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國際大風吹】新片上映延期、影展冷冷清清,好萊塢編劇、演員公會為何雙重大罷工?

《芭比》和《奧本海默》兩部大片,國際公會工橫掃今年暑假電影檔期,大風大罷但接下來的吹新秋天、冬天,片上甚至到明年,映延演員很多原定上映的期影清好電影作品,時程通通延後,展冷美國電影界和電視圈的冷清萊塢重要頒獎典禮,也可能沒辦法如期舉行。編劇例如原訂這個月中登場的為何艾美獎,就一口氣延後到明年1月。雙重這一切都是國際公會工因為好萊塢編劇和演員工會,發起雙重大罷工。大風大罷

這場好萊塢60年來最大罷工行動,吹新到現在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片上一時半刻還沒有結束的跡象。這一集就來看看,這場罷工會帶來哪些衝擊?到底勞資雙方的爭議有哪些?接下來又可能出現怎樣的發展呢?

罷工衝擊:電視節目荒、電影延期潮

替這場大罷工拉開序幕的是美國編劇工會。工會在5月初宣布,跟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的新合約談判破裂,因此將發起全面罷工,不再替電影和電視節目編寫腳本。

兩個多月之後,美國演員工會在7月中宣布,同樣因為跟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談判破裂,也加入罷工行列。

這是1960年以來,兩大好萊塢工會第一次同步罷工。勞方這邊有1.15萬名編劇和16萬名演員,而資方的製作人聯盟,背後是各大片廠、媒體公司和串流平台。過去幾個月來,製作人聯盟已經跟編劇工會進行過好幾輪談判,但最終全部破局。

美國時間9月20號,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探索公司、Netflix、美國國家廣播環球集團等大型媒體娛樂公司的執行長,非常罕見的親自出席,跟編劇工會進行最新一輪談判。

未命名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雖然執行長現身看似誠意十足,但媒體分析,這可不代表資方會輕易妥協。

製片方在上個月由迪士尼、華納兄弟,和Netflix高層帶頭,提議恢復談判但最終破局。雙方見面2、3次,編劇說去現場根本是聽對方訓話,對方只給1個方案,不是認真協商,所以馬上就回絕了,一切回到原點。

——美聯社記者道頓(Andrew Dalton)

如今,隨著編劇和演員罷工分別進入第五和第三個月,電視和電影製作已經大受影響。

其中,每天都得靠編劇想梗的深夜脫口秀,首當其衝,幾家老牌節目直接停播。新一季的電視影集,也紛紛宣布暫停製作。除了新聞之外,電視上恐怕會有越來越多的舊節目重播。而電影的製作流程比較長,預定近期上映的新片暫時不受影響,但正在拍攝或前期製作的作品就紛紛傳出災情。

從《美國隊長》第四集、《刀鋒戰士》、《阿凡達》第三集、《驚奇四超人》、《復仇者聯盟》,到《星際寶貝》真人版、《蜘蛛人》第四集,通通延後幾個月到一年以上。對全球各地的影迷來說彷彿回到疫情時期,得拿出耐心苦苦等候。

除此之外,罷工中的演員也不能參加電影宣傳活動,因此從首映典禮到各大影展,直到罷工結束前,星光恐怕會相當黯淡。

串流顛覆產業,編劇、演員勞動條件惡化

到底好萊塢勞資雙方在吵什麼呢?編劇和演員工會的訴求很多,但最主要的爭議點,圍繞在串流平台以及人工智慧。

近年來串流平台迅速崛起,改變觀眾收看影視節目的方式,但同時也改變影視節目的製作流程。編劇工會表示,製作方要求更少的編劇人數,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相同的工作,但卻不願給更多的薪資。在影集製作費上漲的同時,編劇酬勞的中位數卻下降了。

在此同時,演員工會則認為,相較於電影院賣一張票就是一份收入,演員並不會因為作品在串流平台的播出次數飆高,而分到更多酬勞。

因此,編劇和演員工會都希望,串流平台的分潤機制可以更合理。其中,演員工會明確提出拿到串流營收的2%。同時,編劇工會要求基本酬勞提高、工作人數要有最低保障。

我們必須了解和接受,商業模式已經完全變了,我們不能守舊,完全沒意義,這是現在癥結所在。

——絕命毒師演員布萊恩克蘭斯頓(Bryan Cranston)

針對生成式人工智慧崛起,編劇工會雖然不主張禁止用AI寫劇本,但要求就算編劇用AI,或製作方先用AI寫草稿,再給編劇改寫,都還是要把編劇列為主要作者,而且不能影響該給的酬勞,包括串流平台的重播費。

演員工會則是擔心,製作方會掃描複製演員的外型和動作,針對戲份不多或只有在背景出現的角色,用AI生成影像取代真人演員,以便降低成本。就像編劇工會一樣,演員工會雖然不反對使用AI,但不希望自己的AI「分身」,被無限應用在不同作品中,因此要求明確規定授權範圍以及合理的報酬

片廠和大型媒體公司這邊,對於編劇和演員要求基本工資和串流分潤提高,表示幅度太大了,實在很難做到。串流平台百家爭鳴,其實讓第四台的訂閱人數快速掉落,也讓電影院的營收變少。而媒體公司雖然砸大錢投資串流平台,但是透過串流賺錢並沒有想像中容易,訂戶上升速度面臨瓶頸。

除了Netflix之外的其他平台,包括Disney+和HBO Max等等,基本上都在虧錢。不過勞方代表則是反駁,串流平台常常投資一些爛作品,好像也沒有多精打細算,不如給勞方應有的回饋。

未命名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好萊塢每10年一次的勞資糾紛

此刻,勞資雙方談判陷入僵局,編劇、演員失去工作和收入,片廠和媒體公司短期還能撐下去,但長期來說,也會面臨沒有新作品的窘境。這場消耗戰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呢?專家說,或許可以參考好萊塢的罷工史。

加大聖地牙哥分校的媒體和大眾文化副教授希爾指出,過去100年來,隨著新科技出現,好萊塢幾乎每10年就會出現一波勞資糾紛。

60年代的有線電視、80年代的錄影帶、90年代的手機,而進入2000年後則是網路串流,當然人工智慧也是。工會所要求的各種保障,不只是公不公平的問題,更是希望替編劇和演員的下一個10年做打算。如果這次罷工沒有在這些科技問題上達成共識,只是暫時擱置的話,恐怕不久後勞資糾紛會再次爆發。

另外,這場罷工也非常考驗編劇和演員工會有多團結。希爾表示,這是1960年以來,兩大工會首次同步罷工,人數非常多,確實可以造成資方龐大的壓力,但工會成員彼此之間的經濟狀況也差很多。像喬治克隆尼這樣的超級巨星,1、2年不工作也無所謂,但也有更多必須兼差打工才能過活的演員,恐怕很難撐下去。而資方可能會看準這點,看看工會內部會不會有矛盾,進而導致談判立場鬆動。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