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青春還鄉】回鄉,和東布青許凱文「同吃一鍋飯」

許凱文,青春一位典型的還鄉回鄉和東部落青年。在年輕時如父母的布青願望,遠離部落、許凱到大城市求學上研究所。文同所有的吃鍋一切都是在遠離孕育他的部落和家鄉。但他卻沒有失去對部落的青春好奇心,當他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擔任助教學師後,還鄉回鄉和東回鄉的布青烈火被點燃。他決定打破「離開」的許凱路徑,將目光看回自己的文同出發地。並且他不僅自己回去,吃鍋他還想邀請更多青年回鄉,青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還鄉回鄉和東方法」。

回鄉,布青點燃爐灶的火,「同吃一鍋飯」。

找回失落的布農文化與驕傲

這把「燃灶之火」,得從布農族祭儀文化的失落開始說起。

在布農族文化裡,「同吃一鍋飯」(布農語:tastu baning)不僅僅是「吃飯」,它更是一段社會關係認可的過程。布農族耆老認為,當同吃一鍋飯後,原本的陌生人就能成為好朋友、一家人,並一起合作任何事。

對布農族來說,「祭儀」是連結家族與部落的重要形式。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射耳祭」,還包含一連串的農作歲時祭儀,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到進倉祭。

布農族耆老一向認為:「家到哪裡,小米也會到哪裡。」小米的祭儀是一段向大地致謝的過程,而布農族正是透過各種祭儀,傳承文化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並教導後代子孫感恩大地、尊重生命、重視家族。

但隨著社會文化改變,「很多祭儀文化已經流失了」,許凱文說。過去,無論是漢人還是日人,對原住民族文化並不理解和尊重, 許多長輩在不斷被歧視的眼光中,漸漸不說族語、拋棄祭儀。為了生存,並且讓下一代脫離被壓抑的辛苦環境,「遠離部落」成為不得不的選擇。

許凱文03Photo Credit: 許凱文提供

可以說許凱文的父母輩成了「被犧牲的一代」:脫掉原住民身份,帶著下一代拼命融入主流社會。遠離部落的結果,就是下一代只能透過書本,讀到部落中的各種故事和祭儀文化。

「一直到上大學念了相關書籍,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跟使命才慢慢被挖掘出來,才發現從小聽耆老講的精彩故事,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是一件多麽可惜的事。」許凱文道出新世代原民青年面對文化斷層的無奈。

這個無奈直到2014年,出現了轉機。在2014年,許凱文擔任原民會助教學師,在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負責協助受邀授課的部落耆老翻譯、記錄、準備教材,幫原民會推廣民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瞭解關於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而讓他去思考更深層的困境。

因為如果布農族的文化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比起翻譯、記錄更重要的,是如何傳承並延續祭儀文化,是怎麼讓更多人回鄉。

於是,他與這段工作經驗裡結識的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以「找出青年在部落生存的方法」為使命,試圖建立一個足以讓青年在部落安身立命,不再需要遠離的環境。於是他們共同創辦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簡稱「東布青」。

許凱文10Photo Credit: 許凱文提供

傳承文化、結合在地產業,幫部落青年回家

東布青的定位,是透過當代青年視野找出部落青年缺乏什麼、需要什麼以及想要什麼。

第一年東布青先從文化傳承著手,開辦許多教導傳統文化的課程,例如:建造傳統屋、學習捕獵技術等;第二年起,東布青開始將文化與產業連結,規劃許多小農產業、輕旅行產業相關課程。

到了第三年,東布青開始將視角轉變為創造支撐在地經濟的模式,首度引進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概念。

「在地創生,其實就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本樣貌,並推動它原本的特色,」許凱文直指地方創生核心。例如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中華三菱,除了在1999年成立中華汽車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也認為若要推動部落在地創生,必須與當地生態和產業結合;因此,從2015年開始推動農企合作,導入原民栽種之有機蔬果至員工餐廳,累計至2017年止,共採購 20,000 斤有機蔬果。

許凱文04Photo Credit: 許凱文提供

而東布青決定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高山協作過去被稱為「背工」,泛指在高山上幫登山客背負重物的工作者,是早期高山原住民族重要工作機會之一;然而,背工一詞其實隱含貶抑意涵,彷彿付錢就是老大,能讓他們背四、五十公斤重物,不僅工作者身體容易受傷,地位也不受尊重。

協作,則代表工作者與山友是平等關係。由體能佳、熟悉高山環境的協作者,負責幫山友在困難的登山旅行過程中處理各種日常所需食材、重要裝備等物品,讓山友能順利完成這一趟極具挑戰性的深度登山之旅。

他認為,透過重新定義高山協作產業,將重新塑造部落青年對土地的認識。「這會讓年輕人知道,我們從小長大的山,也是重要的產業基礎。」 他們開設了一系列課程,不僅吸引布農族人參與,更有超過一半參與者為外地登山客。不僅讓原青能留在家鄉,更能讓部落外的人走進部落,更加認識布農族的文化。

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8年,東布青將視角拉回「母語」,開辦布農族語書寫、閱讀等課程。因為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基礎,可是他們發現雖然祖父母輩會講母語,但爸媽那代卻多半跟小孩講中文,因此布農族這代青年普遍只能講母語單詞,無法流暢說出完整句子。缺乏語言,就無法接續祭儀的基礎,甚至連詩歌的意思都無法瞭解,更遑論認識布農族的世界觀。因此他們希望能藉著這系列課程,幫助布農族青年找回他們的傳統,也找回他們失落的祭儀文化。

「我們希望拉回過去,找回失落的祭儀文化,但同時也在傳統基礎上,用新的視野幫部落青年找到回部落的方法」,許凱文說。

許凱文11Photo Credit: 許凱文提供

重回部落,回家「同吃一鍋飯」

回家,不僅是能在部落獲得經濟基礎,更艱難的是如何真的「回家去」。

「為什麼要回來?」成了部落青年選擇回家時的質疑。這不僅是部落青年自我的懷疑,更是父母輩那代曾經拼命脫掉原住民族身份對「返鄉」的質疑。

「與其說返鄉,應該說『回家』。」專長在民族文化教育與社會工作的許凱文,過去的社會科學訓練,讓他學會在看每一件事情時,都會回歸「脈絡」。他認為父母親那輩是被犧牲的一代,他們不僅要面對失去文化的痛,更要面對這些在外成長的下一代回鄉時對父母輩的質疑與挑戰。換句話說,選擇返鄉的青年,往往會帶著外來者的價值看待自己的家,認為自己的家不好,想強硬地用外頭學到的知識取而代之。

許凱文07Photo Credit: 許凱文提供

「我們希望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思維,找出當代布農青年回家生活的那一條路。」

許凱文希望他們所做的,是讓世代間能彼此理解,瞭解世代間價值的衝突,從身為這個部落的一份子去思考家鄉的各種事物,包括:生活樣貌、結構、價值觀、思維。這種重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才能讓青年真正「回家」。

就像東布青的三足鼎立,底下燃起灶火的LOGO一樣,部落面對的不僅是外來者與部落內的彼此質疑和誤會,更是世代間一度遺失了彼此「同吃一鍋飯」的機會。

坐下來一起吃飯,不僅僅只是共食,更是一段相互理解的過程。弭平文化斷層議題、尋回遺失的布農族文化,東布青的理想是讓爐灶烈火升起,炊煙裊裊,部落青年與長輩們「同吃一鍋飯」,布農族傳統文化裡的驕傲,才能像火焰一樣燃燒。

中華三菱推動永續城市,長期關心偏鄉青壯年人口流失議題

中華三菱每年舉辦「發現之旅」,邀請車主為地方發展注入觀光活水。
中華三菱認為,返鄉不能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推動,應該以當地為主體,傾聽當地老店舖、鄉間道路的故事,拉起孩子與當地的連結,讓他們「願意」以及「有能力」返鄉。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