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薪火相传家国情——记优秀退役军人胡晨及其家庭

  5月10日,薪火相传年仅31岁的家国军人及其家庭退伍军人胡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克服乡俗羁绊,情记作出无偿捐献器官救助他人回报社会的优秀决定。心脏停止跳动后,退役他的胡晨一个肝脏、一对肾脏、薪火相传一双眼角膜,家国军人及其家庭使5位患者重获新生和健康。情记今年7月,优秀胡晨获“中国好人”称号。退役9月13日,胡晨记者来到枞阳县雨坛镇双丰村采访时发现,薪火相传胡晨的家国军人及其家庭无私大爱,除了部队的情记培养,也离不开他的家族三代家风的传承。从1938年开始,他的家族有胡文杰、胡建明、胡生友、胡树清、胡伟、胡炳炉、胡晨、胡飞等8人从军,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和平年代的国防建设,家族中三代8人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献身革命的红色基因。

  看着胡晨的遗照,父亲胡曙光十分难过。

  胡晨被追授“全省优秀退役军人”称号。

  胡晨的遗物。

  胡晨生前戎装照。

  小胡晨最喜欢“军装”

  秋日的雨坛镇双丰村十分宁静,田里的稻子有的已经成熟,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胡曙光的院子里,柿树上挂满了果实。

  胡曙光,1955年出生。虽然右腿因病落下残疾,却是村里有名的手艺人,篾匠、裁缝、泥瓦匠、烧窑、修理等,他都干得非常出色。

  1987年 9月,儿子胡晨出生后,初为人父的胡曙光干起事来更是劲头十足。3年后,随着小儿子胡飞的出生,一家四口虽然日子清苦,但也其乐融融。

  然而胡晨7岁那年母亲的离世,打破了全家的宁静。胡曙光既当爹又当妈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再加上腿有残疾,不能干重活,一家人生活更加艰难。于是,幼小的胡晨便帮着父亲一起干活、照顾弟弟。“他从小就喜欢干活,也很会干。经常跟我说‘爸爸,让我来吧’。”胡曙光说:“每年收稻子的时候,我扛稻包很吃力,他就帮着我一起弄,自己一 个人 慢慢 地把 稻子 扛回去。”胡曙光说,那时候他最心疼的就是看胡晨扛稻包,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啊,稻包压在孩子身上,也压在当爹的心里。

  胡晨的童年是在学校、家里和田间地头中度过的。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胡晨,反而让他快速成长为一个乐观、坚忍的男孩。

  “孩子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亲手做的,儿子最喜欢我仿做的‘军装’。”胡曙光说,胡晨照相的时候一定要穿上“军装”才肯面对镜头。

  传承家族“红色基因”

  2004年 7月,胡晨从牛集职业高中毕业后,先是在家帮父亲干了几个月的农活。当年12月,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军人,在福建省福清市镜洋镇墩头村司训大队服役。一个家族在三代人里出了8 名军人。胡曙光说,胡晨从军之路,其实传承了家族的这一红色基因。而胡文杰,是胡曙光记忆中这个家族最早从军的人。

  1938年,胡曙光的大伯胡文杰在无为参加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胡曙光最佩服的是二叔胡建明,二叔参加了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在战场上立过功也受过伤。胡曙光说,最喜欢听二叔讲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故事,那时候觉得二叔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二叔有次回来,送我一个黄色的军用挎包,我用来当书包,得意了好一阵子。那个挎包我一直保留了很久。”胡曙光说。

  胡曙光自豪地说,从1938年开始,他的家族里有胡文杰、胡建明、胡生友、胡树清、胡伟、胡炳炉、胡晨、胡飞三代8 人从军,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和平年代的国防建设。

  “胡晨小时候就跟我说,他也要当兵。”胡树清说,军装、小挎包、战场和军营的故事,使红色基因在血脉中流淌,红色信仰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受胡氏家族的影响,今年9月13日,胡晨姑姑的儿子徐胜已应征入军。

  捐献器官彰显“大爱”

  经过部队的锻炼,胡晨第一年被评为优秀学员,第二年被评为优秀士兵。胡晨本该有机会继续留在部队去实现人生的梦想,但一想到身边还有其他战友更需要留在部队,父亲也需要人照顾,便于2006年 12月毅然退役回乡。

  在部队是优秀士兵,回到地方依然是好男儿。在胡晨和家人的影响下,弟弟胡飞也毅然选择走进军营。胡晨退役回乡后担负起照顾父亲、持家致富的担子。他与父亲一起在北京务工,各种水暖业务驾轻就熟,专心细致地为客户服务。

  “胡晨成家后,邻居们都说我们是幸福的一家子。”胡曙光说,正当一家人憧憬未来时,不幸降临了。2015年 5月,胡晨初为人父,妻子王主静却因怀孕导致心衰,剖宫产后病情恶化,抢救50多天后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为给妻子治病,稍有好转的家庭又负债累累,胡晨将幼儿胡景奇托付给父亲后,自己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然而祸不单行,2016年胡晨外出打工期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脑炎,病情迅速恶化,持续出现癫痫发作症状,其后大部分时间他 都是 在重 症监 护室 度过的。在患病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接受了多次大型手术。在治病期间,他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直面病魔,一次次昏迷又一次次顽强地挺过来。

  病情一天天恶化,生命随时可能走到尽头。病重的胡晨已经不能说话,在眼神交流中,父亲知道他还有最后的愿望要实现。当父亲说出是不是想捐献器官去救助他人时,胡晨点了点头。

  今年5 月10日 13:30,胡晨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安徽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的专家立即进行了器官获取手术,并将他的一个肝脏、一对肾脏、一双角膜给了5位患者,使他们重获新生。

  “他是亲人更是榜样”

  “他是我的亲人,也是我的榜样。”谈起胡晨,弟弟胡飞说,哥哥患病毒性脑炎时他已在军营服役了8 年,2016年 12月,胡飞选择退役回家照顾重病在床的哥哥和年迈的父亲。

  2017年 6月,胡飞顺利受聘村扶贫专干一职,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胡飞说,他除了工作,就是照顾好父亲与侄子。如今,3岁多的胡景奇已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胡飞说,侄子是哥哥的孩子,也是他的孩子,他永远也不会丢下侄子。

  胡晨的无私奉献,感动了社会。2018年6月,胡晨被追授“安徽青年五四奖章”,7月获“最美复退军人”称号,并被评为“安徽省优秀退役军人”和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枞阳县作协主席谢思球还创作了《你走进黄昏,却给别人以清晨》的诗歌,献给无偿捐献器官的枞阳籍退役军人胡晨;枞阳县文化委创作了胡晨事迹情景剧《大爱无疆》……据了解,枞阳县文明办将在县城浮山路打造“传育立行·家风故事、好人好事”一条街,计划设计安装30块宣传牌,其中安排4块宣传牌专门展示“中国好人”胡晨的家风故事。

  方千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六乔摄影报道

稿件来源: 安徽网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