何人——包括有真才實學或不學無術之輩——都有針砭錯弊的權利。非說指出事實是錯誤,但包含評論人在內的觀眾,都應詰問:表演者是否做到力所能及的表現?我們是何許人能論成敗?

藝無分傷健老少,只有觀眾有高低之分。以可憐他人的目光或高高在上的身姿來看上文提及的兩大藝術節目,固然是低中之低,在此不再贅。在追求台上高質素的藝術時,台下的人同時要更上一層樓,不應止於支持的層面,亦要細思一場表演台上(表演者的表現)、台下(觀眾自己的心態)、台前(節目的整體水準的呈現)、台後(背後的籌備工作和資源),相信會令整個藝壇添上更多洞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