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三位移居者走過的挫折坎坷路,這才是媒體報導看不到的地方創生現實

種豆南山下,位移草盛豆苗稀。走過折坎這晨興理荒穢,挫到的地方帶月荷鋤歸。坷路

道狹草木長,媒體夕露沾我衣。報導衣沾不足惜,創生但使願無違。現實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搬到花東縱谷的位移山腳下已過去半年多,這段時間,走過折坎這我們獨自整理老房子,挫到的地方到處探索附近的坷路鄉里和山野,嘗試和這塊土地建立連結。媒體作為定居者,報導我們不僅想欣賞它的創生美,更想成為這片美麗風景的一部分。經過實踐後發現,所謂「在地」和觀光客、陌生人的決定性差別,在於與人之間的連結。

有些人在地方住了20年,熟悉大街小巷和每一家美食,卻仍是個陌生人,搬家對他而言只是換個窩,新環境只是另一個背景,需要去記住的只有新路名和新餐廳。

然而我希望讓自己和這塊土地的關係變得特別。於是我們走出老房子,藉由尬聊、工作、接案、擺攤去拋頭露面,認識了很多同類人,藉由參與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形成自己的交際圈。這些新朋友和過去的朋友不同,他們以特別的形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短居、在地、移居、返鄉、二地工作,甚至有些存活方式是我想都沒想過的,可謂人設鮮明。

在我成長過程的世界觀裡,人生選擇雖然號稱多元,但本質依然是很單一的,無非是混好學歷、學好技能,在選擇範圍內找個最體面的工作,以便成家立業,如此便是幸福。至於去偏鄉「做手工藝」、「回家種田」、「地方創生」這些路可不曾出現在視野中。更精確地說,這些路本來就不存在,直到某些人披荊斬棘地走過,他們的軌跡才被我看見,並定義為一條「路」。

一條自由之路。

但若只是匆匆幾面,能看見的只有這些移居者的自我實現,卻不會看到他們摔得四腳朝天。我們在雜誌專訪、粉專IG看到的形象總是完美,這些人彷彿早知天命一般,按部就班實現自己規劃好的理想人生。然而既然走非常規的路,自然會遇到非常規的困境,而且由於這是一條沒有前人鋪平的道路,他們犯的錯、摔的跤、做的傻事只會比常人更多,而這也是多數人不敢踏出舒適圈的原因。

這些人不是天選之人,只是多了一點勇氣。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