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品生活
茶藝萌芽與茶文化初起
中國茶葉的中國重標誌起源,一直以來有著「神農嘗百草,茶文茶藝茶經茶文成日遇七十毒,化與化形得荼而解之」的發展說法。陸羽也在《茶經》中說茶作為飲品,上茶聖陸起始於神農。中國重標誌在2015年,茶文茶藝茶經茶文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化與化形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也曾發布消息,發展認為浙江余姚田螺山遺址所發現的上茶聖陸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古樹根是茶樹根,並宣布這是中國重標誌考古發現的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遺存。
但對於這兩種觀點,茶文茶藝茶經茶文成學術界一直存有很大爭議,化與化形前者多半被視為神話傳說,發展後者則有著種種疑點。上茶聖陸中國茶葉的開發利用歷史,目前可追溯至西漢。
這既有陜西西安漢陽陵出土的2100年前、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遺址1800年前的茶葉為實物證據,也有西漢王褒《僮約》「烹茶盡具」、「武都買茶」的文獻印證,其可信度相對較高一些。
先秦時期,從吃茶到喝茶
先秦至初唐是中國茶藝發展的萌芽期,涉及茶葉加工、飲茶方式,品茶的茶葉、水、茶具等。茶最早是作為食物來源而被食用。人類在食用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到茶的藥用、飲用功能。
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記載:「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段文字記述當時餅茶的制作方法,煮茶基本流程,重要的是將茶葉作為醒酒的飲料,這充分說明已經開始關注茶葉藥用功能。
至於茶藝的具體描述可追溯到晉杜育的《荈賦》,文中寫了擇水:「水則岷方之注,挹筆清流」;選器:「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還有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劉」;還有品賞茶湯:「沫沈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以上說明當時煮茶已形成一定規範,寓示中國茶藝的雛形形成。
這時期與茶藝發展狀況,相應的是民眾的飲茶之道開始與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產生聯繫,初步形成茶文化的行為文化。史料記載,東晉時飲茶就成為一種迎客的方式。而在南北朝時期,南方客來敬茶已經成為普遍的社交禮儀,還出現了以茶作祭。
如《南齊書、武帝本紀》記載齊武帝蕭頤立遺囑,以茶飲等物作祭。也出現了孫皓以茶代酒、陸納等人以茶示儉的故事,說明隨著茶藝的發展,茶事已經和儒家倡導的廉潔儉樸的君子風範相結合。
唐代茶藝的蓬勃發展與茶文化的形成
唐代蒸青餅茶的制造及煎茶的步驟都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唐代蒸青餅茶的制造:「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煎茶茶藝成為唐代富有時代特征性茶藝,唐人煎茶時,餅茶須經炙、碾、羅三道工序,接著取火、擇水、侯湯,「三沸之後酌茶、啜飲」。
其詳細為選用餅茶,碾碎茶餅、用火烤餅茶。冷卻後研成細末,以細羅篩選。選活水,在水略微沸騰、有「魚目」氣泡時為「一沸」,加適量鹽調味,除去表面水膜。燒至邊緣氣泡如「湧泉連珠」為「二沸」,先舀出一瓢水,邊攪動邊放入茶末。再等氣泡如「騰波鼓浪」時則為「三沸」,加入之前舀出的一瓢水,以收斂茶的精華,如此茶就煎好了。
而提到茶的歷史,就不得不提有著「茶聖」之名的陸羽。陸羽所寫的《茶經》是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標誌。有關陸羽的生平,相傳陸羽是一位走失兒童,被僧侶收養。長大後陸羽並沒有出家,而是決定離開寺院,參加戲班演出,由於陸羽泡得一手好茶,從而結交許多朋友。這其中包括了一位對茶學深感興趣的都督。
這位都督極為看好陸羽對茶的天份,因此送陸羽到名儒家就學,鼓勵陸羽進行茶道研究,從此,陸羽便開始淺心鑽研茶學。憑著高超的泡茶技術,再加上後來習得的學理知識,陸羽成為當時極為有名茶道大家。
陸羽亦親身深入巴山、峽川考察「茶事」,甚至渡江南下,到江蘇蘇州、浙江吳興、江西上饒、南昌等地定居,採集各地名茶,鑑別各地水源,收集相關資料,最後隱居浙江吳興的苕溪,完成中國史上的第一部茶書專著《茶經》。
《茶經》有著極其豐富的茶文化內容,記述了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還包含覆雜的茶文化觀念文化層內容。像是認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也提出了具體的茶器美學主張,認為越瓷「類玉…類冰…越瓷青而茶色綠」在三個方面完勝邢瓷。
形容煎茶茶湯上的沫餑「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湄,又如菊英墮於尊俎之中。」陸羽以超人的天賦以及對茶藝的深入理解,把本來源之於物質需求的飲茶,升華為美學意味的藝術過程。
《茶經》裡有提到唐代茶葉的製法有四種方式:「飲有觕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罐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
此四種方式即:
- 觕茶製法:將茶葉初步壓榨成固定形狀以利運輸,主要銷售對象為邊地民族。
- 散茶製法:即將茶葉乾燥後收藏,待飲用時研磨成粉末。
- 末茶製法:即將乾燥的茶葉直接磨成粉狀保存,唐宋禪宗的茶道中的飲茶即是此種方式,與散茶同樣通行於民間。
- 餅茶製法:為陸羽進行改良的製茶法。
而唐代飲茶之風的盛行,逐漸形成了宮廷茶道、寺院茶道、文人茶道、平民茶道,唐代茶文化為行為文化更進一步深化其觀念文化。
像是「茶道之父」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描寫了飲茶的三個層次:「一飲滌昏寐……再飲清我神……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茶道之父」皎然不僅首次提出「茶道」一說,還認為通過品茶心靈得到凈化,悟得人生之道。
唐代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亦是茶詩中的曠世巨作: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孤腸、四碗發輕汗、五碗肌骨清,由外在解渴開始,到疏通內在,最後的導向精神層次六碗通仙靈,乘此清風欲歸去,有趣的是,本以為成仙得道已是解脫,沒想到而後又一轉話鋒,再墜入五裏霧裏,從精神面墮入人間最寫實的生存問題,充分指示出文人在當代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