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共讀亞太文化】放眼南向,島嶼以南

作者:胡金倫(時報文化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

台灣的島嶼以南海洋身世與跨國連結

台灣的過去與存在,在海洋史和航海史都不應該遺漏這一塊島嶼。共讀曹永和先生在很早就提出「台灣島史觀」;李亦園先生深入探討「台灣土著民族的亞太社會與文化」;陳紹馨看見了「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還有康培德則是追溯臺灣原住民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關係。

台灣位處東北亞和東南亞交會處,文化東接太平洋、放眼西隔台灣海峽與歐亞大陸、島嶼以南南濱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共讀北接東海,亞太東北方與琉球群島相接。文化在「本土化」與「國際化」雙重視野下,放眼它與中國、島嶼以南韓國、共讀日本歷史淵源已久,亞太也由於環境地理和人類移民遷移等因素,文化臺灣除了原有的放眼住民,也聚集世界各地種族,例如來自歐洲、美洲、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等。早期的中國大陸移民,至今時的移工、新移民、新移民第二代、外籍生、經貿商賈等,帶來大量異域異地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語言宗教信仰,有異於台灣既有的傳統文化。

出版作為方法:在臺灣介紹東南亞的重要性

無論這個蕞爾小島屬於地球村,或曰之國際都市或全球化,隨著世界急速發展,台灣了解東南亞的視野,不能自外於世界,早就有必要,而且是緊迫性的。如果我們要求別人了解自己,為何不先主動接觸他者呢?知己知彼,不應也不能,或迴避繞過、做選擇性的「區域認識」,才是建立正確的東南亞史觀。藉由出版與閱讀東南亞的人文史地,提供給讀者:思辨與辨證,邏輯思考與辯論,了解東南亞的意義與價值。

關於東南亞的人文史地,或政經文教主題出版在臺灣,目前非常有賴於各出版社編輯團隊的選書眼光,從芸芸書海中精挑細選;或者仰賴在大學院校內東南亞研究領域各有專長的專家學者主編選書和策劃,藉由各種專案計畫補助,與民間出版社長期合作策劃,以期出版相關主題書籍。

以東南亞文學領域為例,1982年東南亞文協獎首獎作品、2004年泰國文化部Silpathorn Award文學類首屆得主,泰國現代文學作家查‧勾吉蒂(Chart Korbjitti)代表傑作《判決》(The Judgement)曾在臺灣出版(聯經,2009)。時報文化也翻譯出版了緬甸小說家努努依(Nu Nu Yi)的長短篇小說集《神婆的歡喜生活》(Smile as they bow),這也是第一本緬甸小說在臺灣出版,意義非凡。

總編輯的東南亞文史書單,帶你全面看見南方


人文地理中的東南亞風景

Copy_of_《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_時報出版

林春美著,《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Photo Credit:時報文化,2021

Copy_of_勤勉堂詩鈔:清朝駐新加坡首任領事官左秉隆詩全編_時報出版

左秉隆著,《勤勉堂詩鈔:清朝駐新加坡首任領事官左秉隆詩全編》。/Photo Credit:時報文化,2021

Copy_of_口袋裡的家國: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_時報出版

麥留芳著,《口袋裡的家國: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Photo Credit:時報文化,2021

  • 亞爾佛德・羅素・華萊士著,金恆鑣、王益真譯,《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紅毛猩猩與天堂鳥之地(上、下冊)(馬可孛羅,2017)
  • 岩崎育夫著,廖怡錚譯,《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南亞史》(商周出版,2018)
  • 諾曼・路易斯著,胡洲賢譯,《東南方的國度:一趟行經越南、柬埔寨、寮國的旅程》(馬可孛羅,2019)
  • 柏提爾・林納著,林玉菁譯,《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馬可孛羅,2019)
  • 廖文輝著,《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聯經出版,2019)

身處地緣政治夾縫的東南亞

南中國海__立體書封
羅柏・卡普蘭著,林添貴譯,《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Photo Credit:麥田出版
  • 吳丹敏著,黃中憲譯,《緬甸的未竟之路:種族、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的民主新危機》(馬可孛羅,2021)
  • 班傑明・札瓦基著,楊芩雯譯,《泰國:美國與中國間的角力戰場,在夾縫中求存的東南亞王國》(馬可孛羅,2019)
  • 吳丹敏著,張毓如譯,《緬甸,新亞洲的博弈競技場》(馬可孛羅,2019)
  • 理查・考科特著,廖婉如譯,《變臉的緬甸:一個由血、夢想和黃金構成的國度》(馬可孛羅,2016)
  • 比爾・海頓著,林添貴譯,《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麥田出版,2021)
  • 羅柏・卡普蘭著,林添貴譯,《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麥田出版,2020)
  • 石澤良昭著,林佩欣譯,《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八旗文化,2018)
  • 班尼迪克・羅哲斯著,譚天譯,《緬甸:一個徬徨的國度》(八旗文化,2016)
  • 麥可・瓦提裘提斯著,張馨方譯,《血路盛世:當代東南亞的權力與衝突》(商周出版,2018)
  • 蕭文軒、顧長永、林文斌著,《柬埔寨的政治經濟變遷(1953-2018)(聯經出版,2020)

海洋亞洲的貿易興衰

  • 約翰・培瑞著,林添貴譯,《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從萊佛士爵士到李光耀,駕馭海洋的小城大國》(八旗文化,2020)
  • 麥克・戴許著,黃中憲譯,《巴達維亞號之死:禍不單行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航向亞洲的代價》(左岸文化,2020)
  • 包樂史著,賴鈺勻、彭昉譯,《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蔚藍文化,2015)
  • 喬西・拉賈著,林添貴譯,《「依法治國」的迷思:新加坡國家威權法治史》(季風帶文化,2021)
  • 郭慧英著,《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中國」想像(1914-1941》(季風帶文化,2021)
  • 菲利浦・鮑靈著,馮奕達譯,《風之帝國:全球貿易的關鍵地帶,海洋亞洲的盛世繁華》(聯經出版,2021)

東南亞國度的反叛精神

  • 小倉貞男著,林巍翰譯,《半島之龍:越南脫離中國,追求自由與認同的原動力》(八旗文化,2020)
  • 夏恩・史崔特著,譚天譯,《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聯經出版,2019)
  • 克里斯多佛・高夏著,譚天譯,《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聯經出版,2018)
  • 黛芬妮・史藍克著,高平唐譯,《緬甸:追求自由民主的反抗者》(聯經出版,2016)
  • 伊莉莎白・皮莎妮著,譚家瑜譯,《印尼 etc.:眾神遺落的珍珠》(聯經出版,2015)
  • 喬・布林克里、傑・馬瑟著,楊芩雯譯,《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聯經出版,2014)

本文章內容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提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