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用三個脫北者故事反思刻板標籤與人權弔詭,並回顧台灣的難民庇護史

整理撰文:劉韋佐、用個田偲妤
責任編輯:田偲妤
美術設計:蔡宛潔

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脫北吶喊

近年來國際局勢動盪,無論是事反思刻史阿富汗戰爭、敘利亞內戰,板標並回庇護還是籤與正在發生的俄烏戰爭,無情的人權戰火造成大批民眾被迫成為難民。我們常從新聞媒體看見難民的弔詭苦難故事,你是顧台否想過難民希望透過故事傳遞哪些訊息?故事本身又如何影響難民的人生?

中央研究院112年「知識饗宴—王世杰院長科普講座」邀請院內歐美研究所王智明副研究員,以「難民故事:權利、難民自由與尊嚴」為題,用個聚焦三部有關北韓難民的脫北故事文本,探討難民如何在一次次的事反思刻史行動中脫離身分枷鎖,找回屬於自身的板標並回庇護權利、自由與尊嚴。籤與

1圖片來源:AfghanUrdu Twitter 影片翻拍
2021年8月16日,一架C-17美軍運輸機載著逃難的阿富汗民眾從喀布爾機場起飛,沒搭上飛機的民眾奮力爬進輪艙或緊緊抓住機身,造成多人從空中摔落死亡。

2021年8月,美國結束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美軍陸續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政權開始接管全境。8月16日,一架C-17美軍運輸機載著逃難的阿富汗民眾從喀布爾機場起飛,大批沒搭上飛機的民眾奮力爬進輪艙或緊緊抓住機身,造成多人從空中摔落死亡。

這架平時只能搭載一百多人的運輸機,最後超載了640名阿富汗民眾。他們滿心期待奔向美國「自由」的領土,但在降落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的那一刻,他們瞬間成為阿富汗「難民」,在前方等待他們的是漫長艱辛的特殊移民簽證申請。

身在台灣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被迫成為難民的辛酸,但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王智明副研究員發出提醒:

事實上,難民議題並非遠在天邊,難民可能就在我們身邊,甚至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

不論是1949年國共內戰的大江大海、1975年越南難民的投奔怒海,還是1980年代時有所聞的反共義士,難民都與台灣歷史的脈搏相應,乃至成為血脈相連的一分子。

為了啟發人們對難民議題更立體的理解與關懷,王智明特別以「難民故事:權利、自由與尊嚴」為題,分享難民之於民族國家的批判意義,並聚焦三部有關北韓難民的故事文本,探討難民如何在一次次的行動中脫離身分枷鎖,找回屬於自身的權利、自由與尊嚴。

人們成為難民的原因?台灣也有難民相關歷史?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2022年6月發布的《全球趨勢報告2021》,截至2021年為止,全球被迫流離失所者高達8930 萬人,其中有72%難民在鄰近國家接受庇護,但這些收容國中卻有83%屬於中低收入國家。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難民人口中,有將近一半(約41%)是急需援助的未成年兒童。

王智明提到,這些數據清楚指出,難民問題是一個正在發生、亟待解決的國際議題,歐美國家對於相關援助措施已有很多討論,但值得我們追本溯源反思的是:是什麼原因迫使人們逃離家鄉?難民議題與你我又有什麼關聯?

1圖片來源:Wikimedia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Aylan Kurdi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邊的照片迅速在全球流傳,引發國際社會對難民人道救援的關注。圖為出現在德國法蘭克福港口旁的塗鴉畫像。

造成難民的原因除了戰爭以外,經濟發展機會的缺乏、極端氣候導致的飢荒、威權政體對生命的威脅等,都可能迫使人們冒著生命危險遠走他國。我們會為逃難途中溺斃的敘利亞兒童落淚,關心俄烏戰爭下失去家園的烏克蘭人民,這些出於人道的情感相當重要。但是難民只是遠在他方的他者嗎?台灣是否曾有與難民相關的歷史記憶呢?

事實上,台灣也曾有一段庇護難民的歷史。近期推出的公視紀錄片《彼岸他方》,帶我們回到1978至1988年的澎湖白沙鄉講美村,這裡曾設立一處「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專門用來收容1975年北越共產陣營統一全境後出逃的越南人,10年間曾收容2000多名越南難民。

這些來自越南的難民,多數是在越南討生活的華僑,他們能被台灣接納,也多半與他們的「華僑」身分相關。他們有些人後來選擇入籍台灣,更多則再轉移至他國。看似和平的結局卻是一連串問題的開端,進入台灣社會後,他們究竟是難民還是同胞?是陌生人還是自己人?是苦海求生的平凡人還是反共義士?這些矛盾的疑問凸顯了難民議題的複雜性,背後關乎的不僅是人道救援,還涉及整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問題。

難民如何敘述自身故事?故事本身如何形塑難民?

許多敘述難民故事的作品皆試圖探討複雜的難民議題,王智明特別注重的是:難民如何敘述自己的故事?而故事本身又如何形塑難民?就他的觀察,難民的故事通常圍繞著權利、自由、尊嚴的喪失與追尋。

王智明舉詩人W. H. Auden的詩作〈Refugee Blues〉為例,傳達難民喪失權利的內心掙扎與尷尬處境。其中一段詩句描述難民試圖入境他國卻拿不出護照的情形:

領事拍著桌子說,如果你沒有護照,在法律上你就算死亡。但我們還活著,親愛的,但我們還活著。

詩中諷刺的指出,一旦成為難民,身分證明文件比人本身更為重要,因此如何取得合法證件成為難民故事的核心關鍵。另一方面,「故事」本身也可能成為協助難民獲救的「證件」,一段動人的故事能讓難民獲得被外界接納、自我療癒的機會。

但是逃難故事的單一化、奇觀化,也可能窄化了難民的形象,遮蔽了難民經驗的多樣性。畢竟難民經驗不是只有逃難這一端,抵達之後的生存狀態亦是難民經驗極為重要的成分。王智明特別選了三部有關北韓難民(脫北者)的故事文本,讓我們從不同視角體會:難民如何被期待去講述一套有既定劇本的故事,以及故事本身如何形塑並影響難民的人生。

三部脫北者故事:從不同視角翻轉難民印象

1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朴研美(2016)《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第一部作品是朴研美寫的《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In Order To Live)。朴研美的脫北故事讓人一窺北韓鐵幕政權下,平民百姓真實的生活樣貌。作者為了逃離北韓,冒著生命危險橫渡冰凍的鴨綠江、逃離掮客和黑幫的魔爪、跨越荒涼的戈壁沙漠後抵達蒙古,費盡千辛萬苦才得以搭機飛往韓國。

朴研美的脫北歷程如同一段冒險故事,也是一個相當「典型」的難民故事,符合多數人對難民的既定認知。然而,王智明提醒,並非每個難民都有相同的經歷,但每個人所經歷的痛苦都是無法類比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