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台劇《有生之年》﹔人生「烏有去啦」?「家」是出走漂泊的理由,也是歸屬與領悟的所在

文:雞湯來了特約作者陳映羽
校稿:雞湯來了蕭子喬
製圖:雞湯來了特約美術羅仕翔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台劇《有生之年》描繪活著的台劇人生就是不斷往前走,生命會迎來種種挑戰與收穫,有生也歸以寫實的年走漂屬與手法呈現中年失落的樣貌,對於家人之間的人生愛恨情仇也有細膩的刻劃。

即將41歲的去啦主角高嘉岳,一夕之間遭逢創業失敗、家出情場失利,理由領悟打算回家與家人道別後,台劇便離開這個世界,有生也歸卻發現爸媽感情失和、年走漂屬與二弟嘉揚在家中一直沒有歸屬感、人生三弟嘉凱對未來很茫然,去啦唯一的家出姪子看似早熟,內心其實還是理由領悟個需要大人呵護的孩子。

隨著慢慢走入家人的台劇生活,過往的回憶與心結逐漸浮現,也讓高嘉岳開始正視自己的人生。

成長的離與歸:從疏離到重新找回與家的連結

處於成年中期的嘉岳,因為事業、感情上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的人生陷入停滯、頹廢與疏離,開始自怨自艾、自暴自棄。

國內針對男性失業者的研究發現,經歷失業的過程,承擔著社會對於「男人」的角色期待壓力,內在也容易陷入無力絕望感、打擊自尊和失去生命價值感,因為過去投注於工作的重心和意義突然消失,而感到強烈的空虛。

有些失業者可能發展出迴避的因應策略,認為人生「烏有去啦」(希望落空),而麻痺放逐自己,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像主角嘉岳一樣,表現出「一切與我無關」,認為生活中已沒有值得自己追逐留戀的。

Be a man! 當個有肩膀的男人!
沒有不可能,只有要不要

生活中的感覺賦予活下去的意義
世界上少了我們任何一個也不會停止轉動
有時候你覺得困難,就是自己在嚇自己
我們以為的失去,往往只是一段去蕪存菁的過程

嘉岳將每個家人的處境看在眼裡,把他們的辛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方式點出家人間的關係癥結,時不時道出自己的見解與叮嚀。但強顏歡笑的人往往最悲傷,這些或許都是他內心深處從委靡不振中重新站起的隱微投射,像鴿子般歸家的時光,讓他重新找回與家的連結。

終結關係的隱形殺手:那些沒說出口的心裡話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高氏三兄弟從「心」到「口」的距離,明明是一家人卻顯得若即若離,心底藏著許多想說,但不能說、說不出口或不願說的話。

有關華人家庭成年子女「如何揭露情感」的研究也發現,面對家人(尤其是父母)時,我們經常選擇壓抑情感、迂迴逃避、不報己憂,甚至是表面上順從,但內心其實有著自己的想法,這些作法都可能讓關係逐漸產生隔閡。

不直說,壓抑迂迴或轉移焦點

劇中背負「身為老大」期待的嘉岳,為了避免說出父母偏愛的不平衡感受和自己的遭遇會陷入尷尬或被責備,總是用嘻嘻哈哈、迂迴暗示等逃避溝通、隱藏真實情感的方式來回應家人的關心,骨子裡卻渴望被親近關注。

跳脫解方:用心體會並真實表達

若能用心領會家人的實際行動,嘗試拋開「老大」的角色框架,說出能與不能,或許家人比我們想得更能接住自己:像是爸爸悄悄遞上的第一塊慶生蛋糕、始終為自己保留一個位置的嘉揚,以及劇末的告白傾訴,雖然彆扭,卻解開了一直以來對父母偏愛的誤解。

不報憂,獨自承擔挫折與壓力

青少年時期被告知收養身世的老二嘉揚,對他來說,找到在「高家」的歸屬與定位、努力經營「小家庭」都是意義重大的,因此總是盡力付出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面臨失業的打擊選擇隱瞞家人、報喜不報憂獨自承擔。

跳脫解方:報喜也報憂

其實,實質堅韌的家人關係是可以分享也可以分擔的,有時候家人比我們想像的更能接住自己,或其實我們不說也知道,不說反而讓彼此心理上的距離更遙遠,好的壞的都說才有機會更真實連結彼此的關係。

不反抗,焦慮矛盾但順從現狀

「這麼多年我什麼都聽你們的,你們有在乎我想要什麼嗎?」,老么嘉凱是唯一留在家與父母朝夕相處的孩子,他的生存之道是避免正面衝突、表面配合忍讓,但其實對家人的關心和控制感到矛盾掙扎。

跳脫解方:關注自己的真實期待

不願面對早餐店即將頂讓而逃離家裡,當他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希望一家人即使吵吵鬧鬧但仍聚在一起,因為把焦點放回自己要什麼,生活才有機會朝希望的方向前進(繼續經營養大三兄弟的早餐店)。

有生之年,我們都在找尋歸屬和意義

你有感覺到我的心跳嗎?我也有感覺到你的,因為我們都活著。
對不起,我本來是真的要走的,但現在我不走了。

整部劇充斥著「我也想好好活著、好好被愛啊」的無聲吶喊,從嘉岳堅持在全家福上畫下自己,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害怕被遺忘、忽視的;從嘉揚汲汲營營把整個家兜在一起,看見他對愛和歸屬的迫切。

我們都可能是家中的嘉岳、嘉揚或嘉凱,從離家出走到落葉歸根,從急著長大到練習相依,從忍讓順從到找回初衷,每個人的人生都好難好難,卻還是跌跌撞撞地前進著,「家」是有些人出走漂泊的理由,也是歸屬與領悟的所在。

本文經雞湯來了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有生之年》的中年失落與家人關係風暴

延伸閱讀

  • 2023上半年迎來《模仿犯》、《人選之人—造浪者》,下半年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台劇?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