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交叉解讀四個不同的《砂之器》——讓人突破宿命的終極救贖

「砂之器」——這個名稱對於今天的我們,除了讓我們想起柳應廷(Jer)的交叉解讀救贖歌曲之外,也許並沒有其他聯想,器讓但事實上《砂之器》之名乃來自1961年日本社會派推理作家松本清張所寫的人突推理小說。我一向著迷於日本推理小說與漫畫,破宿也因此對《砂之器》產生強烈的終極興趣——到底《砂之器》是一個什麼的故事?它在戲劇裡又有著一個怎樣的藝術延伸?在它成為柳應廷歌曲後,其意念和主題又有何異同之處?

本文嘗試簡介以下四個文本,分別為松本清張的交叉解讀救贖《砂之器》、2019日劇SP《砂之器》、器讓柳應廷的人突歌曲《砂之器》歌詞以及歌曲《砂之器》的MV,最後亦嘗試交叉解讀四個文本,破宿同時超譯《砂之器》鋪陳的終極核心思想。

(由於《砂之器》本來是一個推理小說故事,以下將會劇透。交叉解讀救贖介意者請自行迴避松本清張《砂之器》以及2019日劇SP《砂之器》部分)

松本清張《砂之器》:「砂之器」之名的器讓創始者

《砂之器》之名是由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作家松本清張,於1960-61年於報刊連載的長篇推理小說,故事講述一名老人在東京鐵路調車場內遭殘殺、面容被毀,現場沒有老人的身份證明。被害人是誰?為何被殺?在迷霧中,又接連發生看似毫不相關的數宗死亡事件。在各種機緣下,承辦刑警今田發現這些事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抽絲剝繭追查真兇。

2圖片來源:獨步文化

由於《砂之器》是長篇小說,以下僅重點略述個人觀感,以及當中與後面幾個文本比較扣連的主題。在我看來,松本清張作為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鼻祖,自是有其濃厚的象徵意義在;但如果以一本推理小說而言,卻只是合格之作而已,小說並沒有給我驚豔之感。

推理小說,當然要談殺人詭計與合理性。《砂之器》的殺人詭計在當時算是劃時代,但解謎過程有諸多不通之處,例如把殺人血衣剪碎再於火車上散掉,怎想也是過於危險又不合理——處理證物這樣high profile真的好嗎?另外就是處處出現「巧合」(怎麼今西刑警的妹妹就是其中一名死者的包租婆?世事有這樣巧嗎?)或是欲蓋彌彰用過多篇幅談另一位疑兇等,在如今推理小說泛濫的世代,上述情節未免稍有突兀不通,顯露出不自然。

而在全書中,松本從頭到尾都沒正面討論宿命命題,我傾向相信此較多是後人對故事的解讀。的確,兇手用盡全力攀上高位,不惜殺人,也想改變自己那不堪的過去;只可惜無論他如何努力,他的過去始終是他的一部分,怎麼也無法撇清——這是一個多麼沉重的宿命。而《砂之器》之名,乃源自故事中的作曲家和賀英良的情婦成瀨惠美子,在日記中寫下「如同砂子在指間流失般,那麼的孤寂、空虛與寂寞」一語,象徵現代人內心的虛蕪。而《砂之器》之名,之後也以不同的文本方式展現。

2019日劇SP《砂之器》:對命運與宿命命題的提煉

松本清張可說是日本國民作家,文本《砂之器》也多次被拍為日劇及電影。由於劇作繁多實無法一一比較,故我以與如今年份最相近,2019日劇SP《砂之器》作為討論對象(作者按:日劇中的SP即Special之意,是日劇中常見的類型,通常出現在季與季換檔的空窗期,多半在兩小時左右完成)。

在2019日劇SP《砂之器》中,舞台由日本1960年代轉移至現代,由於是SP,前後只有約兩個半小時大約一套電影的長度;情節也大幅被改動刪減,只保留第一宗殺人案件,殺人手法也比較簡單。我相當欣賞這個版本的《砂之器》,它很能保留《砂之器》故事的精髓,同時做到去蕪存菁,提煉、昇華了故事的核心主題:命運與宿命。

3圖片來源:日劇《砂之器》海報

主角刑警今西與吉村在調查途中,曾討論到「命運」與「宿命」之間的分別——兩者雖然都有「命定論」之感,相較之下,命運是比較中性而積極,但宿命則更負面,更有「因果無法改變」的消極意味。在這個版本中的作曲家和賀英良,把自己新創作的交響曲命為「宿命」,更添一層傷感,提升了劇作的高度。兇手所遭遇的一切,真的是「不能改變」的宿命嗎?還是這是「能夠揭力改變」的命運?

4圖片來源:日劇《砂之器》劇照

柳應廷歌曲《砂之器》——「宿命」與「原諒」

時間來到2021年的香港,柳應廷歌曲《砂之器》是一首由小克作詞,在香港於2021年派台的歌曲。談到歌曲《砂之器》,不得不提的就當然是《砂之器》是歌曲《狂人日記》的後續,以及串連從《水刑物語》到《人類群星閃耀時》等六首歌曲,被譽為「死亡重生六部曲」的音樂作品。

5圖片來源:歌曲《砂之器》宣傳照

近年皈依佛教的作詞人小克在作詞時,提取了書本《砂之器》中「宿命」的核心,以「前生情侶,今世母子」的轉世意念,帶出「道歉」與「寬恕」的主題。柳曾在香港報章am730訪問中提到這首歌就是想談母子關係:「若對家人做了好後悔的錯事,我會跟他們說對不起,希望獲原諒,我知很多事情未必能以一句對不起化解,只希望拋出這課題,讓大家思考自己與家人的關係,可做甚麼令這段關係延續,或勇敢踏出一步,向曾經傷害的人說聲對不起。」[注]

在此容讓我們僅抽取其中的一段,簡單解讀歌詞(歌詞完整版本):

前生的 追悔內疚 正籠罩
在今生 重遇了
可否 輕掃掃背 再緊靠
仍像情侶 小紛爭鬥氣 吵吵鬧鬧
孩兒跟媽媽 夢魂中 不斷講「原諒我」
這萬年咒語 仍有效

在小克的詞中,「宿命」似乎多了一層定義,就是「今生的重遇、也許是來自前生是情侶」的佛學意味。或許是前生作為情侶、有太多未解決的追悔內疚,以致在今世「仍像情侶小紛爭鬥氣、吵吵鬧鬧」。

而「砂之器」意象,個人認為在歌曲中蘊含兩個意思,一可理解為這個母子關係就如「一觸即碎般脆弱」的器皿:此象徵意義與松本的「現代人『空虛』、『寂寞』、『凍』」,暗喻人與人之間疏離的關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另一個就是歌詞中提到「望母親突然白了首、其嶙峋雙手掬起似個沙漏」,暗指母親隨沙漏般的時日,年華老去,也「似個沙漏」。所以「砂之器」的意象在此產生質性變化,不僅意指關係的脆弱、現代人的虛無,更出現了「父母年華老去、也似個沙漏」的另一個新的面向。

《砂之器》MV——透過影像呈現扭曲的母子情感與暴烈衝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