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蒂芬.庫查克(Steven Kuchuck)
精神分析扶正創傷的精神地位
眾所皆知, 佛洛伊德在1897年放棄了誘惑理論(seduction theory),分析這個理論假設所有的和心歇斯底里症患者與大部分精神官能症患者,童年真的理治療的離機有受過性(或是身體與語言上嚴重的)虐待經驗,而他們的關係症狀則是這些創傷的病理後果。但佛洛伊德與之後的性革型反精神分析,在病因學的命防解釋上,把重點放到兒童與成人(倖存者)的衛性伊底帕斯慾望以及對性接觸的幻想(fantasies)上,而不是解的典實際的性創傷。從這一刻起,轉創精神分析對創傷治療就「僅」關注幻想本身——也就是傷倖心靈內在的內容而已。
在那個年代,精神因為童年有過受虐經驗而前來尋求治療的分析善男信女們,都會被治療師告知那是和心他們自己的願望與幻想,虐待從沒真正發生過,理治療的離機而這又造成了二度創傷;在許多案例中,他們小時候曾勇敢地與父母或其他大人求助,但大人卻反而責怪他們,只因大人們無法接受這可怕的真實;治療師的舉動悲劇性地加劇與複製了他們的童年經驗。對於「真實」虐待的認識與治療,變成創傷療法或一般心理治療才會觸碰的領域,反而跟精神分析沒有關係。
在佛洛伊德放棄誘姦理論十幾年後,他的個案兼同事,也是現在被公認為人際關係與關係取向精神分析的先驅——桑多爾.費倫齊,曾提出(1932)並隨後發表(1949)一個在當時很基進的觀點,那就是心理痛苦與創傷確實是肇因於真正的——而非幻想的——虐待事件。這個觀點導致費倫齊與佛洛伊德決裂,在他生命最後幾年中,還被瓊斯(Jones,1957)和其他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會員指控,說他已經精神崩潰而且「瘋了」。他的理論遭到駁斥(事實上這根本與他的理論無關,只是因為他跟佛洛伊德鬧翻了)並被驅除出精神分析社群(Aron and Harris, 1993)。
在費倫齊被逐出精神分析界約半個世紀後,他的臨床日記才被出版(Dupont, 1988),關於他發瘋之類的謠言被洗刷乾淨,並能看到他對真實童年性創傷所造成的心理影響,有非常具啟發性且犀利的觀察,這是過往精神分析都無法觸及的領域。他不只提起了解離與其他因子,還提出了對「認同攻擊者」(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這個概念是費倫齊最先講的)的觀察、早期受虐經驗的身體化(somatization)防衛、對傳統反移情的挑戰,以及記錄了精神分析情境在處理虐待倖存者時會遇到的特殊動力,提到這類個案面對治療時會有更強的阻抗等等。
費倫齊的臨床日記與其他文章——包括重新出版那篇讓他被逐出學會的論文(Ferenczi, 1949; Ferenczi & Dupont, 1988)——以及一些推廣他的理論並將其應用到當代臨床思想與實務的學者們(Aron & Harris, 1993; Rachman, 1997; Rachman & Mattick,2012; Meszaros, 2014; Harris and Kuchuck, 2015; Kuchuck,2017 among others),都對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蓬勃發展的關係取向精神分析做出很大的貢獻,是這持續發展學派的精神標竿。
如前所述,費倫齊的工作,更具體來說是對創傷的工作,都具有前瞻性並留給了關係取向豐富的文獻。這也連結到關係取向文章所強調真實、系統化的主要範疇——像是虐待、社會文化、經濟與政治因素,以及其他社群與更大的系統——這告訴我們身為人類在發展上其實會受到各式各樣的負面影響,那不只是內在心理因素,很多更是外在的因素像是貧困、種族主義、性別剝削、恐同情節、恐跨情節、身體羞辱、虐待等等(Orbach and Eichenbaum,1993, Orbach, 2003, 2019, Wachtel, 2008, Altman, 2009, 2020,Dimen, 2011, Layton, 2020)。最近也有一篇非常棒的關係取向文章在講創傷的代間傳遞(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Harris, Kalb & Klebanoff, 2016, 2017; Grand and Salberg, 2017; Salberg and Grand, 2017)。
#METOO運動
隨著MeToo運動的擴展,越來越多個案開始回憶起/有勇氣把自己被性虐待的經驗帶到治療中。正如第二章所討論的,這對一些曾受創的分析師是個新的挑戰,他們可能會重新想起自己被虐待的經驗,或是被與時俱增的這種對於性暴力的新聞報導給重新創傷。最近在《精神分析對話》期刊中就有篇重要的文章,用嶄新的關係取向角度來探討這個現象(Ceccoli, Goldner and Guralnik, 2020)。
解離與創傷
有些人可以比其他人更能「處在多重空間中」,而有些人連空間都沒有,這些人就是所謂心靈組織比較偏向解離,而不是偏向潛抑的人。對這些人來說,自我狀態會防禦性地盡量分割開來,確保在特定時刻只有主要的自我狀態處在意識層面,而排除其他狀態。利用這種方式,主要的、處在「真相」(truth)位置的自我狀態就不會受到其他狀態的干擾,特別是那些會令自己恐懼或困惑的狀態(Bromberg,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