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回收綠報報#40|屢獲國際設計大獎,大愛感恩科技從撿拾到再製的循環革命

點廢成金續物命


臺灣有一家中小社會企業的回收獲國設計成品,屢屢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綠報奧地利全球能源獎、報屢國家新創獎金牌等國內外大獎肯定,際設計大獎大技從撿拾難以想像的愛感是,這些獎項居然是恩科與路邊隨處可見的「廢棄寶特瓶」息息相關!大愛感恩科技是到再如何把廢棄寶特瓶,實際化作能為世界帶來改變力量的循環商品,更是革命成為前進賑災災區的重要密器?

一走入慈濟環保回收站點,映入眼簾的回收獲國是一群不斷彎腰,撿取廢棄寶特瓶,綠報依照顏色分類的報屢年長環保志工們,目前全臺灣有近9,際設計大獎大技從撿拾000個回收站點、8萬名志工同時投入回收工作。愛感慈濟志工與回收站,恩科把被丟棄的廢棄寶特瓶聚集、分類之後,接下來又該怎麼讓這些超過500年才能分解的塑膠製品,再度循環進入你我生活裡?這個疑問,也進而催生了「大愛感恩科技」的成立。

大愛感恩科技成為「循環經濟」重要推進器

「廢棄寶特瓶是什麼製成的?那我們身上穿的又是什麼製成?」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林慧萍組長分享起創辦緣由,致力開發寶特瓶回收再製產品的靈感是發起人深覺到,原來寶特瓶的飲用水瓶與衣料紡織品的原料來源——皆是石化產品-石油,若是能將寶特瓶回收再利用、延續物命,就可以減少使用PET原料。於是將慈濟基金會全省第一線的環保志工所收集來的廢棄寶特瓶,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將之購回,後續進入造粒、抽紗、紡布、成品的製程,最後製成的「環保毛毯」,成為大愛感恩科技第一個重要歷程碑產品,並發送至全球36個受災國家,具體讓綠色製品成了溫暖全球各地災民的賑災品。

2
廢棄寶特瓶處理過程可概分成四階段:切成瓶片,加熱成酯粒,抽成紗線,最後再製成毛毯等再生環保紡織品。(圖片提供/關鍵評論網)
3
大愛感恩科技除了回收寶特瓶製作紡織品,更做到了回收廢棄紡織品再製成生活用品,實踐回收再回收的綠色產品永續。(圖片提供/關鍵評論網)

將資源回收理念化為「被動為主動」,大愛感恩科技的成立,儼然補足循環再生的「再製」生產線一環,秉持著「化廢為寶」的精神,毛毯的研發只是起步,隨著環保再生技術的成熟,從毛毯到POLO衫、西裝到背包,甚至是家具,近乎只要是與身上穿的、日常用的,都成為廢寶特瓶蛻變的驚豔產品,然而一個消費者的無心提問,意外促使大愛感恩科技研發團隊創新突破瓶頸。

廢棄衣物回收再製成太陽眼鏡!實踐「回收再回收」的廢棄物再造境界

「當初就有我們的消費者來問,這個環保再製衣物廢棄後,不知道能不能再請我們回收,這時候的我們就開始在想,怎麼讓這些廢棄衣物可以再回收」,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高專陳意容博士漾著笑容談起「回收再回收」的研發起頭,原是無心插柳試圖想解決消費者的提問,竟也意外啟發「寶特瓶既然可製成布,那也可以從布製成塑膠製品」的突發奇想!

因PET回收製品容易脆化,國內少有工廠願意進行該類回收品之研發,且加上二次回收之二次料亦不夠穩定,開始研發時就像是「闖關」般的試驗,最終將化纖製成塑膠粒,並成功製成「太陽眼鏡」,現已成為大愛感恩科技引以為傲的「智慧塑膠」系列產品。陳意容博士強調,智慧塑膠的意涵即是開發到原料,都採用環保材料,藉此提供所有擁有智慧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使用長久」的產品,而非僅有「快時尚」的產品可以選擇。

除此之外,注意到全球氣候變遷所引起的天災影響,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一連串的「慈悲科技」產品研發,從防穿刺鞋墊、手套、太陽眼鏡甚至是太陽能帽,皆成了投入賑災志工們的「防災寶物」。而大愛感恩科技所展現的再生再製能力,不僅屢屢在國際設計大獎上奪得佳績,也驚豔全球知名國際大廠進而尋求合作機會。從廢棄寶特瓶再製成一件件能穿戴的用品,大愛感恩科技想做的不只是影響消費者對再生產品的想像,而是讓環保回收站裡每位長者志工的汗水與用心,都能實際傳送到每位消費者的心中。

4

將「回收再回收」的精神落實在研發上,大愛感恩科技用行動展示再生綠色製品的無限可能性。(圖片提供/關鍵評論網)

想看更多環保回收相關資訊,歡迎訂閱【回收綠報報】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