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台籍医生在大陆:“融陆”生活渐入佳境

  来到大陆,融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台籍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医生朋友、凝聚了新的大陆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生活热情和温暖。他们是渐入佳境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融陆“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台籍你我共同倾听。医生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两岸》融媒体栏目,大陆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生活真实声音。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朱延静 陈文韬)有人为爱奔赴,渐入佳境有人收获满满归属感,融陆有人已成“台湾人当中的台籍老北京”。近日,医生3位在大陆打拼的台籍医生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畅聊他们在大陆工作、生活的点滴。从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乐在其中,他们的“融陆”生活已渐入佳境。

  为爱奔赴,事业爱情双丰收

  “我来福州的契机很简单,单纯是为了爱情,奔赴而来!”聊起为什么到福州定居,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台籍医生陈柏叡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也很干脆。

  2002年,陈柏叡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启了在大陆的八年求学生涯。2010年,为了爱情,陈柏叡连毕业典礼都没参加,买了张机票就来福建工作了。

  陈柏叡坦言,“很多人问我,你来福州是因为离台湾近?是语言容易适应?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其实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的老婆,她也是我的学姐”。

  到如今,陈柏叡已经在大陆生活了超过20年,从小就梦想当医生的他,选择来大陆寻找机会。这一来,就不想走了。他也如愿成为了福州市首位事业单位聘用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台胞,有了正式的编制身份,他正一步一个脚印向上发展着自己的专业。

  作为客家人的陈柏叡,太太也是客家人,客家话已成为他们沟通的“官方语言”。

  陈柏叡提到,最近父亲来到大陆,带来了这几年考证的族谱。族谱显示,陈柏叡一家是从福建宁化迁出去,之后到了台湾。“所以我觉得在闽台之间,真的是有很多很多的联系。”

  “民以食为天”,陈柏叡从小最喜欢吃奶奶做的姜丝炒大肠,如今奶奶已经过世,但在大陆的客家餐厅里,他每次去还是会点这一道菜,让他内心感觉很温暖。“闽台真的是一家亲,真的是同祖同源。”

  归属感,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中

  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医生、觉得中医很酷、受父辈家国情怀影响,在三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北京灵兰中医诊所台籍中医师刘元媛如愿来到了中医的发源地——大陆,成为了一名中医。

  在北京的多年生活,让刘元媛感受到了浓浓的归属感。烤鸭、涮肉、卤煮、乾隆白菜……都是刘元媛喜欢吃的,留在北京过年的时候,同事都说她是“一个台湾姑娘,长着一个北方人的胃”。

  此前,刘元媛住过三年胡同,她回忆说,“那里的大爷大妈都非常照顾我,有时候晚上做了酸菜白肉,都会煮成一锅来给我吃……当然,北京也有很多很好吃的台湾菜,所以其实在北京生活,我没有什么适应上的困难”。

  除了美食上的“有效诱惑”,惠台措施的不断细化和落实,也让刘元媛有了更多事业和生活上的归属感。

  她举例说,拥有了台湾居民居住证,去政务大厅办业务可以和大陆居民一样,流程上“畅通无阻”。她在台湾地区考取的美容相关执照,也换发了对应的大陆执照,“这对于我们这些想要(来大陆)定居发展的台胞来说,真的感受到越来越多,然后也越来越有归属感”。

  “台湾人当中的老北京”

  和刘元媛不同,虽然自己的理想职业一开始并不是做一名医生,但受到家族从医的影响,北京协和医院台籍医生丁文蕴最终来到大陆求学、从医。如今,丁文蕴已在北京居住近21年,她笑称自己已是“台湾人当中的老北京”。

  “老北京”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丁文蕴很爱喝豆汁,曾经是瓷器口有名的豆汁店的“粉丝”。“我是个吃货”,在节目中,丁文蕴表示自己也很习惯北京的气候,“我就是喜欢这里干燥的气候,我觉得很舒爽”。

  由于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够久,丁文蕴既是北京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惠台政策的亲身体验者。她说,有了台湾居民居住证之后,自己的出行更加便利了,“就和大陆居民的身份证一样”。

  丁文蕴说道,“都是一点一点在进步,然后逐渐越来越美好的一个过程。”

  “我也喜欢这里的人,北方人特别地直爽,喜欢北京就是因为各个方面,要在这里长期生活必须要适应这里,要融入这里,而且要爱这里。所以我喜欢北京,我爱北京,我愿意成为一个台湾人当中的老北京。”丁文蕴说道。(完)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