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为何爱聚群?我国科学家找到关键要素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董瑞丰)蝗虫为何容易聚群成灾?记者13日在中国科学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蝗虫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为何少量群居型蝗虫聚集,爱聚就会释放出一种独特的群国化合物,并在野外吸引和聚集更多蝗虫。科学该研究找到并验证了动物学家长期寻找的家找键素蝗虫群聚信息素。 这项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完成的到关研究,通过分析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虫的蝗虫体表、粪便挥发物,为何在35种化合物中鉴定出一种名为4VA(4-乙烯基苯甲醚)的爱聚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群国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极高,科学可由4只至5只散居蝗虫聚集而触发,家找键素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到关 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行为实验确定,蝗虫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不仅能吸引野外种群,而且不受自然环境中蝗虫背景密度的影响。 通过化学分析、行为验证、神经电生理记录、嗅觉受体鉴定、基因敲除和野外验证等多个层面,研究人员对4VA作为蝗虫群聚信息素进行了全面鉴定和验证。进一步研究显示,蝗虫触角上的4种主要感器类型中,锥形感器可对4VA产生反应,其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该研究成果已于12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审稿人、美国科学院院士莱斯莉·沃斯霍尔评价说,该研究工作做出了令人兴奋的发现,找到了一个人们长期寻找的蝗虫群聚信息素分子。 千百年来,蝗灾对全世界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经过科学研究,人们逐渐发现,蝗虫可以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群居型蝗虫会大规模移动或迁飞导致更大范围的蝗灾发生。群聚信息素被认为是蝗虫能够聚集的最关键因素,但此前还没有哪一种化合物被充分验证。 揭示蝗虫群居的奥秘,有助于制定绿色和可持续的防控对策。例如,未来有望利用掌握的信息素技术诱杀蝗虫或阻止蝗虫聚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重灾区建立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等,这将极大地改变人类防治蝗虫的举措。蝗虫为何爱聚群?我国科学家找到关键要素
编辑:高方勇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8-14 10:20:54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嘉兴开展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并发布点评
- 奧地利前外長:破壞「北溪」是恐怖主義行為
- 超強冬季風暴襲擊美國 已致至少15死
- 從「微醺」到「斷片」,如何用英文描述酒醉程度?
- 火树银花耀遵阳 非遗民俗闹元宵_
- 到了對的地方,終究會發光──勇士隊Marquese Chriss
- 今晚起連三場演唱會「停辦」 張學友發聲明致歉:我感染RSV
- 白宮:不明飛行物或為商業用途 與中國無關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75万人次
- 車友大哉問:騎乘技巧該學GP車手,還是日本騎警隊?
- 第5度表態! 拜登重申不排除動武保台
- 白宮:不明飛行物或為商業用途 與中國無關
- 韓國「世越」號救援不力案 9人被判無罪
- 北京朝阳开展健身操项目推广活动
- 韓國現首例感染「食腦變形蟲」病例 患者出現症狀10餘日後死亡
- 北京石景山:开展口腔诊所专项执法
- 福建厦门 开展村居卫生所和私人诊所药械安全专项检查
- 美國孟菲斯市黑人男子遭警察毆打死亡引眾怒
- 醫點名「4原因」都會害你近視 遺傳竟是其中之一
-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 | 山东济南消协倡导茶叶适度包装 推动绿色文明消费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