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怡忠
俄羅斯可能出兵侵略烏克蘭
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已屯兵超過10萬,普亭加上日前派遣3萬名俄軍進入白羅斯參與軍演,威脅烏克以及原先已經在頓涅次克、蘭顯羅盧甘斯克等地區的示俄親俄民兵/俄羅斯保全武裝人員等,約略共計17萬人,後冷美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公開警告俄羅斯隨時可能入侵烏克蘭,戰時終找自身西方國家開始從烏克蘭撤出其僑民與使館人員,代始定位我國外交部也呼籲滯留烏克蘭國人盡速離境。普亭
似乎現在唯一擋在俄羅斯不入侵烏克蘭的威脅烏克,只有普亭(港譯「普京」)的蘭顯羅腦袋,以及先前其對中國在奧運不發動戰爭的示俄承諾。但美國安顧問蘇利文已經表示,後冷俄羅斯無意遵循所謂奧運期間不出兵的戰時終找自身承諾,以免自己陷入之後可能在烏克蘭出現的代始定位春季融雪導致的泥沼。因此從種種跡象看來,普亭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的可能性似乎很高。
烏克蘭軍力雖然不及世界第二的俄羅斯,但本身也不是個肉腳,其軍力在全世界也有排名前二十,加上從2014克里米亞被併吞後,烏克蘭就開始接受美國與北約的積極訓練,在這8年來軍力提升不少,因此一旦俄羅開始斯侵略烏克蘭,即便美國與北約沒有直接派軍隊干預或協助烏軍,也被預期會是個具備中高規模的戰爭。
身在台灣看到這個狀況,固然因其與台海戰略有緊密連動的關係而引發關注外,當西方對俄羅斯侵攻烏克蘭的舉措沒有積極回應時,就形同默認了俄羅斯以軍事力量改變現狀的作為。那麼整個後冷戰時代,透過反對伊拉克侵略科威特而建立不以戰爭改變領土現狀的國際共識,就會被毀於一旦,也讓中國以類似理由要改變現狀攻打台灣時,就會變得可以被接受。
因此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之舉,可能會產生全面終結後冷戰時代的重大衝擊,有些類似1950北韓南攻引發韓戰,並導致冷戰正式出場的意涵。
後冷戰時代理不清楚的北約─俄羅斯關係(葉爾欽時代即反對北約東擴)
針對可能對烏克蘭的侵略,美國、歐盟輪值主席(法國)、德國等與俄羅斯展開對話,但都無法緩解局勢。俄羅斯持續在俄烏邊境增派重裝戰車營,也曾試驗性的使用網路攻擊對付烏克蘭。外界有人認為12月俄羅斯主動要求與美國談判,證明俄羅斯在俄烏邊境增兵只是虛張聲勢。
但看到俄羅斯提出的條件:承諾不收烏克蘭進入北約、承諾北約不再東擴、承諾北約不會有軍隊或軍事設施部署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或是前華沙公約會員國境內。因為這個要求與北約(華盛頓條約)第十條相違背,更意圖將後冷戰歐洲安全秩序撤回到冷戰時代,擺明要全面推翻後冷戰時代至今的歐洲秩序安排。美國不僅無法接受,也認為俄羅斯根本無意談判。
普亭在去(2021)年12月7日與拜登的電話會談中,直接提出對北約東擴的反對意見,認為這對俄羅斯安全極具威脅性。包括西方戰略學界以及台灣民間中,也有不少人呼應這個主張,認為後冷戰時代的北約東擴,的確導致俄羅斯感受到威脅。
因為不管是19世紀的拿破崙征俄,或是20世紀納粹德國希特勒對蘇聯的攻擊,俄羅斯在歷史上一直擔心從西方的入侵。這與俄羅斯西方邊境缺乏天然屏障,烏克蘭更是平坦的大草原等地理性質有關,因此俄羅斯的安全思維就傾向於在其西方邊境建立戰略緩衝區。
而周邊國家如果與俄羅斯的安全意見不完全一致,莫斯科就會毫不手軟的將其粉碎。1956血洗匈牙利、1968入侵布拉格,甚至在1981差一點循類似邏輯入侵當時有團結工聯運動的波蘭,從這些前例可以發現,這會是俄羅斯一貫的做法。
但怪罪北約東擴導致俄羅斯不安,可能忽略的北約東擴的歷史發展。在柏林圍牆倒塌,華約開始解體後,曾深受蘇聯宰制的前華約國家對於自身安全高度憂慮。特別是在1991年8月還出現共黨強硬派短期的復辟政變,在當時還把共黨總書記戈巴契夫囚禁起來。面對這樣的發展,這些國家自然會擔憂蘇聯時代的歷史會重演。
雖然這個政變在一星期後落幕,但之後蘇聯解體後,出現了由俄羅斯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衍生的獨立國協(CIS),但之後俄羅斯直接揮軍攻打車臣一事,使得這些前華約國家對自身的安全更為擔憂。
先是有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拉夫組成「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ad group),直接要求能夠成為北約一員,接著是保加利亞總統也提出要與北約建立連結。當時的西歐國家反而對此遲疑不前,擔心俄羅斯對納入這些國家的反應(當時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就不同意這些國家加入北約)。
但俄羅斯自身的狀況高度不穩定,新成立的歐盟對於當時在南斯拉夫分裂的戰爭悲劇(斯洛文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塞爾維亞、科索沃)回應無力,還要靠美國在1995年出面介入調停,以及之後於1999年直接對塞爾維亞出兵,才讓這個戰火得以喘息。因此在當時,北約似乎是確定歐洲安保的關鍵組織。在1997年馬德里會議中,同意讓波蘭、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約,出現了之後所說的北約東擴過程。
因此北約東擴從來不是北約主動的計畫,而是來自其他前華約國家的主動申請,之後還有不少蘇聯時代的加盟共和國,也紛紛表示有意加入。更何況烏克蘭也不是北約的成員,根本不構成違反俄羅斯紅線之說。
反而現在基輔會提到想要加入北約,是反映了現在其對俄羅斯威脅的焦慮。在2014年烏克蘭還只是想要與歐盟(不是北約)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時,俄羅斯就對此大發雷霆,使得當時親俄的總統趕快收回成命,但也因此引發烏克蘭人民的抗議,帶來的廣場革命(maidan revolution),讓那位親俄總統選擇從烏克蘭落跑到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