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快速致勝》:脫胎自「八二法則」的「五十比一法則」,如何幫我省下時間並創造收益?

文:詹姆斯・阿圖徹(James Altucher)

運用五十比一法則,快速省下時間,致勝自法則的則何多出收益

我有次搭計程車,脫胎和運將攀談起來。比法幫省他說話帶著口音,下時說自己是間並土耳其人。不知怎麼地聊到他下西洋棋的創造事。

「噢!收益」我說,快速「我也下西洋棋。致勝自法則的則何」我想他大概是脫胎懂得規則、隨便玩玩的比法幫省那種,我們可以聊一下。下時依美國的間並等級制度,我屬於「大師」(master)級別,創造而光是獲得這項稱號已經為我的生活帶來很多好處。別人一聽到「西洋棋大師」,立刻誤以為是「聰明」的意思。只因為這項榮譽很早就被我寫進了履歷,我被大學和研究所錄取,也應徵上好些職缺,我甚至還募到款項,只因為大家都認為西洋棋大師的身分代表我很聰明。

我問計程車司機是否參加過錦標賽。

「有,我是土耳其全國冠軍。」

「什麼?!」

「是的,我是國際大師(international master)。」

這表示他比我強很多。他告訴我,他花了額外五年的時間鑽研西洋棋,不斷參加錦標賽,才從大師躍升到國際大師。換句話說,我投入的心力只是他的兩成,但我「只是」大師,而他是頂尖的國際大師。但如果我多練五年,對我有什麼好處?雇用我的人、被我拉進來投資的人、因不同機緣一道共事的人,根本不在意這個,也不曉得大師和國際大師之間的差別。大部分人會以為是一樣的,甚至對於一般的西洋棋手來說也一樣。

一般的西洋棋手分辨不出兩種等級的下棋風格,儘管我能夠分辨(他起碼三回贏我兩回)。在這件事上,我設定好優先順序,達成第一個目標(大師)後,便不再參加錦標賽,並且利用這個稱號拿到各種好處,因為社會上認為擅長某些活動的人就是「聰明」。

你必須退一步檢視全局,思考哪些活動對你最為有利(以及好處可延續多久),有助於快速達成你渴望達成的目標。

現在……稍微變化一下。

「八二法則」可再自我套用。

假如你將「八二法則」套用在它自身上,會得到「六十四比四」法則。種植在園內四%的種子為你帶來六四%的價值。

(○.八×○.八=○.六四;○.二×○.二=○.○四)

花匠會告訴你結果確是如此。

四%的工作為你創造六四%的價值。

依此類推。

再做一次。

再把「八二法則」用在「六十四比四」法則身上,結果大約是一%的工作會帶給你五成價值(嚴格說來,是○.八%的工作會為你帶來大約五一.二%的價值)。

你該如何找到那一%的活動,既可保有你目前創造的五成價值,同時還能百分之百運用你的時間?

試想你是個雇主,手下有一百名員工。

根據上述的五十比一法則,其中一位員工大概能替公司創造出五成的價值。

誰是那個員工?或者說,哪四位員工創造了六四%的效益?或者說,哪二十位員工為你的公司帶來八○%的營業收入?

衡量真正重要的員工。

  • 先給「價值」下定義。是指營業收入、利潤,還是談成新的交易?
  • 進行衡量。比方說,上個月新客戶的業績,其中八成是由哪二十名員工達成的?在二十名員工裡面,上述八成中的八○%是哪四人達成?其中又以誰最強?

在日曆上寫下你一天之內做過的事,就算是最細微的瑣事,如:「十點零三分―十點零五分上廁所」。連寫一個月。許多人回想當天的事,都不記得做了些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在毫無生產力的事情上。那麼,到了月底,有了這些資料,加上你仔細思量後所決定的優先次序,你便可找出你創造最大產值的一%時間。

現在,若你願意接受一半的產值,但和先前相較,只利用一%的時間做某件事,你就可調整自己的時程表,只用一%時間做事。這不是說要你用其他九九%的時間在網飛(Netflix)上瘋狂追劇,雖然也可以。有時候追劇也不是件壞事,有時間休息並恢復活力對大腦及創造力都頗重要,也有助於抒壓。

但現在你也可決定自己想探索哪些新鮮事。你才剛釋出了大部分時間。是的,你可能僅剩一半收入,但人生美好,而你有時間追求其他興趣、其他可帶來收入的活動,或可能衍生更佳機會的創造性活動。

舉個例子,我架設了Stockpickr網站,這個社群網站專供有志於投資的人交流,有許多特點,像是列出知名投資客的股票投資組合,這樣其他人或許可以研究股票巨擘巴菲特或卡爾.伊坎(Carl Icahn)等人選擇的股票。這個網站也讓用戶彼此認識,可互傳訊息。還有留言板,人們可發佈一則帖子,像是「Google股票非常值得買!」,大家就會加入討論。

用戶也可輸入自己的投資組合,而演算法會將相似的組合進行配對,好讓用戶結識意見相近或興趣相投的人,也許可相約討論投資心得。最後,網站上有個頁面列出不同的選股結果,如「昨天哪一支股票下跌最多?」或「五月份哪支股票的盈餘最好?」。

我很自豪這網站有這些特點,不過我在研究流量時發現留言板的瀏覽次數最多,而股票組合極少人上去瀏覽。我在架設網站時,花費兩成心力開發留言板,而它至少創造出八成的流量。接著我進一步檢視,發現留言板上大部分的流量是在拋出問題的帖子上,如「目前有哪些被低估的股票?」或「有哪些高股息的股票?」。

結果發現四%的網站內容(留言板上問問題的帖子)至少產生六成的流量。於是我嘗試新做法,約莫花了我一天時間編寫程式,在網站上增設了顯示問題與答案的區塊。大家可在此提出任何問題,其他用戶可以回答。就在同一天,我讓「問與答」上線,網站的瀏覽量翻了一倍。因此,經由研究哪兩成的內容帶來最多價值,我就能致力於改善那個區塊,以產生更多流量。更多流量為網站吸引了更多廣告,因而帶來更多的收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