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鄂菜之兵法全攻略(五):北京人談理想、上海人談金融,武漢人算著一鍋豆皮切成幾份

  • 鄂菜之兵法全攻略(一):純正湖北血統,鄂菜卻散見於各省餐桌的兵著鍋蓮藕排骨湯和珍珠丸子
  • 鄂菜之兵法全攻略(二):武漢菜特色為淡水魚鮮與煨湯,扛鼎之作是法全清蒸武昌魚
  • 鄂菜之兵法全攻略(三):湖北作家池莉的小說《生活秀》讓「武漢鴨脖」火遍全中國
  • 鄂菜之兵法全攻略(四):「早餐之都」武漢獨特的「過早」文化,和碼頭的攻略興起有關

  • 豆皮

裹肉餡,外脆內軟的北京三鮮豆皮,是人談人談人算武漢街頭巷尾出現頻率僅次於熱乾麵的過早小吃,也是理想用料做豐盛,做法最繁複的上海。豆皮對武漢人之重,金融幾份有人形容是武漢:當北京人在談理想,上海人在談金融時,豆皮在武漢,切成大家正閉著眼睛算,鄂菜一鍋豆皮會切成幾份。兵著鍋

武漢的法全豆皮與其它地方用來做涼菜和輔料的那種不同,一份正宗的武漢豆皮,是一張皮,一份糯米飯,和一份臊子的合體。而它之所以叫豆皮,而不叫臊子糯米飯的關鍵,正是那張皮。

所說叫豆皮,原料卻不只是黃豆,還有大米和綠豆。首先要把它們三個泡一晚上的水,再瀝水打成糊,靜置一段時間後,再用適量的水沖開,使之成為可以在煎盤上攤的豆米漿(攤豆米漿的工具形如大貝殻)。待豆米漿半熟成為漿皮後,再加入蛋液,並且讓蛋液流遍豆皮的每一處。等蛋液凝固後就翻面,然後鋪上蒸好的糯米飯和臊子。沒有臊子的武漢豆皮就等同於沒有餡兒的餃子

武漢的豆皮又叫三鮮豆皮。不過它的三鮮指的不是蝦仁、豬肉和雞蛋或韭菜之類的餡料。三鮮豆皮裡的餡料主要是指五花肉、香干、冬筍和香菇等。其做法就如同麵的澆頭一般,將餡料翻炒後加醬油、鹽、糖、黑胡椒粉等調味後燒製而成。然後將做好的臊子連滷汁一同淋在糯米飯上,將四角折起,整成正方形後,再翻面煎。

這一翻面的步驟,可是個技術活。因此煎豆皮的鍋很大,因此在煎皮的那一面時便需要時時晃鍋,以保持受熱均勻。翻面時則是抓住大鍋的兩耳,大翻勺式的瞬間將臊子那面翻到下面,臊子卻又完全沒有飛濺出來。然後師傅就會直接用小碟子將豆皮分為小塊,撒上蔥花出鍋。

這樣出鍋的豆皮,皮吃起來焦脆,糯米則油潤噴香,兩者緊密結合加上五花肉丁和香菇冬筍所做的臊子,這三鮮合一才是三鮮豆皮中三鮮的真正意涵。而如果怕一大早吃糯米難消化的話,也可以選擇不加糯米,也不用豆皮,只在煎的酥脆的蛋液中包入臊子,稱之為蛋光皮。

三鮮豆皮的特點,是它方形的外觀因為只有單面帶皮,而且四周以碟切斷後無法包裹,所以它的餡料是外露的。而評斷豆皮做得好不好,則離不開「漿清皮薄、外脆內嫩、皮黃油重、油而不膩」這16個字。1931年創建於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的「老通城」,以經營三鮮豆皮聞名,素有「豆皮大王」之譽,是武漢三鮮豆皮的開山始祖。而近年的排隊名店則是嚴老么重油燒麥三鮮豆皮。

  • 麵窩

麵窩其實不是用麵粉,而是用米漿混合豆漿,再加蔥、薑和鹽調味,放入勺子中,油炸而成。

麵窩可以直接吃,可以泡在湯裡吃,還可以下到火鍋裡吃。做麵窩靠的就是兩個勺子,一把勺子舀漿,一把勺子用以成型。用以成型的勺子邊上低,中間高,這深淺高低造就了麵窩的學問。

若是漿澆勻蓋過勺子中間,炸出來就會形成脆殼;而漿要是少一點,圍著勺子邊緣轉一圈的話,就會形成中間是空的,老武漢人稱之為「框框」的麵窩。也因為它四周厚而中間呈凹狀,而武漢人不管叫它「麵凹」,而叫它「麵窩」。

它形似甜甜圈,但是是從燒餅演變而來。這是清光緒年間,在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昌智仁,因為燒餅生意不好,所研發出來的。他向鐵匠特別訂製了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裡炸,做出了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

在位於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過早小吃「油香兒」,基本元素中的泡水一晚的大米和黃豆所磨出的米漿+豆漿和麵窩一樣,外型也和麵窩類似,製造方式也是用勺子把成型的漿入油鍋炸。但包括蔥、肉絲、土豆絲、大蒜、花椒、辣椒、鹽等配料與口味就比麵窩要來得多而重了。

不過要說要型態類似,製作方式也一樣的食品,台灣的蚵嗲是其中配料最豐富的,不但蚵仔、肉末和韭菜都少不了,更搭配了特製的醬汁。當然了,會提到蚵嗲,並非只是因為它和麵窩與油香兒的外型類似,否則的話,就連上海的油墩子也可以加進來了。

蚵嗲與麵窩和油香兒,不但都會使用米所磨成的漿(蚵嗲使用在來米或糯米),而且也會使用黃豆粉。使用以在來米做的粉漿,也是台灣的蚵嗲在新竹、苗栗和澎湖等地被稱為炸粿的原因。也因此,麵窩與油香兒的口感對台灣人而言是不難想像的。

  • 糊湯粉/黃潭米粉

河南的胡辣湯和陜西的糊辣湯的第一個字表現出來它們的差異:一個是有著胡椒的辣湯,一個是糊狀的辣湯。武漢的糊湯粉則是糊與胡兼具,既有著粉漿的糊,也帶著胡椒的辣。

武漢的糊湯粉的糊湯,是久熬化為無形的魚骨湯再加上黏稠米糊的糊。從前,糊湯粉的魚湯底所使用的魚,用得是市場攤子來賣不出去的經過徹夜熬煮,熬得骨化肉碎的雜魚和魚頭,而為了除去或遮掩腥臭味,便加了大量的胡椒,這是另外一胡。

現在的武漢的糊湯粉的湯底,則是以2~3寸長的野生小鯽魚熬製(湖北人稱之為小喜頭魚,又因為在武漢最早是常被用來熬貓食的,所以又叫「貓魚」),熬到魚肉和魚骨都化掉溶於湯中,再與米糊以1:1的比例一同熬至濃稠,然後撒上黑胡椒粉和鹽調味,然後再加到煮好的米粉上,這一碗就成了魚米之鄉的真諦,吃魚不見魚的最高境界。

糊湯粉的湯如此濃稠,是因為以前的顧客多是在碼頭上做搬運工的苦力,加上生米粉起糊的話更能抵餓。後來不知何時有人在隔壁攤上買了油條,掰成一截截地泡在剩下的糊湯裏吃,沒想到這樣的搭配一拍即合,而沾附著黏稠魚湯糊的油條更成了糊湯粉現在的標配。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