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林宏文《晶片島上的光芒》:台積電與聯電當年並稱「晶圓雙雄」,如今為何差距越來越遠?

文:林宏文

晶圓雙雄廝殺,林宏聯電來照亮晶片島!文晶──台積電與聯電為何差距越來越遠?

台積電從創立第一天開始,片島就是上的雙雄以純晶圓代工為發展主軸,如今做到晶圓代工世界第一。光芒至於台灣另一家晶圓代工廠聯電,台積發展之路不太一樣。電與當年聯電是並稱從原先擁有產品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垂直整合製造商),晶圓今為距進行切割並轉型到純晶圓代工。何差這段轉型過程,林宏聯電來以及和台積電的文晶激烈競爭,對於台灣及全世界半導體產業的片島專業分工模式,都具有重大意義。上的雙雄

一九八○年代的光芒全球半導體產業,雖然仍是美國主宰,但日本廠商已開始崛起,對美國的記憶體產業形成威脅。當時的韓國及台灣都還在初期發展階段。

聯電成立前,工研院的示範工場是授權自RCA的三吋廠(後升級為四吋廠),最初月產能僅幾千片,且是很低階的消費性IC,例如當年流行的聖誕卡音樂IC。一九八二年,聯電掌握到美國開放家用電話機市場,逮到電話機IC的機會。直到一九九五年,為了爭取更多來自晶圓代工的訂單,聯電決定轉型及分家,從IDM發展模式轉型為純晶圓代工公司。

聯電分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當晶圓代工廠也擁有自己的產品線,很容易讓客戶產生疑慮,擔心產品會被拿去模仿並銷售。為了消除客戶疑慮,聯電決定將產品部門獨立出去,也因此陸續衍生出聯字輩IC設計公司,而聯電本身,則轉型為與台積電完全一樣的晶圓代工模式。

在聯電轉型過程中,曹興誠曾想出一個震驚市場的策略。當時,聯電宣布與美、加兩地十一家IC設計公司合資,共同宣布興建三家八吋晶圓代工公司,分別是聯誠、聯瑞、聯嘉。聯電在每一家都出資占三五%股權,另以技術作價再取得各公司一五%股權,不僅一次解決轉型時資金不足的問題,更一舉綁住客戶及訂單,同時快速追趕台積電的產能規模。

一九九五年,是全球半導體景氣很好的一年,由於景氣熱絡,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客戶搶不到產能。當時台積電還一度要求客戶下單時必須繳交保證金 (deposit),等於是要預先收錢,綁住客戶。客戶為了搶產能,也只好接受這種要求,但心裡難免有些不滿。

於是聯電趁這個機會,尋求和這些IC設計業者聯盟。業者反應出乎意料得好,短短三個月內,聯電就得到十餘家公司正面回應,願意把原本要付給台積電的保證金,變成與聯電合資的股本。這樣不僅確保未來有足夠的產能供應,出的錢也算是投資,將來可以回收,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這種與客戶合資的模式運作了兩年,一九九七年,聯電陸續把IC設計部門全部分割出去,分別成立聯發科、聯詠、聯陽、聯傑、聯笙、智原與盛群等公司。

到了一九九九年,曹興誠又推動震撼業界的「聯電五合一」,以聯電為主,合併集團旗下的聯誠、聯嘉、聯瑞及合泰等四家晶圓代工公司。合併後的聯電產能規模,大約達到台積電的八五%,大幅拉近兩者的差距。

對聯電來說,這個先把自己的產品部門切割出去,與外部客戶合資成立公司,之後又再全部合併回到母公司的策略,是聯電快速擴大產能並追趕台積電的一場大布局。一九九五年當聯電轉型做晶圓代工時,市占率不到一成,但在四年後合併時,市占率已快速拉升到三成五,和台積電當時的四成五市占率,已經相去不遠。

聯電從一九九五年推動轉型,到一九九七年把IC設計公司獨立出來,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很重要的里程碑。聯電與台積電激烈競爭的同時,雙雙躍上國際舞台,讓台灣成為全球晶圓代工的重鎮。當時聯電切割出來的IC設計公司,如今也都成為全球非常重要的領導廠商,其中聯發科、聯詠都擠身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之林。

對台灣科技業而言,聯電轉型也為後來台灣PC產業分家帶來啟發。台灣目前最知名的兩家個人電腦品牌──宏碁(Acer)及華碩(Asus),早期一樣擁有產品及代工兩大業務,但在自有品牌開始成長,但又同時代工IBM、惠普及戴爾等歐美大廠時,業務上已明顯出現利益衝突。因此宏碁在二○○○年一分為二:宏碁擁有PC及筆電品牌,緯創則以代工歐美等大廠訂單為主。華碩也在二○○七年拆分為華碩及和碩兩家公司,一家做品牌,一家負責代工業務。

台灣這種專業分工的模式,在全世界半導體及資通訊(ICT)產業的發展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對日韓及中國等亞洲國家的產業發展都具有示範意義。

如果再把時間點拉回二○○○年聯電完成五合一的那一年,以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也是聯電最接近台積電的時刻。在那之後,台積電又逐漸拉開與聯電的差距。之所以如此,有幾個重要因素。

首先,從二○○○年開始,台積電與聯電同時計畫切入研發0.13微米銅製程。台積電自行開發,聯電則與IBM合作,最後台積電開發成功,聯電卻因與IBM合作,晚了兩年才推出。一個世代沒有跟上,就影響到後來客戶下單的意願,聯電與台積電的差距就此拉開。

另外,一九九七年聯瑞發生大火,把整座廠房燒個精光。雖然從財務面來看,聯瑞獲得保險公司理賠,不至於對獲利影響太大,但是從IC設計客戶的信賴度來說,卻是很大的重創。

事實上,不只是聯瑞火災,聯電與IC設計客戶合資成立聯誠、聯瑞、聯嘉的策略奇謀,雖然當時市場一片叫好,但事後發現,有不少問題隱藏其中。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