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物館吧The年官 Museum Bar
將近十年的官司對決,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各自派出了最強律師團應戰後,司結斯占終於在今年6月迎來大結局。果揭館文歸還
荷蘭最高法院宣判,曉被來自克里米亞四間博物館的俄羅文物必須歸還給烏克蘭,這些文物在11月27日順利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領的蘭進行後續盤點工作。克里
十年之前
整件事情起源於2014年克里米亞被俄羅斯併吞之前。米亞
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阿拉德.皮爾遜博物館(Allard Pierson Museum)向當時屬於烏克蘭的四間克里米亞博物館,借了數百件當地具有代表性且歷史悠久的物需烏克文物到荷蘭展覽,大部分為斯基泰黃金文物。年官
結果沒想到展覽結束以後,司結斯占這四間克里米亞博物館轉眼變成了俄羅斯的果揭館文歸還博物館,因此阿拉德.皮爾遜博物館不敢貿然歸還這些文物,曉被所以申請荷蘭法院仲裁,俄羅就這樣開啟了這一連串將近十年的法律訴訟。
俄羅斯克里米亞博物館V.S.烏克蘭國家歷史博物館,也讓雙方不得不在法院上為了文物撕破臉。
俄羅斯克里米亞博物館的代表強調,文物從哪裡來就是哪裡回去。這些文物大多是克里米亞出土,也與當地文化息息相關,應該要回到原本的克里米亞文化脈絡,而不是烏克蘭首都。
烏克蘭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代表則認為,2014年以前,克里米亞博物館是烏克蘭領土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文物當時都屬於烏克蘭國家的文化遺產,所以應該要回到烏克蘭才對。
十年之後
在不斷地上訴、打官司之後,荷蘭最高法院最終裁定——文物歸還給烏克蘭。法官認為:
雖然博物館的藏品是來自克里米亞,為克里米亞的文化遺產,但它們當時也是烏克蘭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這對於烏克蘭來說是重大的好消息,特別是在俄烏戰爭之際,能在官司上打贏了俄羅斯,不只能提升士氣,也能挫挫對方銳氣。
只是,這消息對原本擁有這些文物的四間克里米亞博物館來說,可是完全笑不出來,原本擺上「文物借展」告示的展櫃現在將永遠空著。
而原先促成這場展覽的荷蘭博物館學者,也就是主要跟克里米亞博物館接洽借展文物的人非常自責,覺得是因為自己辦了這場展覽,才會讓本來都好好在克里米亞的文物。
現在回不了家,還讓好意借文物給荷蘭的克里米亞博物館成了受害者。這幾間博物館看來,十年之後,不是朋友,也不可以問候了。
有興趣了解這件事情過程的人可以參考紀錄片《The Treasures of Crimea》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結果揭曉!近10年的博物館對決,荷蘭法院判決克里米亞文物歸還烏克蘭
延伸閱讀
- 大英博物館2000件文物遭竊:2021年就有人通報在eBay上看到館藏拍賣,館長引咎辭職
- 從《純真博物館》看物慾時期的土耳其
- 《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博物館應該同時作為「神殿」也是「論壇」
- 《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永遠年輕完美的永恆族——埃及法老們的雕像為什麼都那麼像?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鍾宇筑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