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循聲入座
1890年巴黎,樂評德布西在馬拉美每週二舉辦的為何文字吳青完成藝文沙龍中結識了他,《牧神的音樂午後前奏曲》則作為兩人,乃至於詩歌文學與音樂藝術間最美麗的皆天碰撞。
《馬拉美的峰耗星期二》為吳青峰以個人為名發行的第三張專輯,作為文字與音樂皆過分天才的時兩他,也要經歷兩年時間才完成這件「偉大的馬拉美藝術品」。
這張專輯有它必然會誕生的星期理由,也是樂評貫徹青峰所學、所欲成就及締造新流行的為何文字吳青完成意圖之作。因此本篇由外而內,音樂從過去時代導入現代、皆天由國外導入國內、峰耗由音樂走向創作風格,時兩來思索這張專輯的馬拉美重要性及完整性。
象徵主義影響下的必然之作-《馬拉美》成為青峰回應現在、串聯過去的集大成作品
《馬拉美的星期二》源於文藝復興時期便開始興盛的沙龍文化,直至馬拉美及德布西活耀的十九、二十世紀時期仍相當常見。
而馬拉美則於象徵主義的文學上,與波特萊爾、魏爾倫為首,開啟對現實主義的反動,因此在他們的詩作及文學作品中多的是主觀性的陳述,常會看見大量難以下嚥的詞句,透過象徵來暗示真正要傳達的思想。
而在青峰的作品裡面,便藏著大量中西合併的典故,同樣有些內容需要費神理解。
早在蘇打綠2009年《春・日光》專輯裡便開始有了些許痕跡,出現了與專輯「牧神」有關聯的〈日光〉一曲,更有〈各站停靠〉這樣融入大量東方典故的歌詞。
當然這時期的文字仍未像現在使用得如此純熟,且受早期流行樂影響,青峰在蘇打綠中創作的歌詞仍屬寫實至寫意,這也同樣受從大學時期便相當喜愛的詩人陳黎和夏宇影響,尤以前者占較重。
另據筆者整理,自《韋瓦第計畫》第四張專輯《冬 未了》發行(亦是蘇打綠目前最近一張完整原創的專輯),如:〈痛快的哀艷〉、〈對殺人狂指控〉等,基本可以確定青峰在象徵主義的筆法上有了深刻且長足的契合。
同時也延伸了另一位名義上師從的詩人夏宇,那深不可測的筆調,後延續到青峰以個人名義發行的《太空人》、《冊葉一:一與一》,乃至本張專輯皆為如此。
「我的歌比較不像是故事或有敘事脈絡,比較多是畫面的呈現。」
也因此,青峰的作品在文字上相當主觀地將各種典故化用得巧妙,這是他的主觀。但對於他交出去的作品又抱著「作者已死」的概念,將這個「主觀」交給了聽眾自行理解,化用到生活當中。
《馬拉美的星期二》談論的是創作,而創作其實是生活的呈現,任何人每天都在為生活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自己,因此在閱讀這張專輯中的歌詞時,會發現它少了過去真正艱澀、難懂的詞彙,多了現代生活的流行用語。
筆者認為最為經典的,莫過於〈……海妖沙龍〉這首歌,主歌同樣用典,但都貼心在段落後尾標註重點,導歌則順勢呈現現代社會的形貌,看似高大尚的氣派言論,實則是對自我潛意識的捉摸不定。當然最後並非往負面意義走,而是自適地享受其中,快樂得讓人可惡。
因此筆者認為這是青峰融合過去和現代、雅俗之間最為平易近人的專輯,也是在象徵主義之下必然出現,並致敬馬拉美及德布西的作品。
《牧神的午後》成為撬開作品眼界與心結的開門磚
《牧神的午後》EP做為專輯的前奏曲,有著多重意義,除了是打開青峰開始著手完成專輯的關鍵之外,亦是引進外國音樂的重要開門磚。
EP中收錄了三首歌,分別為與挪威小天后歐若拉的〈Storm〉中英文版、與美國創作翹楚洛福斯・溫萊特(Rufus Wainwright)的〈A Wanderer In The Sleeping City〉,以及與英國獨立樂團傳奇極地雙子星(Cocteau Twins)靈魂人物Robin Guthrie合作的〈哥倫布的蛋〉。
從起初甫上架和歐若拉共唱的〈Storm〉時,還認為青峰從此將要遠走他鄉,進軍國外。沒想到他所做的,竟是帶著新專輯,把國外的音樂引進台灣,透過EP加專輯16首歌,總共與15組國外音樂人合作。
青峰就像透明的水,折射出各個音樂家的特性,最後加入多年釀來的自身特色,融合成既談個人的創作,又具世界觀視野的專輯。
其中筆者認為當屬和小野麗莎合作的〈……棕髮少女〉契合度最深,但說是契合度深,其實是Bossa Nova在青峰過去的作品中鮮見,而麗莎對於該曲風的詮釋又相當鮮明。
這首歌講述創作中的信仰,但歌詞是從恐懼和不斷追求他人認可的角度描寫,最後忘了初衷。中文歌詞以青峰為主,小野麗莎從旁和聲,她唱出的中文歌腔調之特別,頗具辨識度,英文歌詞則反轉負面意義,因為「Life is a path. Covered by death.」但別去害怕路的終點,而是享受過程,對自己所相信的義無反顧地前進。
「這次合作讓我了解,共創的重點不在於技巧,而是不用害怕去表現自然的那一塊。」
過去《冬 未了》中那遠赴德國,勇於嘗試的不受干擾的衝勁,可能被前些年延續至最近的蘇打綠商標權官司影響,終於在《牧神的午後》EP後得到了解放。
青峰在許多專訪中都有提到,會開始想要完成《馬拉美的星期二》這張專輯的原因,是在時隔十個月後才完成的〈哥倫布的蛋〉這首歌,他發現過去的陰霾似乎都被掃除,好像能夠完成當初已寫好的曲,為它們注入生命。
從德布西到馬拉美-創作空間的建構到布置細節
在巴黎沙龍上,德布西受馬拉美影響,於1894年寫出了這首著名的《牧神的午後前奏曲》,靈感便取自馬拉美的田園詩〈牧神的午後〉。
自那段期間,許多創作都向當時的詩作靠攏,透過音樂重製文字細節,一如另一首德布西最為有名的《月光》(《貝加馬斯克》組曲第三曲)便是出於魏爾倫詩集《高雅的宴會》中第一首同名詩篇《月光》。
這些曲子其實充滿著幸福、愉悅,比較像是可以在生活中照亮自己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