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讀者文摘》上看過一個這樣的主持止使止使故事:
有一次在哲學系的考試中,考卷上的會答案題目只有一個字:「Why?』(為什麼?),而得到最高分的議中用的也禁用答案也只有兩個字:「Why not?」(為什麼不?)。
看起來是個禁個充滿哲理的答案:跟題目一樣簡短,而且和出題老師針鋒相對、問題四兩撥千斤;看起來什麼都沒有回答,主持止使止使但也回答了一切。會答案
但在我主持的議中用的也禁用會議中,「Why not」是個禁一個禁止使用的答案、也是問題禁止使用的問題。
我在主持會議方面有一些看似麻煩,主持止使止使但執行不難、會答案而且能夠提高效率的議中用的也禁用原則,可以參閱〈會議中的個禁顧問與老闆的牛排〉、〈酒店式開會法〉這兩篇文章。問題
不負責任的問題
或許在哲學系考試中,「Why not」是個展現機鋒的答案;但如果是在會議中,無論是誰提出來的,都是個不負責任的問題。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
A:「因為XXXX和XXXX的考量,所以我們將logo的主色設定為紅色。」
B:「你為什麼不考慮用綠色呢?」
這時候如果A要認真回答(尤其B是長官的時候),就得從設計理念開始,再敘述中間有過哪些考量、做過什麼功課、或許中間也出現過綠色的測試版本,再連結回XXXX原因進一步說明,最後才決定是紅色。
B:「喔。」
這一關算是過了,但或許也過了完全沒有產能的半個小時,只為了B一個看似無害、但只經過大腦一秒鐘的問題。
有時候B提這種問題,只是為了表達「我也有參與」、「我也在溝通」、或是讓別的長官覺得「我也有用心」,而不是真的想提改進意見,但代價則是所有與會人員的半個小時。
如果只是「喔」和「半個小時」還算是好的,有時候結果會是當次會議沒有結果,A得回去再花幾天時間做一份讓B滿意的報告;這中間消耗的,是完全沒有產能的人力與時間空轉。
也就是說,A花了一段時間做出來的「合理的結論」,往往會被B的一個問題打回原點,造成產能的無意義浪費。
負責任的問題
所以A的提案是不能討論或反對的嗎?當然可以。
在禁止使用「Why not」問題的同時,我鼓勵負責任的正面挑戰:
A:「因為XXXX和XXXX的考量,所以我們將logo的主色設定為紅色。」
B:「但因為YYYY和YYYY原因,我認為如果用綠色更貼切。而且我想補充的是,因為綠色搭配ZZZZ協調度更高,應該更適合預定使用的場景。」
這是我稱之為「有input(貢獻)的問題」,而在溝通進行的過程中,「有input」是比較負責任的作法。
A花了幾天或更久設計出來的方案,B憑甚麼花一秒鐘來挑戰?當然也可能B天縱英明或經驗豐富,一秒鐘就看出了問題所在;但我相信有這種本事的人,必定也有能力當場提出「有貢獻的問題」。
或許B提問之後還是會有些爭論、會後A也得回去再做一些檢討,但至少整體進度上來說,仍然是有效前進的。
不妨想像一下,一場出現五個「不負責任問題」和五個「負責任問題」的會議相較,哪一個的溝通效率更高、工作結果更好?這兩者之間的產能好壞會相差多少?
如果你同意上面的說法,就可以理解我為什麼會在會議中禁止使用「Why not」了。
One more thing…
對了,我開會還有一個相關的原則,就是「非必要不用表決來訂決策」,例如「大家舉手表決要用紅色還是綠色」。
道理很簡單:只要紅色是經過研究最適合的答案、也沒有再受到「負責任的挑戰」,透過舉手得到的答案多半都是「不負責任的個人偏好」。這些意見可以列為參考,但不應該列入決策因素。
從經驗中來看,很多「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甚至可能在會議表決中落敗的,都是很傑出的設計;而那些透過表決來選擇的,往往都是些60分的貨色。
本文經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點此訂閱電子報,定期接收最新內容
原標題:為什麼「Why not」應該是會議中的禁語?
延伸閱讀
- 開會冗長沒效率?六個主持會議技巧讓會開的又快又好
- 開會如何保持全神貫注?這三點建議「超中肯卻也很難做到」
- 有一種「愛開會」笨蛋,光是出席會議就會覺得很充實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