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動畫】《暮蟬悲鳴時卒》:從沙都子對梨花的「病嬌」,談「邊緣性人格疾患」

(本文涉及劇情討論,動畫都對的病請斟酌閱讀)

【動畫】《暮蟬悲鳴時卒》即將完結,暮蟬這部被譽為是悲鳴邊緣病嬌百合界新作的動畫,吸引許多老暮蟬迷觀看,時卒更登上日本《Newtype》的從沙封面。

在新作裡,梨花北條沙都子為了和童年的嬌談夥伴古手梨花一直待在一起,卻極不適應高中生活,性人加上梨花又交了許多新朋友而冷落她。格疾在北條沙都子意外獲得輪迴的動畫都對的病力量後,開始了一系列的暮蟬慘劇,透過各種方式折磨梨花,悲鳴邊緣只希望梨花放棄離開雛見澤的時卒想法,和她一起待在村莊裡生活。從沙

這樣用盡一切方式,梨花只希望自己在意的對象留在自己身旁的行為,在動畫裡有個特殊的詞彙,叫做「病嬌」。

「病嬌」一詞源於日文中的「病態」和「嬌羞」兩個字,意指在喜歡某個人的情況之下,因著不正常的心理狀態,而產生偏激的行為與思想。最著名的病嬌作品當屬《School Days》和《未來日記》。當事人往往為了能夠佔有自己所愛之人,而監控、監禁、甚至虐殺對方,使對方成為自己的所有物。

那病嬌是如何形成的?在當前的精神疾病診斷中,並不存在病嬌這樣的診斷,但有一個稍微相似的診斷,稱之為「邊緣性人格疾患」。在這篇文章裡,我將試圖透過邊緣性人格疾患,來解釋北條沙都子在《暮蟬》新作中偏激的行為,以及邊緣性人格疾患可能的治療方式。

1Photo Credit: 《暮蟬鳴泣時卒》

在《暮蟬》新作中,北條沙都子透過輪迴的方式,不斷和梨花進入新的平行世界,並透過注射病毒的方式,讓梨花周邊的人發病,並誘導他們對梨花進行施虐,為的就是要讓梨花放棄離開雛見澤的想法,一直留在自己的身邊。

關於「邊緣性人格疾患」,最著名的相關書籍《愛你,想你,恨你》的原文書名《I hate you, don’t leave me》裡,就呈現了病嬌的特性:對於所愛之人處於一種極端的愛與恨狀態中,他們無法同時整合一個人的好與壞,使得他們一下處於對一個人極端喜愛的狀態中,隔天可能又因為一些小事情,而對一個人恨之入骨。

為了讓自己所愛之人留在身邊,他們不顧一切地虐待自己所愛之人,甚至將周遭的人都當成將對方留在自己身邊的工具,就如同沙都子不斷將自己的同伴當作NPC一般,注射病毒讓他們發病、虐待梨花,為的就只是讓梨花放棄離開村莊的想法。

在舊作裡,沙都子的童年確實是很悲慘的,就如同《愛你,想你,恨你》提及的一般,邊緣性人格疾患多半有著不幸的童年:遭受父母虐待、監控、性侵等,使得他們對於自我概念出現極度的混淆。

沙都子的童年處於很不安穩的狀態,母親不斷改嫁,繼父與母親對她和哥哥施以虐待,使她發作「雛見澤症候群」,將繼父與母親推下懸崖。

梨花對沙都子而言,是她失去家人之後唯一的依靠。她們喪失雙親後便長期同居在一起,但到了高中時期,沙都子深感被梨花背叛,因而產生高度的痛苦,使她出現了用盡一切方式都要將梨花留在身邊的念頭。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只要出現以下9項症狀裡的其中5項,就屬於邊緣型人格疾患(以下引自維基百科):

  • 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
  • 極端的思考模式,是非對錯以自己的認知為中心,極易造成人際衝突。
  • 有自我認同障礙,自信心低或過度自信,因此影響人際關係。
  • 情緒低落時,會有自我傷害及放縱的行為,例如:飆車、瘋狂購物、傷害他人的衝動。
  • 會藉由輕生、自殘等威脅他人不得結束情感關係。例如:情殺。
  • 不合時宜的爆發憤怒情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例如:校園傷害(槍擊、恐嚇)。
  • 情緒失控時,憂鬱、焦慮情緒會持續數小時。
  • 害怕孤單,經常有空虛感。
  • 會出現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或嚴重解離現象。

北條沙都子便因為深感遭梨花拋棄,因而出現極端思考模式,而在獲得輪迴的力量後便無視一切生命,不斷輕易地傷害他人、操縱他人。

1Photo Credit: 《暮蟬鳴泣時卒》

而她對於梨花的憤怒其實源自她的孤單,在她看見梨花與新學校的好友打成一片時,她便產生了極度的空虛與憤怒,甚至在輪迴中出現雙重人格的解離現象,這些都是邊緣性人格疾患的典型特徵。

但邊緣性人格並非不治之症,只是在治療時,患者常會對治療師投射出愛恨分明的情緒,一下極度相信自己的治療師,一下又極度不信任對方,這是因為他們內心無法將「自己喜歡的對方」與「自己討厭的對方」整合成同一個人的關係。

而在治療過程中,如何將所有人都具有「好」與「壞」的一面整合起來,是治療中最重要的事。由於邊緣性人格疾患的複雜性,通常需要長時間的心理治療才能使他們不會如此偏激與極端。

但值得注意的是,邊緣性人格疾患的自殘與自殺,反映的往往是他們內心的痛苦:無法與人建立長期而穩定的關係,使得他們挫折、痛苦不已。就像沙都子缺乏和梨花表達自己痛苦的能力,只想到在學校中設陷阱喚起梨花的注意,後來更直接以彼此殉情的方式,用吊燈殺死對方與自己。希望能死在一起的想像,便反映出她失去梨花後所產生的極度痛苦。

治療邊緣性人格的方式並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寫完的,但如何面對邊緣性人格的人,是《愛你,想你,恨你》試圖教導給讀者的──這本至今仍被認為是了解邊緣型人格的重要讀物。

此書作者提到,若與邊緣性人格疾患的人共事,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們是以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世界,需要一個權責架構分明的世界,並避免對他們亂開玩笑,或只進行沒有惡意的取笑。如果他們成了被開玩笑的對象,需要有人從中調解。

另外,避免與邊緣性人格爭辯對錯,了解他們難以整合世界的黑與白,是一件重要的行事守則。

邊緣性人格的治療雖然困難,但若能嘗試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將不再覺得他們只是無情恐怖的人。即便無法和他們做朋友,至少也能減少因不理解而產生的抨擊。

延伸閱讀

  • 臨床心理師:「辯證行為治療」如何協助高危險、複雜型個案?
  • 《暮蟬悲鳴時》:從「雛見澤症候群」探討思覺失調症與鐵路殺警案
  • 《精神病手記》:在我身上的傷口同時是條心裡的傷,如我的痛無法給人閱覽
  • 【圖輯】有一種伴侶,叫做愛你愛到死——深陷「親密關係暴力」如何掙脫?
  • 當恐怖情人的受害者是男性,留言卻是「很可愛、想被她殺掉」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