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喀远程会诊,跨越万里打好“保肺战”
日前,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疏附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际远程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保肺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援疆)冯定云携麦日耶木姑丽医生远程汇报一例肺部疑难感染的粤喀远程病例。与以往的打好多学科联合诊疗不同,此次会诊依托国际远程医疗中心,保肺战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专家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相关团队齐聚云端,粤喀远程跨越“万里”会诊。打好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会诊现场。 患者张先生来自喀什,保肺战从事建筑行业。粤喀远程3年前,打好他开始反复咳嗽、咳痰,在冬春季尤为明显,但彼时他并未重视病情。且长期抽烟,患有“2型糖尿病”,未经过科学有效诊疗,自服药物效果欠佳,他的病情恶化加重。今年五一假期,他感到咳嗽、咳痰加重,并有呼吸困难、心慌,出现神志淡漠、精神差、口唇发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前后方专家联动会诊。 因不堪病痛的折磨,5月4日,家人将张先生送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到院时,患者呼吸急促,病情危重,所幸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快速救治,病情得以控制,但因部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遂叮嘱患者定期复诊随访。 7月10日,尽管张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但后续的治疗方案以及是否存在合并恶性肿瘤,仍不能完全明确,为了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情,张先生再次入院。 鉴于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为了使张先生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冯定云等援疆专家与后方医院携手,为张先生进行多学科会诊,量身制定诊疗方案。在与后方医院联系后,邀请到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杨钦泰领衔的变态反应(过敏)科学科联合相关专家团队,并确定17日双方开展远程多学科(MDT)医疗会诊。 会诊当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援疆专家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影像中心、消化内科、药学部以及中山三院变态反应(过敏)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病理科的专家们展开细致的讨论。 冯定云表示,通过会诊讨论,目前基本明确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诊断,合并恶性肿瘤可能性不大,但仍需要随访。将结合会诊专家意见及患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完善部分检查,调整部分治疗方案,动态随访观察,实现病情的“长治久安”。 专家们针对患者的影像图进行讨论。 据介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在与广东援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并依托广东专家门诊MDT平台,正在建设“精准诊疗,规范随访”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诊疗新模式,实现对呼吸道疑难感染疾病的快速精准诊治和规范随访,体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良好诊治能力。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执行院长崇雨田表示,链接广东省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多学科远程会诊,有利于充分调动各个专业领域的力量,针对病情充分讨论和诊断,为病患制定诊疗的“最优解”,并尽可能降低减少治疗的副作用。目前,广东医疗援疆力量积极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MDT平台,推动硬件软件同步提升优化,使之成为造福南疆地区各族群众的高水平医疗平台。 “我不出喀什就能得到这么多广东专家的会诊,非常感谢他们。”张先生说,这次会诊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充分体现广东专家门诊MDT平台的便捷性、优越性,让患者“少走弯路,多得实惠”。 据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MDT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标志着广东医疗援疆工作取得新突破。广东援疆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高水平的医疗专家资源融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民族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记者】袁瀚 【通讯员】陈颖蓓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福建厦门:护航新商圈新春“开门红”
- 小红薯“变身”脱贫大产业
- 脱贫不忘再奋斗 带领村民同增收
- 【重大项目攻坚年】引江济淮:节制闸工程有望年底验收
- 爱心捐赠暖人心 粤桂协作促振兴
- 小山村迎蝶变:“换脑筋”换来生产力 “滚雪球”滚出产业链
- 我县召开国庆中秋期间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工作会议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2020年第4次全体会议召开
- TikTok禁令生效日或再獲延長 蘋果Google重新上架
- 白荡湖大闸蟹, 带你品味记忆中的味道
- 我县城市管理“示范道路”“示范街区”正式挂牌
- 我县召开深化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推进会
- 毕业求职,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 枞阳县“四提升一保障”推动质量工作开展
- 枞阳县前十一个月私企同比增长13.8%
- 村民自己动手美化家园
- 硝酸钾滴定溶液标准物质:测量精准更可靠
- 县委常委会会议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 枞阳:“三坚持三强化”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 特殊的教育 特别的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