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反脆弱》到底講錯/誤導了什麼?希臘三哲可以輕易破解塔雷伯的論點

文: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反脆 John Lin

與我無緣的企管/財經類暢銷書

自從我出社會一段時間之後,就一直很怕讀企管/財經相關的底講暢銷書,這些書以金句連連、錯/自信滿滿、誤導充滿睿智的什麼先知口吻告訴你,應該要如何修正自己的希臘缺點、強化自己的輕易優點,以成為優秀的破解上班族、投資者、塔雷經理人、論點甚至創業者為人生終極目的反脆,人生就是底講不停的前進向上、奮發圖強。錯/

在狀況好的誤導時候讀這些東西無妨,就是什麼有點無聊但無害的心靈雞湯;但是在自己狀況差的時候,負面情緒就會隨著這些試圖激勵人心的金句節節高漲,最後只能把這些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企管財經先知們的著作丟進垃圾桶,才能重拾生活的平衝。

因為對這類型的書沒轍,所以在方格子寫作以來,從來沒有介紹過這類型的著作。可是近年來《黑天鵝效應》和《反脆弱》實在太紅了(兩本書的作者都是紐約大學的塔雷伯教授),讀完網路上的一致好評後,讓我有點好奇,於是就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買了《反脆弱》來讀,反正我最近的狀況不差,應該不致於因此墜入黑暗面。

嗯,讀完前言就讓我好想黜臭(台語,意思是揭人家的瘡疤、短處),但是念在本書的好評如潮,如果沒有完整的分析,恐怕無法說服被這本書迷惑的讀者。我決定好好的讀完這本書,接著再來徹底評論這本看起來很有學問、實際上問題重重的暢銷書。以下用幾個重點來分析:《反脆弱》到底講錯/誤導了什麼?

反脆弱與強固/堅韌真的有差別嗎?

脆弱與它的反義詞強固/堅韌的概念,從遠古時代就已經存在,以武器為例,因為木頭或石頭做的武器太脆弱,為了有效的攻擊敵人,自然就進化到以青銅器、鐵器做武器。而我們人類的進化史,絕大部分都是朝著強固/堅韌的方向前進(除了故意降低品質、以加快淘汰速度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除外)。強固與堅韌本來就是人類長年以來的好朋友,但是為了寫書,作者發明了「反脆弱」,特別強調反脆弱與強固/堅韌的不同,定義如下:

強固或堅韌的既不會受到波動和混亂的傷害,也不會得到幫助,而反脆弱會受益於它們。

作者在本書中以一連串排山倒海的反脆弱案例來強化他的論述,看似合理,但是我們真的可以讓反脆弱從強固/堅韌中脫穎而出,成為獨立的觀念嗎?如果不行的話,這本書就土崩瓦解了,所以作者拚命的推銷反脆弱,深怕讀者回到熟悉已久的強固/堅韌。但是仔細回想作者對反脆弱與強固/堅韌所下的定義,一個大大的問號就產生了,推論如下:

強固或堅韌承受波動和混亂的傷害之後,要如何不會從中得到任何益處?以戰爭為例,順利抵抗敵國入侵的國家,一定要跟對方剛好打成平手,沒輸沒贏,才能符合作者對於強固或堅韌的定義,這個其實機會不高吧?通常會小勝或大勝,才能稱這個國家是強固或堅韌的吧?擴大到現實生活的經驗,我們也很難找到這種「與挑戰剛好打成平手」的強固或堅韌,既然能克服挑戰,一定代表收穫大於損失。以網站為例,如果一個網站每次受攻擊後不會補強,每次都要付出同樣的代價才能恢復正常,還可以稱它是強固的網站嗎?

根據以上的推論,我們可以得知:除了極少數「打成平手」的例外狀況,基本上強固、堅韌與反脆弱指的是同一件事。就算作者試著推出尼采、羅馬斯多噶學派等哲學家來為反脆弱背書,事實上這些學派也同樣適合於解釋強固與堅韌。

基本上會讓我懷疑作者對於反脆弱的定義有問題的原因,來自於本書前言的三元組表格中,把兼具尼采提到的太陽神精神與酒神精神歸給反脆弱,而把酒神精神歸給強固!這樣不知所云的歸類,讓我起了戒心,所以才會回頭去找出反脆弱定義的漏洞。

另外,作者點名的幾個脆弱推手,其實就是在執行主流經濟政策的幾個重要角色,基本上是在追求社會的穩定與平等。你可以討厭主流的經濟政策,但是天真的導向「回歸自由市場經濟」這麼單純的解法,恐怕太過於簡化問題了,連我這個經濟學的門外漢都知道,完全回歸自由市場經濟是不可能達到的夢想,作者卻過份簡化的把「不肯放手」的官員通通打成脆弱推手,我認為這樣的貼標籤太過於自以為是了。

適度的擁抱波動與混亂才能存活,是歷史學的常識,不是反脆弱的專利

擁抱波動與混亂是相當重要的心態,但是不可以說只有反脆弱能擁抱他們,事實上少了波動與混亂,會讓一個國家的國力急速衰退。我之前介紹歷史學家歐陽泰的名著《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裡面提到他老師傑弗瑞.帕克所提出的「挑戰與回應的動力」:在歷史上,拿破崙認為任何國家在受到軍事行動挑戰時,肯定會以革新來回應。

也就是說,如果缺少挑戰,就不會有革新,因此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清朝末年會如此落後,因為在清朝超過百年未曾受到強力挑戰的承平時期,同時期的歐洲各國卻因為激烈的大亂鬥所造成的波動與混亂,而被迫不停的革新,兩者的國力差距在百年後就成了天壤之別。

把某個學科的知識,化成另一個學科的創見,這是學術界常見的手段,也不能說有什麼不對。但是把擁抱波動與混亂全部歸功給問題重重的反脆弱,這已經到了張冠李戴的程度,還是要回歸歷史學上的解釋才能正本清源。

社會與個人的「反脆弱」往往是互相衝突的,作者卻無視這個難解的矛盾

要說起經濟上最反脆弱的國家,如果把美國排第二,應該就沒有國家可以排第一了。美國的科技創新,可以說直接帶動了世界經濟的脈動,而大量新創公司此起彼落、互相競爭的環境,目前也只有美國能提供,其他國家無論是規模或是創新幅度,都很難超越美國的腳步。所以,在《反脆弱》這本書上提到的反脆弱特質,都可以在美國這個經濟體內找到範例。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