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进入高发期,食用贝类需注意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赤潮沿海海域“赤潮”进入高发期。进入沿海的期食贝类因“赤潮”蓄积毒性,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事件。用贝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 贝类鲜香美味,注意深受大众喜爱。赤潮我国沿海贝类有4000余种。进入常见的期食有贻贝(又叫海虹、淡菜等),用贝海螺、类需蛤蜊、注意牡蛎 、赤潮扇贝等。进入 贝类本身不产生毒素,但如果其摄食了有毒藻类或与有毒藻类共生,则可能在体内蓄积毒素,形成贝类毒素。贝类毒素无色无味,在贝类体内呈自由或结合状态,主要贮存在贝类的消化器官中,如果染毒的贝类被人食用后,贝类毒素会在人体内迅速释放而导致中毒。 不同贝类对毒素的蓄积、代谢和排除能力存在很大差别,贝体内毒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尤其是当有毒“赤潮”发生时,贝类体内更易蓄积毒素。 根据中毒症状的不同,常见贝类毒素主要分为四类,即腹泻性贝类毒素(DSP)、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神经性贝类毒素(NSP)和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ASP)。目前,我国贝类毒素中毒主要以腹泻性和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主。 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口唇刺痛和麻痹,并扩散至面部、脖子、肢端,伴有头痛、晕眩、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会停止呼吸、窒息死亡。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肌关节无力、冷热感觉颠倒、说话吞吐困难等。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晕、眼花、短期记忆功能丧失。目前,所有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贝类毒素不会使贝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通过颜色和气味并不能判断其是否已染毒。煎炒、水煮、高温、高压等常用的烹饪方法也不能完全破坏贝类毒素。所以,预防和及时对症治疗是减轻贝类毒素危害的主要方法。 沿海地区居民不要在有毒“赤潮”预警期间“赶海”捕捞或采食贝类,平时也不要在排水口(如电厂冷凝水、生活污水)附近海域采集、捕捞贝类。 消费者在购买贝类时,要选择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食用贝类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用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要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伙伴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贝类毒素,牡 蛎,扇贝科学认识贝类毒素,类需谨防食用贝类风险
贝类本身不产毒,期食有毒藻类是元凶
常见毒素分四类,均无特效治疗药
毒素不易被破坏,科学预防是关键
01 把好捕捞关
02 把好采购关
03 把好食用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外媒:美國洛杉磯山火遇難人數升至24人
- 台灣、美國觀眾都愛《媽的多重宇宙》,驚人票房證明富有創意的故事仍是電影院救星
- 歐盟「戒斷」俄羅斯能源有腹案,加速天然氣脫俄成最大挑戰,怎麼做到?
- 北韓今年14度試射飛彈還揚言全力生產核武,美國擬在聯合國安理會加大制裁力道
- 緬甸國防和安全委員會決定繼續延長全國緊急狀態6個月
- 烏克蘭亞速軍團:俄軍已攻入鋼鐵廠爆發激戰,莫斯科稱5日起連3天開啟人道走廊撤離平民
- 國民黨審查委員以「研究228撕裂族群」反對陳翠蓮任公視董事,台派批:台灣轉型正義的悲哀
- 開放演算法與言論自由就是理想的社群平台?馬斯克恐怕還不了解即將面臨的挑戰
- 电饭煲中预浸泡对陈米饭气味特性影响及机制解析(二)
- 「拉力賽」與「場地賽」有什麼差別?領航員又是如何搭配正駕的呢?
- 中國「稀土之都」包頭疫情封城全市靜止狀態,外界憂重挫電動車、儲能等產業
- 《黑暗騎士崛起》:米高基頓扮演蝙蝠俠的消息一出,阿宅粉絲們的怒火立刻排山倒海而來
- 出入境人数持续攀升,第三季度超1.6亿人次
- 龍應台《天長地久》:真正留在你身旁,我才認識了九十三歲的你,失智的你
- 《我的朋友安娜》:「像錢這種東西,一瞬間就能化為烏有。」我很高興聽到安娜這麼說
- 台大學者提出「異種複製」復育石虎計畫,動保團體提4大質疑、批違反研究倫理盼撤回
- 密室毒杀案:六名越南裔游客魂断泰国
- 《漫畫行為經濟學 不理性錯了嗎?》:「時近效應」教你把話倒過來說,保證戀愛必勝!
- 【專訪】《權力製造》作者柯映安:家族企業一代是狼、二代是哈士奇,不同物種還是要一起工作
- 國寶喜劇泰斗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金馬獎最佳導演:「感謝幾十年來帶給大家歡樂」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