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天价药再创新高!2100万一针贵过学区房,国产替代何时落地?
导读 一针药,进口能有多贵?继前不久,天价替代1300万元一针的药再罕见病药Zolgensma走红后,美国蓝鸟生物也公布了一款,创新用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高万过学国产基因... 一针药,能有多贵? 继前不久,针贵1300万元一针的区房罕见病药Zolgensma走红后,美国蓝鸟生物也公布了一款,落地用于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进口基因疗法药物——Skysona。定价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27万元),天价替代再次刷新“全球最贵基因疗法药物”记录。药再 消息一经公布,创新立即引起人们争议。高万过学国产进口药动辄千万,针贵普通人如何能用? 或许对于少数ALD患者家庭而言,无疑是迎来生的希望。但对绝大多数患者家庭来说,则是雪上加霜。世界上最痛心的事,莫过于患上绝症、好不容易等到救命药,却因支付不起,眼看生命流逝。 01 生存:一场偏爱富人的游戏? 在BBC一档名为《要么早死,要么有钱》的纪录片中,曾讲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英国一个名为Stockton的小镇,一街相隔的贫民区和富人区,寿命差距却达到了惊人的18岁。 去年,《JAMA》杂志也发布了一篇美国西北大学Gregory Miller的同类论文对此进行了证实。他们在对5400名成人样本进行检查后发现:较高资产对应着较低的死亡率,寿命差距最大,可达30岁。 撇去自身基因、气候环境等因素,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支付能力,被认为是造成贫富寿命差的主要原因。那些拥有更多财富的人,不仅更容易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当危险发生时,也能负担得起顶尖医疗资源。从24小时专家医疗团队在家陪护,到全球顶级专家联合会诊,再到各种前沿黑科技…… 相比之下,普通人的生活大多围绕工作连轴转,健康生活很难平衡。偶尔遭遇一个小灾大病,生活更是寸步难行。比如人们熟知的种植牙一颗上万元,髋关节、器官移植动辄数十万元,还有富人圈风靡的“赛乐瑞”类抑老分子都因一年150万元的天价,沦为“富豪专属红利”。 02 国产能否替代?降价是否可能? 进口天价药动辄千万,企业不降价,普通人如何为这类天价治疗费埋单?此前,SMA罕见病药剂诺西那生钠2019年在国内上市时,一针高达70万元。去年经过医保九轮谈判后,将其成功降至33000元。2100万元一针的Skysona基因疗法药物,是否能再次实现“神降价”? 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团队高级总监李谦表示,当前基因治疗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罕见病药早期研发生产阶段人员资金投入巨大,价格普遍较贵。后期随着产业化进程加快,技术成熟度提升后,有望进一步实现降价。 细数近两年一些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改变也可发现,科技的发展势头在往普罗大众倾斜。心脏支架从上市初期高达10万元,到现在跌至700元;种植牙从“一口二线城市一套房”跌至千元一颗;试管婴儿也从几十万元自费行列,纳入到部分地区医保之列;甚至长期被人们称为“富人生命专利”的“赛乐瑞”类分子,也正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资料显示,在2013年哈佛Paul·Green老龄实验室发现其在逆转老龄志愿者身体水平作用时,全球知名试剂网站Sigma-Aldrich对“赛乐瑞”类原料一克标出22641元的天价。随后几年一度达到100万/年的价格高地。 援引2013年到2021年期间论文,在国外庆应大学、华盛顿大学之后,同济大学、清北研究院、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也曾对此技术开展过相关研究:当年近70的老龄志愿者,在服食“赛乐瑞”类分子剂后,他的细胞活化程度得到提升。包括肌肉骨骼指数、表皮毛发等生理指标,都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这两年,随着中、美、日等多家生物科技企业入局,此类科技成本大幅下降90%。2021年7月,京东国际经谈判,以四位数的价格将日本源生株式会社旗下,一款名为“赛乐瑞”的产品线以“轻奢”品类引入国内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生物黑科技的高价在于前期研发成本高昂。不管是Skysona、Zolgensma等天价进口药,还是富豪青睐的上述保命科技都是如此。当后期企业入局数量增加,市场成熟和竞争加大,回归到普罗大众手里是大势所趋。 03 科技的天平,向普罗大众倾斜 蓝鸟生物此次发布的2100万元天价基因治疗物同样如此。这对很多人而言或许是一次“无效发明”,但从整个生命科技的发展历程而言,仍然值得肯定。李谦表示,“得益于技术不断积累与突破,基因治疗从医学基础研究转化落地,成为可以惠及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产品。” 这意味着人类在基因疗法领域已经开始成功地走起路来,成为近年来生物制药领域的热门话题。从今年7月至今,就已有Zynteglo、Skysona、Roctavian 、Upstaza等四款基因疗法获欧盟和美FDA批准上市。在中国也有相关企业开始进行基因疗法药物开发。 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曾预言,2045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帮助人类实现永存。他列出了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纳米机器人、干细胞、脑接接口等五种技术。现在,距离目标实现还有23年,基因疗法的发展将向人类生命长度和质量,带到数字100还是150?值得期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张蕾 见习编辑 王之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73岁奶奶教成年人识字 她的直播间“藏着”上万成年人的秘密
- 全国质监系统规划工作座谈会在南宁召开
- 张茅会见哥斯达黎加经济、工业和贸易部长赫尔南德斯女士
- 两部门:12种产品不再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
- 福建福州:全面推行开办企业银行简易开户服务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老年助行器质量安全消费警示
- 全国少年儿童“质量安全”绘画活动评选结果公布
- 海关总署: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8.9%
- 网游消费激增 如何避免“宅娃”荒于嬉
-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对唐山质量工作提出要求
- 市场监管总局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服务活动
-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 突出便利化、智能化、绿色化 第七届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再升级
- 国家药监局就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案件同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保持着沟通
- 质检总局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保持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高压态势
- 来佛冈,感受可以触摸的乡愁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18年上半年缺陷产品召回工作情况
- 回家的“路”更加有“质”有味
- 田世宏出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2018年全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