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森博嗣《人生超整理》:看著雜物發想點子真令人開心,這些發想成為工作的起點

文:森博嗣

被喜歡的森博嗣人生超東西淹沒

話說,我的整理雜物這發作書房只要是跟地面平行的地方,全都堆滿了東西,看著開心唯一例外的發想是天花板。

我沒開玩笑,令人東西就是想成這樣越積越多。為什麼會增加呢?因為不斷有新事物要著手,為工有很多好玩又想做的起點事。充滿活力的森博嗣人生超地方勢必會不斷增加東西,根本不可能自然遞減。整理雜物這發作

人只要活著,看著開心身邊就會不斷增加物品。發想譬如,令人喜歡閱讀的想成人每天看書,書就會越積越多。為工我這個人沒那麼書癡,看完了就會處理掉;但真正喜歡書的人會想著「再看一次」、「也許還會再看」,所以不輕易扔書。

書放在桌上,可以堆疊得很高,也很容易堆疊整齊。無奈我最喜歡的模型就沒辦法堆疊得很整齊,所以我一個接一個做,成品越來越多,也就「不斷展店」堆放得到處都是,再多空間也不夠。每次想要著手什麼新工作時,我就得先收拾出一處空間,也就是從打造一個場所開始。

房間雜亂和工作效率是兩碼子事

我的書房地板堆放著拙作,每次出新書,出版社就會送來十本樣書。儘管我一向讀完書就扔了,但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扔掉自己寫的書,況且還是新書,就這樣賣給二手書店也不太好,只好堆放在地板上。

順道一提,我從沒翻閱過自己寫的書,也不曾餽贈親朋好友,更沒主動拿給家人看過。

說起來還真不可思議,是吧?雖然家人曾來我的書房,說想看我寫的某本書,但那時我根本不曉得書塞到哪裡去了,要找也很困難。我說我會設法找到,無奈半年過去,還是沒找著。

迄今為止,我一共出版了三百本以上的書。初版一般是送作者十本樣書,每次再刷時送兩本,所以光是初版樣書,我家就囤積了超過三千本。

一旦堆放在書房地板上,不消幾年,能夠使用的地板面積便減少了百分之二十八,只好用紙箱裝起來,搬到地下室倉庫,至今也累積了為數不少的紙箱。如果一箱能塞一百本,少說有三十箱,加上再刷樣書,數量應該更多,我想起碼超過五十箱吧,而且這些紙箱從未打開過。

雖然是如此雜亂的書房,卻絲毫不影響我的寫作。只要電腦不出問題,就不會影響工作效率,所以房間雜亂與工作效率根本是兩碼子事。

找不到是因為忘了,跟雜亂無關

我不喜歡那種太乾淨的地方,反而比較喜歡雜亂些,活像「翻倒的玩具箱」一般的空間, 想被自己喜歡的雜物圍繞,這樣的地方反而能讓心情平靜。

我的工作室十分凌亂。照理說,常常找不到要用的材料和工具等東西,應該多少會影響工作執行度和效率,所以有時我也會心想,要是整理一下,就不會浪費這種時間了吧?

或許這樣真的可以避免浪費時間,但就算整理、收拾了,找不到的東西還是找不到,因為我會想不起來到底收在哪裡。所謂找不到的東西,就是隱約記得「好像在哪裡看過」而尋找, 所以找到的機率只有一半,無關乎什麼收拾整齊時就找得到,亂七八糟時就找不到的說法,只是找尋的時間有一點點差別罷了。

整理過的地方取用東西很方便,這一點的確很有效率,只是又得花些時間物歸原位,所以就短期來說,暫時擱著反而比較有效率。畢竟,耗費在整理上的時間也不能白花,既然凡事講求效率,要不要賺回整理的時間就是個微妙問題,不是嗎?

焦慮會有多糟糕?

讓人平復心緒、不再焦慮,的確是整理、整頓的一大效果。所以想甩開焦慮的人,不妨花些時間整理、整頓;至於能與焦慮和平共處的人,倒不見得要這麼做。我是那種就算焦慮,也不會討厭這種心情的人,最近甚至覺得觀察焦慮的自己也頗有趣。

應該有人不認同我的看法,反而會覺得,既然雜亂讓人焦慮,為什麼不乾脆整理乾淨呢? 這麼說或許沒錯,但我的看法也不無道理。

問題在於:焦慮會讓你陷入多糟糕的狀態?好比一焦慮起來,就無法專注、頻頻出錯、腦子打結、工作效率明顯變差等,這時整理、整頓便能發揮作用。反之,也有人即便焦慮,照樣不會影響工作進度,我就是這種人。雖然我會焦慮,但不會出錯,也不會延誤工作,更不會明確感覺到焦慮迫使身心疲累不堪,頂多只是自言自語:「啊,有點焦慮呢!」

相較之下,有些人覺得面對工作時,還是適合把神經繃緊一點。畢竟,焦慮的對照組就是放鬆、寬鬆,一味用這種心態處理工作,也不是很恰當吧。

自由度越高,人就越焦慮

之所以覺得焦慮,是因為有著必須突破的目標,卻一直做不好,或遇到其他難題。因此, 如果有明確地被指示「要這麼做」的工作,比較不會讓人焦慮。反觀要是工作必須自己思考、規劃才能進行,有時會事與願違,或是出現突如其來的問題,也有可能別人沒按照你的指示去做,只要牽扯到外人,往往就會引發焦慮。

由此可知,當你從事用腦的工作,或者是指示別人怎麼做的一方,會比較容易焦慮;也可以說,焦慮的狀態較常在創作時發生。除非你能專注於這項工作,完全不理會外在影響,才比較不會焦慮。

經過整理、收拾的環境,並非是為了不引發焦慮所打造,而是要讓人專注於某項作業。就像面對上頭指派的工作,只有「服從」這個不需要判斷的條件,這也算是一個能夠專心工作, 卻毫無自由可言的環境。

自由度越高,人越容易焦慮,因為會想東想西、心猿意馬,無法專注於一件事。

人類還需要專注力嗎?

自古以來,專心一志都被視為「好事」,專注力能夠造就成功,這是社會普遍的認知。相反地,「心思飄忽」則是一大阻礙。

我在另一本書中寫過這個主題,在此就不詳述了。人們所追求的這種「專注力」,說穿了就是「像機械般工作」,所以我覺得稱為「機械力」頗為適合。在沒有機械的時代,人們只有動手做、靠雙眼觀測,以求做出迅速、正確的判斷。時至今日,這些工作早被偵測器、電腦取代,所有需要專注的工作都已經由機械代勞。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